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矿产资源保护的基本涵义就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在矿产资源日趋减少和需求日趋增加的今天,矿产资源的保护显得越来越重要。要真正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就必须采取一系列切实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矿产资源保护;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政策建议
矿产资源是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埋藏于地下或露出于地表、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含量达到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集合体。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同时,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际,乐都县的矿产资源为乐都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依法保护、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矿产资源,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紧迫问题。为此,本文从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乐都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平,为乐都县经济又好又快和环境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形成经济、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 矿产资源保护的概念
矿产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经过地质作用过程生成的,赋存于地表或地下,其有用组分的含量大大超过围岩,或者其物理、化学性能大大优于围岩,达到了可供社会现实利用的要求,能够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矿物、岩石及其集合体、堆积体。矿产资源的地质表现形式为矿床、矿体和矿石。
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不可更新性,决定了矿产资源属于耗竭性自然资源,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节约矿产资源,追求有限资源与人类无限发展的高度统一;要求人类改变现有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循环经济和寻求替代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矿产资源保护的主要问题
2.1 环境污染
水污染:矿业活动会产生各种废水,在煤矿区和各种金属、非金属矿区的废水以酸性为主并多含大量重金属及有毒、有害元素,大量的矿山废水排出,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水质恶化,影响了水的功用和效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有些矿业废水未经达标处理就任意排放到环境中,使地表水、地下水受到污染,不仅影响着生活用水、工农业用水,并且有毒物质的排放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
土壤污染:主要是“三废”的污染。“三废”污染物排放到土壤中,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土壤污染。
大气污染;露天矿的开采,矿石、废石的装载,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石场废石的氧化和自然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废石风化形成的细粒物质和粉尘等等,这些都会造成区域环境的大气污染。
2.2 地质灾害
崩塌、滑坡:采矿造成高陡边坡,形成的悬空危岩体踩空塌陷的山体,采矿方法不当、暴雨等情况下已形成崩塌、滑坡。
泥石流:矿山松散的采矿废渣堆放在陡峭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峡谷沟坡上,在暴雨、尾矿库溃坝、水库溃坝等条件下诱发下形成大量泥石流石块的洪流。造成矿山工矿设施被毁、生产中断、人身伤害的重大地质灾害,而且对于矿山以外的居民、公路、铁路、水利、水电工程等造成巨大破坏。
地面塌陷、地裂缝:经开采后,使原有地层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岩石破裂、塌落、地面出现裂缝,以及不易识别的变形等直接或间接影响、破坏了周围的环境及工农业生产,甚至威胁人们的安全。
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肥力下降、生产力下降、环境恶化。土地沙化:土地沙化导致土地退化,农作物降低以及生态环境恶化。尾矿库溃坝:在现有的选矿技术、生产工艺设备的水平下,经回收有用组分后,对于难以利用矿物组分,以尾矿浆形式排放于矿区中。不仅对于矿区造成影响,而且易发生地质灾害。
2.3 资源毁损
矿产资源破坏与浪费:由于乱采滥挖、采富弃贫、采厚弃薄。土地资源压占与破坏:矿山开采,特别是露天开采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大面积土地遭受破坏或侵占,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生态恶化。水资源破坏与浪费:被剥离的岩石、排出的废石、矸石含有害元素,产期遭受风化雨淋,淋滤出酸性水或含有重金属的淋滤水,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系统的平衡,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3 矿产资源保护的建议
采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的矿产品的权利。采矿权的以矿产资源为客体。采矿权人可以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的矿产品,直接享受矿产资源的利益,而无须他人的意思或义务人的行为介入。采矿权具有排他性,并且在同一矿区不存在两个以上的采矿权。采矿权具有物权的属性,并且采矿权的行使将矿产资源(不动产)变成了矿产品(动产),采矿人取得了矿产品的所有权,采矿权人对矿产品这一不动产有处分的权利。采矿权的行使就是矿产资源所有权的实现,而矿产资源所有权得以实现也就是矿产资源所有权和采矿权的消灭。这是由矿产资源的耗竭性和不可再生性所决定的。
探矿权的客体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复合性即不特定性,甚至有可能并不存在,“探矿权没有特定的物,其最重要的权利是优先取得其所探明矿藏的采矿权,物权特征不大明显,应该是一种行政特许权。”
采矿权人取得采矿许可证同时也就取得矿产资源的处分权。采矿权可以定位为行政相对人依法经行政机关行政许可而取得的行政特许权。国家以外的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人取得所有权,这种所有权的行使或实现都必须经行政许可受到公权力的限制。
经济发展以矿产资源的不受破坏为前提,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资源问题,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严格防范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努力实现矿产资源的集约、合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资源的承载力相适应,只有矿产资源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进而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同时,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矿产资源,节约与保护矿产资源,使矿业资源最优化、最大化,要以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乐都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王雪峰.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7(05).
[2]周进生,吴元元.我国矿产资源保护政策回顾及未来取向[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03).
[3]周进生,于光.世界矿业发达国家矿产资源保护做法及启示[J].国土资源,2006(03).
[4]贺冰清.经济发展中的矿产资源保护问题[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05).
[5]杨璐.论矿产资源的保护与综合利用[J].中国矿业,2004(10).
[6]姜爱林.我國矿产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建议[J].高校社科信息,2004(01).
关键词:矿产资源保护;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政策建议
矿产资源是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埋藏于地下或露出于地表、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含量达到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集合体。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同时,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际,乐都县的矿产资源为乐都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依法保护、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矿产资源,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紧迫问题。为此,本文从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乐都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平,为乐都县经济又好又快和环境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形成经济、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 矿产资源保护的概念
矿产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经过地质作用过程生成的,赋存于地表或地下,其有用组分的含量大大超过围岩,或者其物理、化学性能大大优于围岩,达到了可供社会现实利用的要求,能够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矿物、岩石及其集合体、堆积体。矿产资源的地质表现形式为矿床、矿体和矿石。
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不可更新性,决定了矿产资源属于耗竭性自然资源,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节约矿产资源,追求有限资源与人类无限发展的高度统一;要求人类改变现有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循环经济和寻求替代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矿产资源保护的主要问题
2.1 环境污染
水污染:矿业活动会产生各种废水,在煤矿区和各种金属、非金属矿区的废水以酸性为主并多含大量重金属及有毒、有害元素,大量的矿山废水排出,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水质恶化,影响了水的功用和效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有些矿业废水未经达标处理就任意排放到环境中,使地表水、地下水受到污染,不仅影响着生活用水、工农业用水,并且有毒物质的排放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
土壤污染:主要是“三废”的污染。“三废”污染物排放到土壤中,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土壤污染。
大气污染;露天矿的开采,矿石、废石的装载,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石场废石的氧化和自然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废石风化形成的细粒物质和粉尘等等,这些都会造成区域环境的大气污染。
2.2 地质灾害
崩塌、滑坡:采矿造成高陡边坡,形成的悬空危岩体踩空塌陷的山体,采矿方法不当、暴雨等情况下已形成崩塌、滑坡。
泥石流:矿山松散的采矿废渣堆放在陡峭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峡谷沟坡上,在暴雨、尾矿库溃坝、水库溃坝等条件下诱发下形成大量泥石流石块的洪流。造成矿山工矿设施被毁、生产中断、人身伤害的重大地质灾害,而且对于矿山以外的居民、公路、铁路、水利、水电工程等造成巨大破坏。
地面塌陷、地裂缝:经开采后,使原有地层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岩石破裂、塌落、地面出现裂缝,以及不易识别的变形等直接或间接影响、破坏了周围的环境及工农业生产,甚至威胁人们的安全。
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肥力下降、生产力下降、环境恶化。土地沙化:土地沙化导致土地退化,农作物降低以及生态环境恶化。尾矿库溃坝:在现有的选矿技术、生产工艺设备的水平下,经回收有用组分后,对于难以利用矿物组分,以尾矿浆形式排放于矿区中。不仅对于矿区造成影响,而且易发生地质灾害。
2.3 资源毁损
矿产资源破坏与浪费:由于乱采滥挖、采富弃贫、采厚弃薄。土地资源压占与破坏:矿山开采,特别是露天开采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大面积土地遭受破坏或侵占,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生态恶化。水资源破坏与浪费:被剥离的岩石、排出的废石、矸石含有害元素,产期遭受风化雨淋,淋滤出酸性水或含有重金属的淋滤水,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系统的平衡,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3 矿产资源保护的建议
采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的矿产品的权利。采矿权的以矿产资源为客体。采矿权人可以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的矿产品,直接享受矿产资源的利益,而无须他人的意思或义务人的行为介入。采矿权具有排他性,并且在同一矿区不存在两个以上的采矿权。采矿权具有物权的属性,并且采矿权的行使将矿产资源(不动产)变成了矿产品(动产),采矿人取得了矿产品的所有权,采矿权人对矿产品这一不动产有处分的权利。采矿权的行使就是矿产资源所有权的实现,而矿产资源所有权得以实现也就是矿产资源所有权和采矿权的消灭。这是由矿产资源的耗竭性和不可再生性所决定的。
探矿权的客体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复合性即不特定性,甚至有可能并不存在,“探矿权没有特定的物,其最重要的权利是优先取得其所探明矿藏的采矿权,物权特征不大明显,应该是一种行政特许权。”
采矿权人取得采矿许可证同时也就取得矿产资源的处分权。采矿权可以定位为行政相对人依法经行政机关行政许可而取得的行政特许权。国家以外的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人取得所有权,这种所有权的行使或实现都必须经行政许可受到公权力的限制。
经济发展以矿产资源的不受破坏为前提,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资源问题,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严格防范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努力实现矿产资源的集约、合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资源的承载力相适应,只有矿产资源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进而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同时,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矿产资源,节约与保护矿产资源,使矿业资源最优化、最大化,要以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乐都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王雪峰.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7(05).
[2]周进生,吴元元.我国矿产资源保护政策回顾及未来取向[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03).
[3]周进生,于光.世界矿业发达国家矿产资源保护做法及启示[J].国土资源,2006(03).
[4]贺冰清.经济发展中的矿产资源保护问题[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05).
[5]杨璐.论矿产资源的保护与综合利用[J].中国矿业,2004(10).
[6]姜爱林.我國矿产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建议[J].高校社科信息,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