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探究实验提升教学品质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c657924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是将观察实验作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初中物理的具体教学中,探究实验的开展,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掌握物理科学的规律与方法,而且还能经过实验得到相应的情感体验,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科学世界观,从而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初中物理开展探究实验的意义与教学现状实施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品质;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2-0084-02
  收稿日期:2021-08-15
  作者简介:蔡浩(1998.6-),男,江苏省扬州人,本科,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初中物理的探究实验教学主要指学生在实际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当中提出质疑,对各种答案的结果进行猜想,并经过实验操作,对物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中的猜想进行验证,并对实验结果实施分析与总结.通过探究实验的开展,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得到显著提高,而且还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锻炼,以促使学生实现高效学习.但是,当前的初中物理具体教学中,教师仍旧选择传统化教学,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想象力拓展,而且还会使探究实验在物理课堂中的开展空间极其狭小,因此,物理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需注重教学观念的及时改正,并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的物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一、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的意义
  物理作为具有探索性的一门学科,实验在教学内容中通常占据着重要地位,初中物理开展探究实验的意义主要表现为:第一,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激发.对于物理知识而言,其通常具有显著的理论性与抽象性,学生在具体学习中,通常感觉存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初中物理的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探究实验的开展,将物理知识更为形象、生动、直观的呈现给学生,以促使初中物理的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第二,有利于达成核心素养下培养人才的需求.新课标下,其对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不仅要求教师顺利完成相关物理知识的教学,而且还能使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且探究实验的开展,还能使学生自身的观察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操作能力等均实现有效提高.同时,探究实验的开展,还能深化学生对于物理概念以及规律的有效理解,学生可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发现相关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从而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物理规律的同时,能够灵活应用相关物理知识.
  二、初中物理探究实验的教学策略
  1.基于演示实验的探究兴趣激发
  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当中,探究实验的开展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二期还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在物理学科的探究实验中,演示实验通常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演示实验的实施,通常能够使物理知识实现形象、直观的呈现,并促使抽象的物理知识点实现直观展现,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实验课堂的学习中.例如,在对“物态变化”开展教学后,教师可将碘的升华与凝华的实验演示给学生,演示实验开展的时候,物理教师可准备给学生与锤子形状相似的玻璃器皿,引导学生观察器皿当中紫色的小颗粒状,并告知学生小颗粒为碘固态化的颗粒.接着,物理教师把器皿放在酒精灯上实施加热,引导学生观察器皿当中的紫色碘的蒸汽.通过演示探究实验,促使学生充分掌握碘的升华与凝华这一物理现象.与此同时,通过演示实验,还能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求知欲.
  2.基于问题设计的探究意识增强
  初中物理的探究实验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问题的精心设计,强化学生自身的探究意识.因此,物理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需注重问题难易程度适中,且具有相应的启发性,一个问题的提出,需能够对后面的问题产生启发,以促使学生实现循序渐进的学习.例如,在对“色光混合活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观察怎么由白光当中获得某种色光,并设计相应的问题:“通过三棱镜作用,白光变为七色光,经过红色玻璃纸的时候,或与玻璃纸一样的条纹为何会消失?”其原因是红色的玻璃纸只可以从红光透过,并把其他的色光都吸收掉.然后,教师接着提问:“当太阳光经过红色玻璃纸的时候,会出现什么现象?又需通过什么方式在白光当中获取到某种色光?”经过启发性问题的设计,不仅能实现学生思路的开拓,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形成探究意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智力與知识水平的发展.
  3.基于信息技术的探究水平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在物理探究实验的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因此,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注重信息技术具备优势的充分发挥,积极拓展实验内容,调动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欲望,从而使学生实现物理知识的深入探究.基于此,在初中物理的探究实验教学前,教师需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并依据物理教材的相关内容,构建高效化物理课堂,以促使学生实现高效的探究学习.例如,在对“凹透镜成像规律”开展教学时,想要使学生充分了解到相关成像规律,实现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的动画视频,将成像光路图演示给学生,物理教师可将蜡烛分别放在不同区域,经过光路图对成像状况进行观察,以促使学生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光路成像,以深化对实验理解的同时,形成相应的成像规律.同时,物理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学习通过信息软件实施实验探究,以促使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在实验结束之后,物理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实施交流与沟通,并对实验中的相关内容实施转变,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物理知识.
  4.基于生活实验的探究能力提高
  知识源自于现实生活,且物理知识通常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对实际生活当中的物理现象实施分析与研究则是物理课堂的教学重点,将物理现象融入到物理课堂,通常能够使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但在初中物理的教学当中,教材内容与研究的问题还较为浅显,探究实验的教学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物理学科的专业术语描述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以促使学生充分了解到物理现象变化规律的同时,掌握相关物理知识与内容.例如,在对“日食与月食”开展教学时,大部分中学生都不明白为何会出现日食与月食这种现象,在出现这种自然现象的时候,学生也无法理解其中的规律与道理,此时,物理教师可对“光的直线传播”实施细致且深入的讲解,并通过相应的教学设备,对日食与月食的现象进行模拟,教师可将篮球当做是地球,将排球当做是月球,通过手电筒的光束当做太阳,并进行模拟实验.物理教师需将教室暗下来,把“太阳”“月球”“地球”都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并让学生仔细观察,通过转动“太阳”不断观察,此时,“月亮”与“地球”就会出现变化,当光线被遮挡,就会出现月食与日食现象.经过探究实验的开展,不仅能促使学生更直观的体会到相关物理现象,而且还能通过分析与思考,实现探究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在探究实验教学当中,教师需充分注重探究实验的巧设,并与实验的内容及教学流程相结合,融入相关的探究内容,并对探究环节进行适度增加,从而使传统的实验教学过渡至探究实验的教学.同时,探究实验的开展,受相关因素的影响,通常会造成相应的教学问题,此时,就要求物理教师对教学内容加强审视和分析,从而使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充分掌握相关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1]徐妙红.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探讨[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20(01):261.
  [2]李梅.分析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措施[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08):44-45.
  [3]蒋军平.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版),2019(06):162.
  [4]吴鸿艳.如何发挥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国际教育论坛,2020,2(4):90.
  [5]邵莉.关于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讨[J].国际教育论坛,2020,2(8):138.
  
  [责任编辑:李 璟]
其他文献
摘 要:实验探究题是体现命题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应用型的主要载体,因而从实验命题的角度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命题特点;实验探究题;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2-0096-03  收稿日期:2021-08-15  作者简介:李爱军(1971.11-),男,大学,中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化学教学研究
众所周知,读者、作者和编者(编委)共同参与的属性,是决定学术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最重要因素,科学评判期刊学术质量的影响因子,也以“三者”的贡献度为基础.2013年,《中华传染病杂志》迎来了办刊30周年.基于学术期刊,这并非新的起点,而是我国几代传染(感染)病学工作者见证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老一辈传染(感染)病学学者呕心沥血、辛勤耕耘,在推动我国传染(感染)病学事业发展的同时,也铸就了这本为“三者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到来,要求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概念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而“变式教学”是拓宽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初中数学中较为经典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将从数学例题出发,采取“数字”、“条件”、“结论”、“图片”等变式策略,来促使学生感知数学本质,拓宽数学思维,全面提升数学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变式教学;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摘 要:在教育形式不断变化的条件下,新课标的改革发展越来越迅速.在初中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知识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开展教学活动,深入挖掘教材中有效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体会数学课程的魅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教学活动做好铺垫.基于此,本文从师生合作提升学生自主意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探
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对急性肝功能衰竭(ALF)小鼠肝组织中miRNA-155和TNF表达的影响,以及与MSC疗效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和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BALB/c清洁级小鼠96只分为4组,即健康对照组、急性肝功能衰竭组、MSC治疗组和MSC预防组各24只.ALF组予以D-GalN 900 mg/kg+脂多糖10 μg/kg腹腔注射建立模型;MSC治疗组在900 mg/kg
患者男,19岁,云南省德宏州人,在云南省普洱当兵.因皮疹、咳嗽、咳痰、咳血2d余,加重伴烦躁、气促半天于2013年2月1日入院.入院2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前皮疹,高于皮面,有出血,皮疹之间夹杂有小水泡,伴咳嗽、咳少量泡沫痰,痰中带鲜血丝,未治疗.继而患者皮疹逐渐扩散至全身皮肤,咳嗽咳痰加重,痰量较前增多,咳血量增多.于次日上午到当地医院求诊(具体诊治不详)无好转,逐渐出现烦躁、呼吸急促.中途自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积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在自主探究中寻找出符合自身学情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物理作为初中教育重要学科之一,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教学策略,实现预期课程目标.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主探究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
摘 要:本文主要是对相似三角形的一题多解的点滴感悟,一题多解是指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答同一道题的思考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仅仅满足于问题得到解决,而应鼓励和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解题思路,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思维技能,并且在时间上不吝啬,激励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多动脑探究,做到一题多解.在此过程中老师的预案和学生的不同思路,使得原本平淡无奇的数学课堂甚是绚烂.  关键词:一
以前曾对献血过程中和献血后献血者的献血的负面影响做过研究。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尤其是伴有昏厥的反应,一直是献血安全研究的主要关注所在,但献血者手臂受伤、创伤以及非血管迷走神经的系统反应也已见报道,但都没有主动地向献血者征求意见,其结果是有限的和不全面的。本研究对1,000名献血者在献血3周后进行了采访,以确定发生了哪些全身反应和手臂伤害。
期刊
目的 了解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临床结局.方法 对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符合改良Duke标准的28例IE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超声心动图、治疗及临床结局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50.9±17.4)岁,以男性为主(57.1%).28例患者均为自身瓣膜性IE,二尖瓣脱垂是最常见的基础心脏疾病.临床表现以发热最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