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与构造应力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

来源 :地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造应力是地壳构造运动最基本的力源之一,地下流体及流体力在地壳中普遍存在并对构造运动产生重要影响。该稿讨论了地下流体、流体力和构造应力以及它们的概念与作用,分析了流体力和构造应力的异同点:构造应力是各种力源在地壳中产生变形而引起的应力的综合力,流体力是流体存在和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力的合力,它们的力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内涵相互交叉,大小不同,但均能产生构造变动。
其他文献
摘 要:构建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是建设合肥市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满足市民多元化学习需求的需要,是落实国家和合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要求,是完善合肥市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措施之一。  关键词:合肥市;学分银行;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012-02  DOI:10.16657/
<正> 朱智贤教授和林崇德教授合著的《思维发展心理学》于86年正式出版了。这是经国家教委批准的高校教材,也是我国第一部思维心理学的专著。我通读全书后,受益不浅,感到这本
在对中国大陆294次5级以上地震序列主震后不同时段、11个单项序列参数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不同时段、以不同序列参数为自变量的Fisher判别函数,用于序列类型的综合判定。在Fisher判别函数建立过程中,除以常规序列参数作为函数自变量输入外,还引入主震滑动角参数,以使判别函数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主震破裂形式的信息。统计结果表明,序列类型识别正确率随资料长度(震后时段)增加而提高。不同类型序列的识
根据收集的地震电磁类资料,总结分析了地震电磁异常特征及震例的异常指标间的关系。据统计,一般对M≥3.0地震,电磁异常平均出现在震前10~45天,异常的平均传播距离为100~600 km,震级越大,异常提前出现的时间越早,异常传播的距离越大;一定范围内,震级和异常提前出现的时间、震级和异常传播的距离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地震发生在异常出现后两个月之内的概率达93.5%。有88%的地震发生在异常结束后或
滇西地区自第四纪以来经过了复杂的构造抬升,其上新世准平原面被差异抬升为不同高度的夷平面。在抬升过程中,怒江的侵蚀作用形成了深切的高山峡谷地貌,并形成了能反映构造抬升过
【正】 《数学教学心理学》即将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如何使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紧密地联系教学实际,为改进教法提供心理学依据,如何通过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智力,把学生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