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德伯里现实主义小说观探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是当代英国文学中少数集小说家和批评家于一身的人物。一方面他以丰富、深邃的学术著述成为英国当代最著名的批评家之一,另一方面他用小说的形式来表现知识界的心态与境况,拓展了英国文学“学院小说”的领域,尤其在现实主义小说的重新界定和写实与实验的关系两方面成就显著。
  关键词:布雷德伯里 批评 写实 实验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在英国文学历史的长河中,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是少数集小说家和批评家于一身的人物。一方面他以丰富、深邃而又深入浅出的学术著述成为英国当代最著名的批评家之一,另一方面他用小说的形式来表现知识界的心态与境况,为英国文学拓展了“学院小说”的领域。然而,他的批评似乎比小说受到更多的关注,其代表性批评论著有:《现代英语小说的社会语境》;《可能性:小说现状论文集》;《当今小说》;《现代英国小说》等。总体来说,布雷德伯里擅长从历史的角度动态地、宏观地把握文学和批评的发展,尤其在现实主义小说的重新界定和写实与实验的关系两方面成就显著。
  二 对现实主义小说的重新界定
  二战后,批评界对现实主义的内涵和外延研究和阐释一直没有间断。批评家伊恩·瓦特认为将现实主义用来指称低级的题材或对社会底层生活的描述的观点是错误的。著名批评家雷蒙德·威廉斯强调现实主义不但要吸收传统现实主义的精华,而且要囊括个人现实主义的成果。评论家布洛克-罗斯则认为所有小说都属于现实主义的范畴:“归根结底,任何小说都是现实主义的,不管它是模仿某种反映神话理念的英雄事迹,还是模仿某种反映进步理念的社会,或是模仿人的内在心理,甚至是像现在那样模仿世界的不可阐释性”。如果说瓦特关注的焦点是小说处理题材的方式而非题材的种类;威廉斯强调的是对传统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合理成份加以兼收并蓄;布洛克-罗斯注重的是非现实主义小说中的现实主义成分的话,那么,布雷德伯里则把目光投向了现实主义的含义及其嬗变。布雷德伯里对现实主义的关注主要出自对现实主义在英国小说传统中地位的考虑。在《现代英国小说》中,他强调说:“现实主义确实在英国小说中占有特别牢固的地位。英国小说传统一直比大多数其他国家的小说传统更注重直接经验,更关注社会,更富有叙事内容”。布雷德伯里的话准确地指出了现实主义在英国文学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传统源远流长。在16世纪末的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早期现实主义小说已有端倪可察。当时一群毕业于牛津和剑桥的“大学才子”,如约翰·黎里、托马斯·纳什尔和托马斯·迪罗尼等人对诗歌一统天下的局面进行反拨,并不约而同地将创作视线集中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人们熟悉的现实世界,充分体现了早期小说家的现实主义审美意识和创作观念。到了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发展迅猛,相继涌现了丹尼尔·笛福、乔纳森·斯威夫特、简·奥斯丁等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这一时期的小说在样式和艺术形式上均体现了多元化的倾向。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笛福的个人传记小说完整地表现了各种个人主义的东西,他笔下的人物大都是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英国小资产阶级的化身。斯威夫特的讽刺小说开创了英国小说讽刺艺术的先河。理查逊的书信体小说进一步丰富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叙述形式,使人物更加贴近读者,真实地展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情感变化。菲尔丁虽没有专门的理论批评著作,但在他的小说的序言和每一卷的第一章里发表的关于文学创作的意见,都使其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现实主义小说理论的第一人。到了19世纪,英国出现了狄更斯、萨克雷这样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这一时期的小说评论主要都强调小说的某种实用功能,及它给个人或社会乃至整个人类带来的某种好处。狄更斯以惊人的力度和真实刻画了资产阶级的文明,描写了普通大众的痛苦和苦难。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也被19世纪很多其他的作家所采纳,如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伊利莎白·盖斯凯尔,乔治·艾略特和托马斯·哈代。20世纪初,赫·乔·威尔斯、约翰·高尔斯华绥和阿诺德·贝内特等现实主义小说家在历史转型期和新的现实面前依然竭力效仿传统小说的模式。1922年,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将英国小说的革新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直至20年代达到巅峰期之后由盛转衰,开始退潮,冷落了多年的现实主义小说又卷土重来,再次成为英国文坛的主流。30年代至50年代是现实主义小说全面回潮的时期。伊夫林·沃和奥尔德斯·赫胥黎等讽刺作家继承和发扬了由18世纪大文豪斯威夫特开创的讽刺文学的传统。他们的小说以冷嘲热讽乃至黑色幽默般的笔触描绘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和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自20世纪下半叶起,英国小说在艺术形式上呈现出兼容并蓄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英国文坛上,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两股文学潮流分庭抗礼,此起彼伏,交错重叠。布雷德伯里认为现实主义传统必然对当今每一个作家都要产生影响。人们确实对它望而生畏。小说仅凭其在社会现实中如此重要的作用,就可以成为布雷德伯里深入研究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有力依据。布雷德伯里对现实主义概念的历史演变发表了精辟的见解。他列举了大量例子说明,现实主义是一个变动不居、具有多元倾向的概念。布雷德伯里指出:“没有一个作者的‘现实主义’跟任何其他作者的一模一样。”尽管如此,布雷德伯里认为时代的变迁或个人角度的差异不会妨碍人们达成这样一个共识:现实主义在虚构和现实之间起着一种居间调停的作用,它必然意味着“文字和文字所指之间的某种平衡或均衡,创作和作品之间的某种对等,以及作家和笔下人物之间某种畅通的途径”,现实主义能够在虚构的小说和现实之间开辟一条通道。应该说,布雷德伯里的这些论述既点明了现实主义作为概念的多义性和多变性,又说清了它万变不离其宗的实质,即它是虚构和现实之间的桥梁。
  三 写实与实验的辩证关系
  现实主义批评作为一个流派是在19世纪的现实主义运动中产生的。当时没有著名的现实主义批评家,只有一些作家写了理论批评文章。现实主义批评的主要特点是:一是强调客观性,注重现实性;二是要求细节真实,提倡典型化。然而,现实主义的文学价值观和审美观从19世纪起就受到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现代主义文学的有力挑战。现代主义小说家认为,现实不仅是表面的客观世界的人和事,它还包括人的内心活动,认为人的潜意识和无意识活动是一种比外部世界的真实更重要、更本质的真实。于是,在现代主义小说中,对外部环境以及发生于其中的事件的描写缩减到了最低程度,大部分篇幅被用于表现人对外在的混乱荒诞的现实的体验、感受和反思,深入人的潜意识和无意识,探索人的内心隐秘,揭示人的绝望和危机感、世界的荒诞和人生的无意义等。总之,现代主义小说舍弃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戏剧性,不再有性格鲜明的主人公和人物。作为后工业大众社会的艺术,后现代主义小说“摧毁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形而上常规,打破了它封闭的、自满自足的美学形式,主张思维方式、表现方法、艺术体裁和语言游戏的彻底多元化。”后现代主义认为,现实是用语言造就的,用虚假的语言造就了虚假的现实。在后现代主义小说中没有什么客观的、先验的意义。任何文本都是开放的、未完成的,它依存于别的文本,依赖于读者的解读,是读者的解读使这种符号组合获得了某种意义。另外,在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现代主义小说的艺术技巧,如意识流的内心独白、象征主义、自由联想、时空错位等虽未被全盘否定,但已退居次要地位;更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则是元小说、反体裁、语言游戏、黑色幽默等主要特征。
  布雷德伯里从史的角度动态地、宏观地把握小说的发展,并通过对西方小说的走向的研究提出了写实并非排斥实验,甚至可以与其并行不悖的观点:
  “这个时期的一个特征是转向——既背离象征主义和形式主义那种自我隔绝的状况,又背离一味强调人文道德关怀的传统。简而言之,以往不同范畴之间的界线已经变得相当模糊了。”
  1977年,布雷德伯里主编的论文集《当今小说》出版。在这部论文选中,可以看到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论争。论文集汇集了一些知名作家和评论家的论文和短文,大部分是小说家们已经发表的文章。可以看出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两个极端看法的代表是:C·P·斯诺和B·S·约翰逊。斯诺认为列夫·托尔斯泰、乔治·艾略特是今日小说家的榜样。他对现代主义进行了反击,他认为现代主义一下子就把小说变得毫无意义。而约翰逊则认为,传统的叙述性小说在我们这个时代已不起作用,用它就是犯了时代的错误,写出的作品是无力的、离题的、反常的。布雷德伯里强调,战后西方小说家们纷纷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这一现象并不令人吃惊,因为“它是小说整个演变过程中的永久性特征”。确实,写实和实验从一开始就不是水火不能相容的。戴维·洛奇的代表作品《小世界》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部作品既有对学术界弄虚作假、剽窃之风盛行等不良风气的昭然示众,更有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的戏仿。对这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系统的研究,可以发现该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不是体现在对传统的彻底颠覆,而是继承并超越了现实主义小说的伟大传统,将故事性和实验性融合在一起,是现实主义和实验主义的完美融合。布雷德伯里自己也是一位现实主义者。当然,他所提倡的现实主义是吸收了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思想之后的现实主义。布雷德伯里用有力的证据加深了人们对“写实”和“实验”辩证关系的认识,他的创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英国小说的发展趋势。在《当今小说》的前言中,布雷德伯里还详细地阐述了内容和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小说一方面倾向于写实,倾向于像社会文献那样表现历史事件和运动;另一方面,它又天生注重形式,天生带有虚构性和反观自身的倾向。”为了走出这一窘境,布雷德伯里倡导小说模式的创新,提倡小说创作中将写作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结合。实际上,布雷德伯里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文学主张贯穿到小说创作中,其代表作《历史人物》就是这样一部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结合的小说。
  四 小结
  布雷德伯里以其对文学研究独特的敏感在创作中自觉地融合了大量的批评话语,他的学院派小说代表作品如《历史人物》也成为小说创作与批评实践相融合的经典范本。实际上,这种把批评理论和文学文本融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种批评中有文学、文学中有批评的文体也预示了英国小说创作和小说批评理论发展的趋势。布雷德伯里一方面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伟大传统,另一方面又吸收了实验主义的革新因素。他的批评理论给小说研究带来了生机,使其更加丰富多元。他和同时代的学院派代表人物洛奇和拜厄特一起共同开创了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的新篇章。
  
   注: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英国学院派小说研究”,项目编号:2008T 024;牡丹江师范学院青年一般项目“当代英美学院派小说研究”,项目编号:QY201012。
  
   参考文献:
   [1] Christine Brook-Rose.A Rhetoric of the Unreal.Cambridge:Cambridge UP,1981.
   [2] Malcolm Bradbury.The Modern British Novel.London:Penguin Group,1993.
   [3] 丁威:《从校园三部曲看戴维·洛奇的文化融合思想》,《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8 年第3期。
   [4] Malcolm Bradbury.Possibilitie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5] 柳鸣九:《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6] Malcolm Bradbury.The Novel Today.Manchester:Manchester UP,1977.
  
   作者简介:张荣升,男,1979—,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9月20日,第二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宇通杯”机动车驾驶员节能技能竞赛内蒙古赛区预赛暨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客车驾驶员节能技能竞赛在赤峰举办。此次竞赛由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
一、恶的化身:平基·布朗《布莱顿硬糖》(Brighton Rock)发表于1938年,是格林探索社会问题的最初尝试。在小说中,17岁的男孩平基是格林所有人物中最邪恶的一个。“他皮肤白嫩
托尔斯泰逝世于俄国革命的前夕,弥留之际,他哭着:“千千万万的生灵正在受苦受难,你们为何聚在这里照顾着一个托尔斯泰?”在我读过的传记中,托尔斯泰的忠实信徒——法国作家罗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立森(1914—1994)早期的短篇与他后来的长篇在艺术手法上是一脉相承的,为后来长篇的问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中《在异乡》围绕主人公帕克的情感变化
Construct World City Create World Brand FOTON MOTOR is the commercial vehicle manufacturer with the largest volume of production and sales on a globe scale,and
即日起到8月31号之前,国航向24周岁(含)以下学生免费发放50元机票代金券2张,可用于购买国内、国际机票。有暑假出行需求的学生朋友可登录国航无线客户端,或直接登录国航无线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印度独特的文化造就了一批修苦行的圣贤,但是泰戈尔反对隔绝人世和肉体消亡的禁欲主义,而主张追求现实生活中真善美的“人的宗教”。这使得人生解脱之路摆脱了空幻,而具有现
大理交通运输集团公司积极组织开展“云岭职工跨越发展先锋活动”和“云岭职工人才工程”(简称“一活动一工程”)活动,以岗位竞赛、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为抓手,围绕推
摘要 本文根据法国戏剧符号学家于贝斯菲尔德的理论,对美国作家桑顿·怀尔德的独幕剧《漫长的圣诞晚餐》里的时间符号进行了文本细读。从历史时间、个体心理时间和仪式回归时间三个层面分析了说明文字、人物话语、循环词等时间能指所传递的符号意义,以期用不同视角对怀尔德的艺术创作轨迹进行溯源和传承。  关键词:戏剧符号学 时间能指 心理时间 仪式 绵延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