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宝典来了!请注意查收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高温天气下,千万别把中暑当小事。愉悦度夏,谨防中暑。这份度夏秘笈,请收下!

中暑的危害,超乎想象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很容易出现中暑症状。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
  千万别把中暑不当回事,中暑病情可轻可重,重度中暑引发的死亡不在少数,必须引起重视。那为什么会中暑呢?
  因为夏天温度高,身体产热增加,如果防暑降温措施不足,体内的热量积蓄过多或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紊乱,就会发生中暑;汗腺功能障碍、散热功能障碍等也会引起中暑。
  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三型。
  最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重度中暑。因为重度中暑不及时治疗极易发生休克,危及生命。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
  热痉挛属于热射病的早期表现。主要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这种疼痛较为剧烈。有心脏病史的病人,低盐饮食者,或者在凉爽地方静坐1小时后症状仍不缓解者,一旦出现症状就要赶紧上医院。
  热衰竭起病迅速, 患者常出现眩晕、呕吐、痉挛、昏厥等症状,体温升高,但低于40℃。如不及时干预治疗,会快速发展成热射病。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占中暑的8.6%~18.0%,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以核心温度升高超过40℃,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以及进行性多器官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死亡率极高。

预防中暑,做到几点


  1.做好防晒防暑的准备
  保持凉爽:选择轻便、浅色、宽松的衣服,保持室内凉爽,尽可能呆在有空调的地方或者凉爽的地方。
  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天气炎热时,尽量将户外活动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休息,注意调整户外运动的强度,在热天建议减少户外活动。如果锻炼过程中出现心跳加速、喘不过气、头晕、心慌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及时休息。
  做好夏日防晒:晒伤会影响身体的降温能力,引起脫水。户外佩戴好遮阳帽、太阳镜等,外出前30分钟涂上防晒系数适宜的防晒霜。
  2.科学饮水,合理饮食
  科学饮水: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正确的方法是随时喝水,以保持人体所需的水分。口渴时也不要大量饮水,否则会使胃肠难以适应。夏季大家喜食冷饮,但冷饮会导致胃黏膜毛细血管收缩,进而影响胃蛋白酶、胃酸等消化液的分泌,甚至带来各种肠胃疾病,如胃痛、腹泻等。
  补充盐和矿物质:大量出汗会流失盐和矿物质,部分运动饮料可以帮助补充汗水中流失的盐和矿物质,应及时补充。
  合理饮食:夏季气候炎热,人们的食欲普遍减退,这会限制营养的吸收,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夏天更要注意营养均衡,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奶豆类。饮食要清淡,不宜吃高热量、油腻、辛辣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不易消化,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要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等。早晚可以食用一些防暑粥,例如绿豆粥、银花粥、薄荷粥、莲子粥、赤豆粥、冬瓜粥、荷叶粥等。
  3.掌握急救措施,常备防暑药物
  学习中暑相关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如何治疗的方法。同时常备防暑药物,如仁丹、十滴水、清凉油、风油精、暑症片、夏桑菊颗粒等。

重度中暑,不要用藿香正气水


  当夏季高温出现身体不适时,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服用藿香正气水。但藿香正气水含有40%~50%的酒精,对于过敏及重度中暑病人来说,还会加重病情。藿香正气水不是解暑特效药。
  既然藿香正气水不能治疗中暑,那为什么会在老百姓中广为传播呢?关键原因在于,藿香正气水的说明书上面有这么一句,“可治疗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对于这个误解,中医解释说:“藿香正气水的说明书上写着可祛暑湿,但这个暑湿和我们现代医学的中暑不是一个意思。”
  那什么时候可以使用藿香正气水呢?藿香正气类药物属于温热型的制剂,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藿香正气水可用于夏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临床表现有恶寒发热、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者可以用。

  藿香正气水含有40%~50%的酒精,对于过敏及重度中暑病人来说,还会加重病情。

急救“五招”对付中暑


  一般情况下,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的病人经过现场救护可以恢复正常,所以遇到中暑不要过于慌张,先掌握一下急救方法。
  一移: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二敷:头部先用温水敷,后改为用冷水、冰水敷。
  三饮:饮用含盐饮料,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补充部分无机盐。
  四擦:因高温、高湿、无风,身体散热困难时,可用冷水或冰水擦浴至皮肤发红。
  五降:当中暑者体温高达4 0 ℃ 以上,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时,尤其是热射病患者的救治,要遵循3个原则:1.快速、有效、持续降温。2.迅速补液扩容。如果难以口服补充液体时,要静脉补液。3.控制躁动和抽搐。同时拨打120,尽快把病人送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给重度中暑的病人喝水。因为病人在大量出汗的时候,汗液会带走很多盐分,造成人体内部电解质的失衡,如果这时候你再给他喝大量的水,就会进一步降低电解质的有效浓度,使病情加重。
  再介绍几种降温方法:
  1.蒸发降温:用凉水喷洒或向皮肤喷洒水雾,同时配合持续扇风,可以实现有效降温。
  2.冰敷降温,冰袋物理降温,要注意防冻伤。
  3.在医疗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使用体内降温、药物降温的方法。
其他文献
凌晨忽有朋友来电问灵感。她为一个粤剧折子戏编舞,名伶要求新点子。  那些十二位“舞女”合跳的群舞,贺寿贺婚庆典,不外羽扇、红绸、彩球、飘带、雕翎、水袖……朋友问:“随口讲些道具来参考。”  我便随口道:“用孔雀翎砌图吧。”能放能收能开屏,道具又漂亮,主角还可扮鸟。  她奇怪,怎么灵感那么快?  是啊。我在写稿,是一宗“惨剧”的启示。  杭州动物园内的孔雀区才在九月中开放,吸引了大量游客观赏之余,蹂
我想说,洗洗睡吧,别瞎折腾了,谁都拍不好的,就是曹公从坟墓里爬出来也搞不定。这是影视的原罪,文学的荣光。  我狂爱中国传统文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一本叫《红楼梦》的书。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没有之一。一俊遮百丑,一书顶万书。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在面对外国同行的时候神色自若,谈笑风生,一举挽回了面子。  最近,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播映,本来是不准备看的,但是听外面骂声一片,牵动了我的好奇心。
2月2日,奥斯卡影帝菲利普·塞默·霍夫曼在纽约的公寓中突然离世,英年47岁。尽管最终的验尸报告还未公布,但从现场的情况看,很可能是死于吸毒过量。  实际上,吸毒过量致死,对于美国人而言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不过是毒品泛滥的一个最直接后果而已。2009年,女演员布兰妮·墨菲即因此丧生,正值25岁的青春韶华;2012年,女歌手惠特尼·休斯顿的意外溺亡,也被认定是在可卡因、心脏病的共同作用下而发生的悲剧。 
鬼屋让人失望。鬼屋也给人希望。毕竟,除了我,也还有人信鬼的,虽然是小众,但吾道孤欤?吾道不孤也。    最近有個白领热点:看鬼屋。  它的全名叫“上海梦魇”,据说一票难求,须得提前一星期网上预订,所以场场爆满。  去看了一下,连说“见鬼”!——不是因恐怖吃惊,而是为白领们的大惊小怪吃惊。  事先看报道,接受采访的男孩女孩一个个都说“想尖叫一下,上班太枯燥”、“生活平淡,释放压力”或者是“好奇,害怕
辣椒酱、剁椒酱、豆豉等,都是生活中常见又常吃的下饭必备品。它们口味独特,惹人喜爱,往往都是真空包装,密闭性强,不容易变质。  可是,最近有新闻爆出,多款品牌的辣椒酱“菌落总数”“水分活度”过高。难道真空环境也不能抑制微生物生长吗?这两个参数超标会带来哪些危害?罐头食品又有哪些指标需要购买者注意?如何食用辣椒酱才算科学、合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真空包装并非万无一失  简单来说,真空包装就是将完全密
业内共识,“大象起舞”的幕后导演,正是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    上周大盘走势,就像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9月7日(周五)刚跌116点,9月10日(周一)就拉出一根147点的长阳投资者喘息未定,周二上证指数又暴跌241点,创下近3个月来最大的单日跌幅(4.51%),随后却在接近5000点的位置迅速回稳,并于连续3个交易日实现回升  华宝证券高级经济师李国旺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认为,危急
一天,毛泽东走进萧劲光(人民海军的主要创建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十大将之一)的窑洞里,问道:“听说,你这里有不少宝贝?”  萧勁光十分纳闷儿:“主席,您指的是什么?”看到毛泽东的目光停留在桌 前的一摞书上,他才明白过来:“主席,原来您指的是书呀!以前,我是有不少好书,可惜长征时弄丢了。现在,想找本好书太难哟。”  “是呀,物以稀为贵嘛!”毛泽东拿起书,一边翻一边问,“你是学军事的。你说,对一场战役
写作业的时候,写错字是难免的事情。如果用铅笔写字的话,还好,用橡皮擦擦一擦就干净如初了,要是我们用钢笔或者水性笔写了错字的话,可就麻烦了。  现在,同学们在出现写错字的情况下,都会选择用涂改液或者用胶布将错别字“粘”除。  用涂改液将错字覆盖住,既影响美观又会挥发出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用胶布粘在写了错别字的纸上,一撕,错字是没了,但是要是没撕得好的话,作业本说不定被弄出个洞来。  所以,我想发明去字
好消息  新发现可预测阿尔茨海默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近日发布消息称,该院贾建平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证明,外周血神经源性的外泌体突触蛋白,可以作为阿尔茨海默病无症状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在症状出现前的5年~7年预测这一疾病。该生物标志物一旦在临床检验中应用,可为阿尔茨海默病超早期干预赢得时间,从而增加治疗的有效性,降低疾病发病率。(《科技日报》)  多笑比大笑更延年益寿  近日,瑞士巴塞尔大学开
在糖尿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中,严格的饮食控制又带来了新的困扰——营养失衡!    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曾警告:糖尿病这个“隐形杀手”已经超过了禽流感和艾滋病成为亚洲头号健康问题糖尿病的高发病率低达标率的现状令人担忧!但是,在糖尿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中,严格的饮食控制又带来了新的困扰——营养失衡!怎样才能让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又能做到均衡营养呢?  9月5日,在中国营养学会上海市分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