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技术研究重点 补齐增产技术体系短板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增加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了解我国和东北玉米生产现状,针对相关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东北;春玉米;生产
  基金项目: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ARS-02-38);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203031-07-0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3125-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D07B00);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GJLS006NY)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1.011
  1超高产研究突出,但大面积增产研究欠缺
  随着农业科技支撑力度加大,玉米产量不断增加,2004年以来,我国实现了玉米产量的“七连增”,特别是玉米超高产研究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我国春玉米最高产量达1183.5公斤/亩(吉林桦甸,2007)。通过国家的一些科研项目的实施,培创的春玉米百亩连片全程机械化亩产超吨粮,万亩高产创建的亩产水平达到700公斤左右,但生产上平均亩产仅为500公斤左右,仅约为最高产量的39%,且与世界玉米第一生产大国美国的平均单产(600公斤/亩)相差巨大。
  我国东北玉米生产中明显存在着“产量层次不平衡和地区间不平衡”的现象。据统计资料分析,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单产低于平均单产的年份分别达到45.5%、27.3%、54.6%和45.5%,最低单产与平均单产和最高单产的差距达45.3公斤/亩和105.5公斤/亩以上,最高达127.2公斤/亩和228.6公斤/亩。若产量稳定达到较高年份(辽宁、吉林:450公斤/亩;内蒙古:420公斤/亩;黑龙江:350公斤/亩)水平,区域即可实现年增产600~800万吨,较平均产量增加15%以上。
  制约吉林春玉米大面积持续增产的主要原因是与高产品种相适宜的区域性综合技术的集成化、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低,超高产技术有待熟化,通过大面积稳定增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可以促进玉米单产水平的大面积稳定提高,充分发挥科技在提高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的核心支撑作用,以实现粮食总产量的增加。
  2生产中灾害频发,但抗逆减灾稳产研究薄弱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气候灾害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首要因素,尤以水分胁迫为甚,每年均有大量农田因缺水而减产。特别是东北春玉米种植区玉米生产多为雨养,干旱少雨对玉米生产的威胁很大,抗灾能力差,季节性灾害频发,玉米单产年际间波动较大。播种出苗期和籽粒灌浆期,东北春玉米区常受到低温冷害威胁。其中,黑龙江中北部由于热量条件不够稳定,活动积温年际间变动大,个别年份低温冷害对玉米生产的威胁很大,影响东北春玉米的高产稳产。
  目前,针对干旱灾害,国内外在提高水分利用率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措施主要在工程节水方面,研究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和集雨技术,发展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农艺节水方面,主要研究蓄水保墒、水肥耦合、秸秆和地膜覆盖等技术。另外,在化学保水剂和蒸腾抑制剂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国外在抗逆减灾方面主要研究节水灌溉技术应对旱灾,在生物节水研究方面主要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通过常规育种手段选育高WUE品种取得了一定进展。
  “十二五”期间,东北春玉米区在地膜覆盖、化控调节、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控等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粮食主产区基础建设和技术条件还没有显著改变,针对目前和将来的抗逆减灾稳产技术研究尤其滞后,通过抗逆减灾技术的研究,完全能够实现东北春玉米大面积稳定增产。
  3耕地退化迅速,但阻控与质量提升技术研究不深入
  土壤是作物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耕层是作物生长的主要基质,直接关系到作物的高产稳产与可持续发展。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土壤蓄水保水、养分的转化和利用有重要影响。
  东北春玉米区,由于人们对耕地连续高强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使土壤有效耕层变浅,犁底层加厚,耕层有效土壤数量明显减少。据调查,东北地区有效耕层平均深度仅为15厘米,土壤耕层的“浅、实、少”问题,不但限制了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严重抑制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也降低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作物抗倒伏能力下降,制约了高产区粮食的稳产能力及中低产田的持续增产潜力。同时,东北平原农田耕层有机质含量以平均每年0.08%的速度下降,由開垦前的3%~6%(高者达8%)降低到当前的1.5%~3%(重者不足1%)。使得农田土壤理化性状趋于恶化,地力下降。近年来,东北春玉米区的耕作、施肥模式均以小型拖拉机为主,使得土壤耕层由传统的“平面型”演变成现在的“波浪型”,而后者正是限制东北春玉米区土壤肥力发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目前亟待构建适宜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及水肥吸收的合理耕层。
  由于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土地产出效率,重用轻养。东北春玉米区为长期玉米连作,且以单施化肥为主,近年来更是多采用“一炮轰”的施肥方式,其比例已超过60%。尽管有部分地区开始实行保护性耕作,但对于东北地区土壤增碳肥田等技术难题尚未解决,尤其是秸秆全量还田下的玉米高产栽培模式。未来实现吉林省大面积稳定增产的关键限制因子就是土壤质量的提升。
  4基于机械化的大面积稳定增产技术集成研究亟待创新
  近年来,吉林省主要采用小型拖拉机为主要动力、大面积玉米连作、单施化肥的耕作栽培及施肥模式,这种模式以农户为单位,其耕作、施肥方法不一,且目前玉米高产技术模式过于单一化,在技术集成及实用性等方面结合也不够紧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农村劳动力呈现结构性短缺,同时土地流转的范围和规模也将不断增大,粮食生产经营规模随之扩大,农业组织化程度提高,迫切需要通过农机具的集成创新及农业机械化合作来促进农业集约经营,提高规模效益,增产增收。
  现代农业的特征要求粮食生产必须走集约化、规模化道路,而集成创新适于吉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的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的高产、优质、高效型新型栽培技术模式,是促进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是吉林省大面积稳定增产的必由之路,因此目前亟待开展基于全程机械化的大面积稳定增产关键技术与传统技术的集成研究。建立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玉米大面积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的提高,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服务网络,从不同层次,逐步推进,进行展示与示范,从而实现基于机械化的吉林省春玉米大面积稳定增产。
  5结论
  针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吉林省春玉米大面积穩定增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未来应该在玉米大面积稳定增产形成关键过程及关键技术原理,抗逆减灾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模式,适于东北的耕地种退化有效阻控技术与质量提升技术,以及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集成创新等方面开展研究,再建立现代信息化服务平台,以此来助推大面积稳定增产技术体系的示范应用。
  作者简介:赵洪祥,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玉米水肥高效利用究。
  通讯作者:边少锋,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玉米高产及旱作节水。
其他文献
摘要:成本控制对于苗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新乡市苗圃的调研发现,目前苗圃成本控制主要存在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成本管理对象和内容不清、成本意识淡薄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苗圃;成本控制;新乡市  中图分类号: S75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7.054  苗木成本是指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苗
期刊
近年来,长岭县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日程,党政齐心,上下联动,各乡镇、各部门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發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县新农村建设亮点多、招法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长岭县突出抓好粮食产业,着力发展优质畜牧业,积极推进高效园艺特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8
期刊
摘要:本文从宜君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实际出发,分析了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办法,从而不断提高退耕还林保存率,巩固退耕还林成效,对渭北地区坡耕地退耕还林建设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退耕还林;技术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7.060  退耕还林工程在生态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六
期刊
“深实稳”,推改革  谋划深,积极组织召开轮训班、组织基层干部召开座谈会、专家研讨交流以及系列宣传活动等,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深刻理解中央推进农垦改革的决策部署,营造良好的改革舆论氛围,集大家之智共谋改革发展大业。  推进实,摸清底细,掌握垦区实际情况,对照问题进行系统梳理,把准脉络,注重发扬“跳起来摘桃子”精神,寻求最优解决方案,精准实现政策对接。  走得稳,抓住关键时机,积极向省委省政府汇报
期刊
做大做强做优主业  立足做大做强做优橡胶、蔗糖、粮油、畜牧、乳业、剑麻、农产品物流营销、新型城镇化建设、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等十大产业,积极整合资产资源,形成以“省农垦集团+产业集团”为主的发展格局,完善全产业链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垦区整体经济实力,打造主业突出、特色鲜明、产业链完整、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团。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稳妥推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制
期刊
重庆农垦在推进乳业、融资租赁等领域的三联上下足功夫,积极推动垦区间资源共享、资本联合、业务联营、规范、指导行业标准和行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全国一流大型农业企业集团。  抢抓机遇 增强国有农业经济竞争力  全国农垦要联合起来,抢抓机遇,抱团经营,抱团发展,优势互补,遵循市场规律,以市场化机制,推动资源要素顺畅流动和优化配置,让農垦为农副产品(食品)生产和供给的国家队,让农垦真正成为国
期刊
2016年11月16日,是四平市辽河垦区大林子农场农民学员的又一个收获日。他们迎来了四平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市农教中心)五人组成的技术指导组,为三届学员在农业生产上的困难解疑,在寒冷的季节送去了暖暖的问候。  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市农教中心2014年培育后续跟踪指导工作已接近尾声,在指导授课之余,管理人員还贴心地为学员带去了他们在培育生活中的合影作留念,让学习的瞬间永远留存。针对2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退化喀斯特森林植被恢复问题,以修文县喀斯特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在示范区内开展对不同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的调查研究,采用TWINSPAN分类法和DCA排序对31个样地进行群落类型划分,将修文县喀斯特示范区划分为7个森林群落类型,并对不同类型群落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不同类型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变异规律,为下一步开展退化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TWINSPAN;DCA;群落
期刊
榛蘑是长白山特有的山珍之一,其肉质细腻,柔嫩鲜美,营养价值极高,是极少数不能采用人工培育的食用菌之一,属于真正的绿色食品!榛蘑富含大量的微量元素、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营养价值是一般蔬菜的几十倍,是东北人招待贵客不可缺少的传统佳肴!  原料  家鸡1只;干榛蘑适量,温水发好,泡开洗净;粉条、酱油、豆油、精盐、味精、料酒、花椒、八角、葱、姜。  制作方法  1.將鸡剁成3厘米见方的块
期刊
摘要:因Android操作系统不能处理ACCESS数据库,本文采用简洁的方法,利用具有Android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从野外采集林业基础数据,经过特定的处理后导入ARCGIS个人地理数据库(ACCESS),以期为经常进行野外调查的林业同行提供新的方法。  关键词:Android;ARCGIS;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