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证伪主义的问题:对尹海洁、庞文商榷的答复

来源 :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elife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回应了尹海洁等两位作者对笔者的批评,并再次质疑了证伪主义在社会科学中的适用性。本文指出,由于“迪昂-奎因”命题的存在以及社会科学命题的或然性,简单证伪并不可能;而波普尔和尹文所谓的复杂证伪则不可取,因为这种证伪本质上基于归纳法,相对于证实并无优越性和简便性,因而也就失去了波普尔立论的根基。同时,社会科学的统计检验自有其意义,并不需要冠以“证伪”的名号;而“可证伪性”即使存在,但在定量研究中既缺乏操作性,又完全被涵盖于“解释力”这个概念之中。基于以上理由,“可证伪性”不具备成为社会科学和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其他文献
本研究发现,珠三角外来工感受到的经济排斥较其感受到的心理排斥强烈。从社会关系网络角度来看,外来工的社会关系网络有利于削弱其社会排斥感。但是网络的封闭性和性别趋同性特
本文针对张杨《证伪在社会科学中可能吗?》一文展开争鸣与论述,指出证伪是理论检验的必然结果之一,相对于证实而言,证伪更有效、更可靠。本文还就张杨文中对波普尔证伪理论的
“毛泽东思想概论”等“两课”课程的精品教材建设,是促进教学“进头脑”的重要,精品教材如何建设?笔者认为,要靠更新观念,达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艺术精品三标准。
托马斯·埃特曼(Thomas Ertman)可谓是战后历史社会学复兴以来的第四代传人,是上世纪末崭露头角的新锐。西达·斯考切波是埃特曼攻读博士学位的指导老师,也是影响其学术
住房是透视社会贫富差距和阶层分化的重要视角。本文依据2006年CGSS全国调查数据,运用潜类分析方法,从住房条件、住房产权、住房区位三个维度描述并分析了当下中国城市住房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