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领导者,是班级活动的指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藏区高职院校老师与学生之间语言和风俗习惯的差异,给班主任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要真正做好工作,班主任就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给学生多一份关爱,少一份责骂。
关键词: 藏区高职院校 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
班主任是受学院委托,负责教育和管理一个班级的指导老师,全面负责班级管理工作,是学生到学校后的第一负责人。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领导者,是班级活动的指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个别班主任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是没有希望的一类,而我认为主要是教育的不足,没有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特别是在藏区,老师与学生之间语言和风俗习惯的差异,给班主任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要真正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给学生多一份关爱,少一份责骂,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班级管理中。
一、藏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状况
目前,藏区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状况和特点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绝大部分是来自牧区,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生活习惯不好,思想相对落后。②学习成绩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因进入高职院校以后,没有沉重的学习负担,学习动力不足,不少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③学习动机较为消极。有的学生只是为了混一个大专文凭,以满足自己的心理平衡,为考公务员争取一个垫脚石。④纪律散漫,法制观念淡薄。有的学生经常迟到、早退、旷课甚至彻夜不归;有的学生把老师的话当成耳边风,上课顶撞老师,不服从管理;还有的学生抽烟酗酒、沉迷于网吧,甚至打架斗殴、拉帮结派。
基于学生的上述问题,要想做好藏区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管理者,应把自己当成一个服务者和协调者,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心关爱学生。
二、藏区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措施
(一)制定班集体共同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工作开展的指南针,是班级前进和奋斗的方向,如果班级没有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因此,一个优秀班集体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对于奋斗目标的制定,班主任一定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比如从学生的生源来看,来自高中和来自中专的班级的奋斗目标肯定是有差异的。来自高中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相对来说要比来自中专的学生的要好些。学生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班级奋斗目标的不同,班主任在制定时一定要对生源了解清楚。在实施班级的奋斗目标时,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把集体目标的实现过程与学生受教育的过程联系起来。比如:组织同学们去参加系组织的篮球比赛,不但能使班级获得荣誉,而且能增强同学们的合作意识。
(二)充分发挥班干部的领导作用
班干部好比是班级的“火车头”,在班级起到一个领导作用。对于班级的大小事务,凡是班干部能做到的,班主任就放手让他们去做,班主任在一旁监督指导。对于班干部处理欠妥当的问题,班主任及时给予指正。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根据会议内容的性质由不同的班干部组织。如:团委方面的会议由团支部书记组织召开,参加人员是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文艺委员;班委方面的会议由班长组织召开,参加人员是副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宿管委员。每学期期末评出优秀的班干部,而对于在工作过程中不认真负责、以权谋私的班干部进行批评教育,直至取消其班干部资格。
(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集体荣誉感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力量,是一种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自觉地为集体尽义务、作贡献、争荣誉的道德情感。它是共产主义道德荣誉感的基础,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激励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在集体生活中,个人将逐步体会到集体荣誉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当集体受到赞扬、奖励的时候,就会产生欣慰、光荣、自豪的感情;当集体受到批评或惩罚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安、羞愧、自责的感情,这就是集体荣誉感,是有上进心的表现之一。为了使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尽快融入到工作环境中去,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辱感,帮助学生树立团结合作意识,以提高其综合素质。找准了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的原因以后,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②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多给学生关爱,少责骂学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③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增强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的意识,以及凝聚力;④建立学生自我管理机制;⑤召开集体荣誉感主题班会,让同学们畅所欲言。
(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当代的高职院校学生是未来的“绿领”,他们的人生观如何,关系到他们今后的人生选择。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已迫在眉睫,具体方法如下:①帮助学生树立感恩的思想,让他们学会去感恩老师、感恩社会。②让他们学会用平静的心态看待自己,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待别人。③培养学生奋斗的心态。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是艰辛的努力,加强学生奋斗心态的培养,学生才能迎难而上,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困难。④勇于面对挫折。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面对挫折:高考落榜、生活不如意、工作艰辛等,面对这些挫折时,我们要永不低头、永不言败。
(五)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大量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任务。大专生毕业以后大都步入社会,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职业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班主任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开展就业教育主题班会,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组织学生参与相关教学活动或者各种职业技能竞赛,丰富学生的职业能力;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不仅能保证学生毕业时具有从事某项职业工作的上岗资格和基本的专业技能,而且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杜时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6.
[2]许镇松.新形势下中专班主任工作探析[J].职教通讯,2007,(4).
[3]孙宝贵.对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8,9(3).
关键词: 藏区高职院校 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
班主任是受学院委托,负责教育和管理一个班级的指导老师,全面负责班级管理工作,是学生到学校后的第一负责人。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领导者,是班级活动的指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个别班主任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是没有希望的一类,而我认为主要是教育的不足,没有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特别是在藏区,老师与学生之间语言和风俗习惯的差异,给班主任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要真正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给学生多一份关爱,少一份责骂,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班级管理中。
一、藏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状况
目前,藏区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状况和特点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绝大部分是来自牧区,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生活习惯不好,思想相对落后。②学习成绩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因进入高职院校以后,没有沉重的学习负担,学习动力不足,不少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③学习动机较为消极。有的学生只是为了混一个大专文凭,以满足自己的心理平衡,为考公务员争取一个垫脚石。④纪律散漫,法制观念淡薄。有的学生经常迟到、早退、旷课甚至彻夜不归;有的学生把老师的话当成耳边风,上课顶撞老师,不服从管理;还有的学生抽烟酗酒、沉迷于网吧,甚至打架斗殴、拉帮结派。
基于学生的上述问题,要想做好藏区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管理者,应把自己当成一个服务者和协调者,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心关爱学生。
二、藏区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措施
(一)制定班集体共同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工作开展的指南针,是班级前进和奋斗的方向,如果班级没有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因此,一个优秀班集体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对于奋斗目标的制定,班主任一定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比如从学生的生源来看,来自高中和来自中专的班级的奋斗目标肯定是有差异的。来自高中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相对来说要比来自中专的学生的要好些。学生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班级奋斗目标的不同,班主任在制定时一定要对生源了解清楚。在实施班级的奋斗目标时,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把集体目标的实现过程与学生受教育的过程联系起来。比如:组织同学们去参加系组织的篮球比赛,不但能使班级获得荣誉,而且能增强同学们的合作意识。
(二)充分发挥班干部的领导作用
班干部好比是班级的“火车头”,在班级起到一个领导作用。对于班级的大小事务,凡是班干部能做到的,班主任就放手让他们去做,班主任在一旁监督指导。对于班干部处理欠妥当的问题,班主任及时给予指正。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根据会议内容的性质由不同的班干部组织。如:团委方面的会议由团支部书记组织召开,参加人员是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文艺委员;班委方面的会议由班长组织召开,参加人员是副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宿管委员。每学期期末评出优秀的班干部,而对于在工作过程中不认真负责、以权谋私的班干部进行批评教育,直至取消其班干部资格。
(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集体荣誉感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力量,是一种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自觉地为集体尽义务、作贡献、争荣誉的道德情感。它是共产主义道德荣誉感的基础,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激励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在集体生活中,个人将逐步体会到集体荣誉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当集体受到赞扬、奖励的时候,就会产生欣慰、光荣、自豪的感情;当集体受到批评或惩罚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安、羞愧、自责的感情,这就是集体荣誉感,是有上进心的表现之一。为了使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尽快融入到工作环境中去,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辱感,帮助学生树立团结合作意识,以提高其综合素质。找准了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的原因以后,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②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多给学生关爱,少责骂学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③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增强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的意识,以及凝聚力;④建立学生自我管理机制;⑤召开集体荣誉感主题班会,让同学们畅所欲言。
(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当代的高职院校学生是未来的“绿领”,他们的人生观如何,关系到他们今后的人生选择。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已迫在眉睫,具体方法如下:①帮助学生树立感恩的思想,让他们学会去感恩老师、感恩社会。②让他们学会用平静的心态看待自己,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待别人。③培养学生奋斗的心态。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是艰辛的努力,加强学生奋斗心态的培养,学生才能迎难而上,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困难。④勇于面对挫折。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面对挫折:高考落榜、生活不如意、工作艰辛等,面对这些挫折时,我们要永不低头、永不言败。
(五)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大量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任务。大专生毕业以后大都步入社会,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职业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班主任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开展就业教育主题班会,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组织学生参与相关教学活动或者各种职业技能竞赛,丰富学生的职业能力;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不仅能保证学生毕业时具有从事某项职业工作的上岗资格和基本的专业技能,而且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杜时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6.
[2]许镇松.新形势下中专班主任工作探析[J].职教通讯,2007,(4).
[3]孙宝贵.对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