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伟大抗疫精神凝聚强大奋进力量上下同心者胜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_E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国礼致敬国士,这是党、国家和人民对抗疫英雄的最高礼赞,这是对伟大抗疫精神的燃情颂扬。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颁授勋章奖章;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向受表彰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代表颁奖。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深情回顾了党带领人民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非凡历程,深刻阐发了伟大抗疫精神,概括了抗疫斗争伟大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召开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是为中国人民的抗疫斗争就此画上句号,而是书写出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感叹于,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我们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经济发展稳定转好,生产生活秩序稳步恢复,显示了中国强大修复能力和旺盛生机活力;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克时艰,为全球抗疫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感叹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國的自觉担当。
   感叹于,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感叹于,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积累的坚实国力,是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的深厚底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具有的广泛感召力,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
   此时此刻,当我们再次回望8个月前那场骤然而至的抗疫大战,依然惊心动魄、依然感天动地。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艰苦卓绝的大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人民上下同心、万众一心,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抗疫斗争。经过艰苦奋战,付出巨大代价,我们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让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书写了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斗争的历史奇迹。在这场伟大的抗疫斗争中,湖南同全国一道坚定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执行“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沉着应战,负重前行,不仅取得了“54天清零”“治愈率99.6%”的抗疫“战果”,而且让湖南经济经受住了疫情冲击,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半年经济“成绩单”。历史告诉世人:考验我们的,是一个突然来袭的凛冽寒冬;回报我们的,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动人暖春和盛夏;迎接我们的,是一个硕果累累的灿烂金秋和美好明天。
   震撼历史的斗争,必然留下震撼历史的篇章,也必然留下震撼历史的理由。我们之所以能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根本在于党与人民风雨同舟。在这场严峻考验中,人们看到了抵御风雨的坚强脊梁,看到了敢于斗争的英雄本色,看到了同气连枝的人间大爱,看到了休戚与共的责任担当。在这场抗疫斗争中,7300万湖南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团结带领下,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全省18万余个基层党组织、390多万名党员迎难而上、积极作为;5万多名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140多万志愿者无私奉献、竭尽所能;广大社区工作者、基层民警、新闻工作者、快递小哥坚守岗位、四处奔波。微光点点,聚而成炬;累土不辍,丘山崇成。正是他们的坚忍和奉献、辛劳和坚守,点亮了战胜疫情的希望之光,汇聚起不可战胜的人民力量。正如大型纪录片《同心战“疫”》主题曲所唱的那样,“风也有,雨也有,风雨无阻向前走,几千年的脚步从未停留,历史的接力手牵手。”
   习近平总书记说,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风雨来袭,历史会记住每一朵翻腾的浪花,会记住每一条血性的江河,会记住他们曾经怎样在搏击中奔流向前。在这场伟大的抗疫斗争中,湖南和全国各地一样涌现了一大批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感人至深的英雄模范。他们中有在最危急之刻、向最危险之地勇敢逆行的吴安华医生;有在朋友圈立下“生死状”,正月初一逆行武汉,传递了满满“正能量”的志愿者郑能量……他们中的45名全国先进个人、15个先进集体、6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4个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在人民大会堂代表湖南抗疫英雄群体接受国家表彰。当然,我们还要永远铭记抗疫英雄榜上那些围上黑框的名字:宋英杰、向卫煌……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魂,虽然没能等到这场庄重的致敬盛典,但他们的名字已成为伟大抗疫精神的最好注脚。
   上下同心者胜,众志成城者赢,同舟共济者进,风雨无阻者兴。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退缩、不止步,团结起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表彰大会既是对抗疫英雄的一次集体致敬、对抗疫精神的一次深情礼赞,也是向世界和时代的一次庄严宣示:经受抗疫大战、历史大考的中国人民挺过来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中国人民必将在新的伟大征程上一往无前,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历史步伐。
其他文献
新中国建立后,围绕三峡工程上与不上的争论几乎没有停止过,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争论中,有两个人的名字始终引人注目,他们就是林一山和李锐。    最关注“三峡决议”的两个人    1992年4月3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在举行的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式上,“三峡决议”顺利通过。  争议了73年的三峡大坝真的要建了!  这一天,在北京至少还有两个人焦虑地关注着人大的表决。  一个是81岁,双目失明的原长江流
期刊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国际区域合作发展迎来重大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包含我国在内的65个国家(地区),人口占全世界62%,土地面积占全世界39%,GDP总量占全世界31%。加强湖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投资合作,对于提升湖南企业国际竞争力,助推湖南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成效明显:双向投资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双边投资合作的支撑体系日渐完善。一是政策支撑体系
期刊
主持人:方 军《新西部大内参》副主编嘉 宾:张宝通著名经济学家  李 跃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原党委书记  杨 涛中国公路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    对话背景  体制壁垒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一直要打破的。尤其是在加入世贸后外企(咨询业)即将准入的大环境下国有咨询业会面临各种挑战。而民营咨询业是一支生力军,他们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无论从技术上、管理上,还是所做的工程上,都和国营的
期刊
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會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我们的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每个共产党员入党的时候,心目中就悬着为现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奋斗和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样两个明确的目标,而不顾那些共产主义敌人的无知的和卑劣的敌视、污蔑
期刊
李启汉,原名李森,又名志生,1898年出生于湖南省江华县一个贫农家庭。1920年春,他受毛泽东指点到了上海,在外国语学社学习俄文,住在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李启汉经常去老渔阳里2号,也就是《新青年》编辑部,先后认识了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在他们的影响下,先是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接着又加入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   当时的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最集中的中心城市。李启汉和其他同志一道,通过办学校、组织工人
期刊
“清操厉冰雪,赤手捕长蛇。”这副邓中夏在北大读书时写在自己宿舍里的对联,充分表达了他的远大抱负和打碎旧世界的勇敢精神。  工运建伟业   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领导下,邓中夏、何孟雄、李梅羹、罗章龙、朱务善等秘密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从此,邓中夏冲破反动政府的禁令,大量搜集国内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如饥似渴学习马克思主义,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10月,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邓中
期刊
2019年11月29日,株洲市政协副主席、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主持召开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调研会后,因多日劳累导致心源性疾病突发,匆匆地走了,年仅56岁。就这样,这位炎陵脱贫攻坚“一线总指挥”,壮烈地倒在了自己的岗位上,犹如一位在前线指挥攻城拔寨的指挥员牺牲在前线!诗言志,燕衔泥。罗霄山下,黄诗燕用生命兑现“脱贫功成,务必在我”的庄严承诺。自2011年6月调任炎陵县委书记,他用9个年头、102个月的奋斗
期刊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不仅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也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书写了人类精神所演绎的又一个動人篇章。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期刊
他出生于1965年1月,自17岁当选村民组长以来,便一直扎根“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山村,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相继担任村里的会计、村委会主任、村支部书记,一干近40年,参与并见证了所在村庄由弱到强、由穷到富、由乱到好的蝶变,他自己也从当初的毛头小伙成长为如今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他就是临武县南强镇两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欧爱国。  扶贫路上决不落下一人   临武县两广村位
期刊
2012年1月16日,习近平同志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致辞中指出:“40年前,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基辛格博士等中美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以非凡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政治智慧,打破两国多年相互隔绝的坚冰,用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开启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两国关系长期处于“坚冰”的笼罩之下。在东西方冷战格局下,打破这层“坚冰”,开启中美关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