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意结合多渠道着手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77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挖掘孩子的潜力,教孩子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习思考,培养孩子的能力。所以,如何对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它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更需要积极培养和发展自身的探索能力。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 好奇心; 科学探索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118-001
  我在幼儿教育工作实践中,越来越意识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促进幼儿认知、思维、情感、态度的发展,是幼儿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在科学启蒙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发展幼儿的好奇心
  1.鼓励、支持幼儿的好奇、好问
  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具体表现为对周围世界的注视、观察、探索等。比如某幼儿在做早操时看见了地上的蚂蚁,产生了好奇,连操也不做了。好奇心驱使幼儿去探索、了解周围事物。它是幼儿学习的内动力和学习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在幼儿形成对周围世界的积极进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幼儿天生的好奇心,若得不到老师或父母的保护,那就会自生自灭。对刚进小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喜欢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生动有趣的小动物。我就经常带他们去大自然散步。他们在观察动物时,我引导他们提问题,丰富问题内容,比如:“麦子上面一丝一丝的是什么?”“为什么小鸡不会游泳?”等等。这时,幼儿的好奇心得到了表露,我就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激发更多的幼儿爱提问。就这样,幼儿的好奇心得到了保护,而且得到了发展。
  2.选择富有新意的幼儿科学教育内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小班幼儿的特点是:注意力较难集中,好动,模仿性强,对事物的明显特征感兴趣。针对这些特点,我选择了“我和麦子比高矮”、“猜一猜是啥味道”、“摸一摸是什么”等活动。某幼儿在科学活动中问:“老师,麦子长得比我还要快,这是怎么回事?”有趣的科学活动再一次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
  3.在幼儿的科学教育实践中,为幼儿提供科学探索条件,这对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具有重要意义
  我为大班幼儿每人饲养了一只小金钱龟,提供了观察记录本,供幼儿观察记录小乌龟的生长情况。有天早上,有一幼儿在观察时,忽然发现小乌龟不动了。他们互相议论,得知小乌龟在冬眠,所以不吃肉了,也不爱动了。这下子,所有幼儿对小乌龟的冬眠产生了好奇,纷纷观察自己的小乌龟是否也在冬眠。可见,在科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科学环境,对幼儿学科学的好奇心是多么重要。
  4.家园配合,共同发展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年龄小,生活在父母身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态度、方式直接对孩子产生导向作用。只有家长协同幼儿园,共同影响幼儿,才能发挥幼儿的好奇心。
  要向家长宣传现代儿童观,要指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支持鼓励他们的好奇心,让孩子做他愿意做的事,不要给予过多的约束。
  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1.提供丰富有探索性材料的物质环境
  幼儿只有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地动手操作探索,反复尝试,动脑思考,才能获得豐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获得探索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科学探索精神。比如在进行科学活动《沉与浮》时,教师准备了塑料球,围棋子,充气玩具以及铁,木,石,纸,泡沫,棉织品的小型制品若干,塑料碗,瓶子,瓶盖,小石子,玻璃球若干,几个大盆及水。幼儿自由操作,将玻璃球,积木,充气玩具放入水中,再用力往水里按充气玩具,几次尝试,感知发现水有浮力。因此,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必须以提供丰富的、具有探索性的各种材料作为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精神的物质基础,引导他们提出问题,真正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冲动。所以,教师在安排布置班里的环境时,一定要多用心思,多下功夫,想方设法地多提供一些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物质材料,从视、听、触、嗅等各方面激发他们学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热情。在运用这些材料时,教师还要注意为幼儿提供探索的材料,不是让他们获得某些问题的答案,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掌握找到答案的方法。所以,应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做法,允许幼儿探索,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自己发现,而不是急于告诉他们结果。
  2.提供快乐宽松关系融洽的心理环境
  孩子学科学同样需要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一项关于母婴关系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母亲在场会使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操作;当母亲离开时,婴儿操作探索行为会受到很大影响,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所以,教师应尽可能使幼儿与自己之间形成良好、安全的母子般依恋的情感,为幼儿创设快乐宽松、关系融洽的心理环境,积极支持鼓励他们好奇好问的探索精神。幼儿的行为得到了教师的尊重和支持,就会态度积极地主动去尝试、探索,宽松和谐的气氛能极大地丰富孩子的思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兴趣。
  3.提供孩子不怕出错的操作环境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犯错是一种坏事。但是,对于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来说,如果还是把犯错当成一件坏事,就会阻碍和抑制其探索精神的成长。幼儿探索活动出错是必要的附属产品,出错是探索的一条基本规律。当然,无意义的出错也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所应努力避免的。为此,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时,一方面要注意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保证科学活动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注意放开手脚,不加任何干涉地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并适当地加以引导,不能再沿用过去那种老师讲、幼儿听,老师演示、幼儿看的方法。在《沉与浮》的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将小碗,瓶盖,瓶子放在水里,然后往里面逐一放石子,玻璃球等,观察感受浮力的大小,这样,既重视了幼儿为理解知识所进行的练习性和验证性操作,更重视了幼儿自主性的探索操作,让他们在大胆尝试中充分享受探索的乐趣。
  总之,幼儿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挖掘孩子的潜力,教孩子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习思考,培养孩子的能力。所以,如何对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它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更需要积极培养和发展自身的探索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正确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教育规律的教学实践。
其他文献
摘 要:家校合作,既是大教育观念的体现,也是教育生态化的需求,更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关键词:教育; 精细化; 家校沟通; 策略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38-002一、“家校沟通精细化”管理策略的形成背景“精细”一词,源远流长,有极强的生命力。老子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辟地论述了宏大与细微之间的逻辑联
摘 要: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把学生的基本情感、动机需求放在首位,创建愉悦的课堂环境,唤醒学生积极的课堂情绪。“唤醒”学生的数学课堂情绪指的是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法,始终让学生的情绪处于愉悦、投入的状态,从而顺利进行师生互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活动。笔者认为: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是唤醒学生课堂
摘 要:周国平先生曾言:“做一个读者,就是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统中去,做一个文明人。”一个社会文明人多了,文明社会也就不远了。可见,阅读是多么的重要,大则关系到国家命运,小则关系到个人素质。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57-002阅读丰富人生,阅读开启人生,阅读智慧人生,关于阅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一个爱读书的人
摘 要:阅读是一种对话,阅读教学更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广泛而深入的对话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就是引领孩子们与文本中一个个人物形象作零距离的对话和倾吐心声的。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 有效对话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80-001语文教师承载着这样的任务,不光要教会学生读懂课文,更要教会学生读懂课文的方法,经常训练学生品词析句,能潜移
摘 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名学生家长,我时常在想,孩子的成长需要多种有益的营养,物质的,精神的,如同一日三餐,如同自然呼吸,而作为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渠道之一 ——阅读,则更应当高度重视,从小培养,使之成为伴随孩子一生的良好习惯。关键词:语文学习; 阅读习惯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83-001一、营造书香世界,让学生耳濡目染前苏联
摘 要:语文教师要认识默读的价值,重视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默读的“场”,教会学生默读的“法”,让学生真正学会默读,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关键词:创设环境; 指导得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86-001  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小学生从第一学段开始,就要学习默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高
摘 要:小A是个令人头疼的学生,那些常常有着出乎意料的行为,似乎总是矛盾地同时出现在他的身上。其行为背后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对于孩子来说,他的成长过程必然要走弯路。当小A身上出现了种种不合理的行为时,不能把他当成一个问题学生来看待。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竟然能发现他身上的许多闪光点。关键词:特殊生; 心理分析; 应对策略; 换个角度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摘 要:有效教学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因此要求教师重视引导,发挥主导地位,有效率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智慧引导作用,引发学生的有效学习,帮助学生在有意义的思考路线上进行有效的探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作者借助一个教学片断,向读者展现一个教师通过引导,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不断制造幼儿的认知冲突,果断后退引发幼儿自主学习,成就有效教学的生动案例。关键词:引导; 有效教学中图分类号:G610
摘 要:幼儿的学习过程是获取经验的过程。传统学习观把学习理解为一个接受由他人建构好的知识体系的过程;现代新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个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关键词:游戏; 学习; 成长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111-001小班音乐活动《咿呀咿呀呦》是在我园“十一五”课题《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引领下开展的一次集体
摘 要:支架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现代教学策略,在幼儿绘本教育中同样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在绘本教学中通过借助图示支架、搭建情境支架、运用经验支架等有效地激发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社会情感和自我情感的发展。关键词:支架式教学; 绘本教学; 幼儿情感教育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112-002一、何谓“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