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氧复合型Pt/C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对甲醇电氧化催化性能的研究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dongx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亚锡酸对氯铂酸的弱的多步骤还原制备新型Pt/C催化剂.用XRD、HRTEM、EDS、DSC以及氢吸附电化学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用循环伏安和恒电位极化对其进行了甲醇电氧化催化活性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应用亚锡酸法合成的Pt/C催化剂具有很高的甲醇电氧化催化活性,在0.5V(SCE)电位下,其质量活性约为亚硫酸路线合成的Pt/C催化剂的2倍.亚锡酸法可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生成金属Pt和Pt氧化物共存的复合型碳载催化剂,这种含氧复合型催化剂可以促进Pt在甲醇电氧化过程中双功能作用的有效协调.
其他文献
利用Ca(OH)2和钢铁企业的除尘灰作为原料,通过不同的方法制备脱硫剂,在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脱硫性能实验,考察脱硫效率在95%以上的持续时间及钙利用率等指标,对其脱硫性能进行
给水管网系统中经常引发瞬态工况,形成大幅度的压力波动,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为了更加全面准确地模拟给水管网的水力瞬态变化过程,分别从给水管网系统的水力瞬变过程的计算模
在帘线钢冶炼过程中,通过采用炉后弱脱氧、防止钢液污染,以及控制精炼顶渣碱度指数和Al 2 O 3 含量指数等措施,使钢中夹杂物向低熔点区域转变,促进钢中夹杂物上浮、排出钢液。同时也使钢中残留氧化物夹杂具有良好的变形性能。实践表明,通过采用上述工艺措施,使帘线钢中夹杂物成分、尺寸和变形性得到了有效控制。
研究了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在两种不同进水方式情况下生物膜培养情况. 研究表明:间歇进水时生成的生物膜能达到200~250?m左右,连续进水时生物膜厚度能达到100?m;前者较为圆滑紧密,而
建立了CaO颗粒在铁水中脱硫反应的模型和喷吹O2渣再生反应的模型.对CaO颗粒在铁水中的反应经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计算研究了颗粒尺寸、传质系数、铁水初始含硫量等参数对脱硫反
应用大型商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X4.3,选用k-ε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对新钢1200m^3高炉考贝式热风炉拱顶空间内烟气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 模拟结果表明:悬链线形拱顶比半球
为了提高电炉炼钢的生产力、降低电耗及提高炉衬寿命,在分析电炉电气特性的基础上,绘出电炉理论电气特性曲线,并以"经济电流"概念,考虑到诸多相关因素,给出确定合理的供电制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TCA/V/Cu/Ni/GCr15焊后多层材料淬火过程中的温度及应力场,模拟中考虑了轴承钢中马氏体相变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淬火过程中,中间层是应力最为集中的区域,钢中发
建立了RH—MFB精炼过程中钢水温度的数学模型,通过Delphi程序计算了精炼过程中钢水的温度.结果表明,RHMFB精炼开始阶段,钢水温度急剧下降,前10min降温速率约为3℃·min^-1.加A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