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现状调查与防控对策

来源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c1989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查表明,2007~2010年间,甘肃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发病猪群表现为高发病率(4年平均为80.14%)、高病死率(4年平均为44.44%),全省14个市州有10个市州发生疫情。2007~2012年的监测结果表明,病毒感染率为0.63%,病原学监测阳性猪分布在13个市州。在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现状、监测结果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趋势,提出了防控对策。
其他文献
自从1929年英国科学家Fleming发现青霉素以后,人们陆续开发出近万种抗生素,这些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微生物感染的治疗,给人类健康带来了福音.随着人们对抗生素的过度使用
猪O型口蹄疫(FMD)、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RRS)、猪瘟(CSF)三种疫病都是当前国家强制免疫的猪重大疾痫,危害极大.其免疫预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时下,猪价低迷,传染病愈演愈烈,越来越难于控制,原来的养殖模式不仅不能控制疾病,也是养猪户亏损累累的重要原因,养殖户一片迷茫。治疗只是减少损失,保健才能创造效益。保健就是: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