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木质支撑技术在地震灾害建筑坍塌救援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应急救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167306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在发生地震灾害建筑坍塌后有30%受灾人员被困于坍塌后的混凝土楼板、墙体、柱子、梁等构成狭小受限空间内.消防救援人员在进行搜救时,为保障救援工作时的安全,防止发生二次坍塌,减小被困人员和救援人员的危险,通常需要对那些局部受到破坏或者不稳定的建筑结构做临时的支撑.侧向木质支撑技术是木质支撑技术主要实用技术之一,本文就侧向木质支撑制作程序、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天麻素对兔坐骨神经挤压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5 mL/kg)、天麻素低剂量组(200 mg/kg肌注)、天麻素高剂量组(400 mg/kg肌注)、阳性药组(甲钴胺50μg/kg肌注),分笼专人饲养.每只兔子取左腿坐骨神经干用钳夹法造模,造模成功后每日定时定量给药,连续给药4周.造模后每日对家兔进行整体观察;术后每隔1周统计并计算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并检测记录患肢神经传导速度;4周后处死并取神经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取靶肌肉(小腿三角肌)称肌湿
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是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营造和谐、安全、稳定社会环境的重要保障,在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中具有及时、快速的救援特点.在今年7月份河南部分地区特大暴雨灾害的抗洪防汛、抢险救援过程中,以直升机、无人机为代表的通用航空救援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暴露出河南省航空应急救援力量严重不足、过于分散等问题,加快推动符合全省实际的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详细分析了河南省建立应急救援航空体系的必要性以及航空应急救援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河南省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的对
当前,群租房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协同治理矛盾多、业主与租户安全意识淡薄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社会安全稳定.本文以统筹发展和安全为视角,通过全面研究群租房面临的消防安全现状,深入分析影响和制约群租房消防安全的主要因素,努力探索完善群租房火灾隐患风险源头治理、精准治理、系统治理的有效对策,着力解决消防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开展农村地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对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北省52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河北省农村地区综合减灾能力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2021年5月22日,2021年(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暨乡村振兴健康跑在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大景区举行,比赛期间遭遇突发降温、降水、大风的高影响天气发生公共安全责任事件,造成21名参赛选手死亡,8人受伤,应急管理工作凸显出被动和诸多不足.近年来,大型活动日益增多,而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审批、筹备、组织、保障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在应急处突方面,存在诸如信息不对称、主体责任模糊、应急措施不充分、应急救援准备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已成为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队伍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
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本文基于2018年甘肃G75兰海高速兰临段“11.3”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案例,构架了一个人员、技术、组织管理、外界环境等子系统共同构成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致因模型,剖析了引发该起事故的多重致因,提出了增强驾驶人的安全意识与安全责任以降低和防治道路安全事故显性故障(显性危险因素),强化相关主体的责任以降低防治道路安全事故隐性故障(潜在危险因素)的政策建议.
目的 探讨功能胆道外科理念在围肝门胆道恶性肿瘤应用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4例围肝门胆道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胆管对端吻合重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手术中1例开腹手术、3例机器人手术完成;肝总管-胆总管对端吻合3例、左肝管-胆总管对端吻合1例;平均手术时间(217.5±65.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0 ml(50~200 ml),平均术后住院(9.3±3.6)d.其中1例腹水、1例胆瘘,无严重并发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5.3个月(
2021年10月21—27日,科技部主办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展览以“创新驱动发展、迈向科技强国”为主题,全面展示了“十三五”以来,我国科技战线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科技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期刊
为了实现主动、精确、快速、动态、智能的应急救援装备保障目标要求,改进应急救援装备使用管理中的不足,急需应用物联网技术建设一套精准程度高、可操作性强和高效共享联动的应急救援装备使用管理系统,提高应急精准保障能力,提高应急管理效能和队伍战斗力.
应急管理理论作为研究和归纳现代社会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各种现象及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现代管理、统计分析、系统应用、社会实践等诸多学科理论同应急管理相结合的产物,对现代应急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应急基元和应急态概念的建立,以及城市应急学、风险应急学、可拓应急学、数字应急学、职业应急学、行政应急学、分析应急学等学科的形成,初步构建起了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体系,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