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木耳真的有毒吗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hsc2Xid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耳一般指黑木耳,是一种常见食用真菌,因富含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而广受消费者欢迎。通常人们食用泡发后的干木耳,但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鲜木耳出现在超市和菜场。有传言说鲜木耳有毒,吃了会得皮肤病,这些传言是真的吗?

鲜木耳会导致光敏性皮炎


  鲜木耳有毒并不是空穴来风。云南楚雄州人民医院急诊科在2010~2013年共收治了12个光敏性皮炎患者,全都是采食野生鲜木耳后又晒了太阳导致的。
  这些患者的皮肤肿胀发红,有的还起了水泡,由于瘙痒和剧烈疼痛,有的水泡已被抠破。还有一些患者双眼肿胀得睁不开,嘴唇肿得像香肠,无法说话,病情十分严重。不过,患者经过住院治疗后都痊愈了,并没有后遗症。
  造成上述病症的是木耳中的卟啉,它是一种光敏性物质,在皮肤中可以被紫外线激活,导致炎症反应。其实可以导致光敏性皮炎的植物有很多,比如常见的芹菜、香椿、香菜、苋菜等,它们含有另一种光敏性物质呋喃香豆素。
  当然,光敏性皮炎毕竟很少见,否则上述家常菜岂不是要退出日常食谱?这种皮炎之所以少见,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差异很大,多数人对它们并不敏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蔬菜中,这些光敏性物质的含量其实很低,不太容易触发皮炎反应。

暴晒与代谢异常


  光敏性物质需要阳光中的紫外线激活,因此病人通常是面部和暴露的四肢受损。长时间的暴晒会增加光敏性皮炎的概率,其实就算没有皮炎,皮肤灼伤也会让人感到很难受。工地的工人、农田劳作的农民是常见的受害者。在西方,流行用紫外灯晒出古铜色皮肤,其中要用到一些植物性光敏物质,常引起光敏性皮炎。一般观点认为,卟啉导致的皮炎很可能和代谢异常或疾病相关。卟啉十分常见,比如人的血红素就含有卟啉,通常这不会导致人体的任何异常。有些人由于基因缺陷,血色素合成的酶出现异常,导致卟啉在体内积累,形成卟啉病。这些人本身就容易出现光敏性皮炎,吃鲜木耳只是雪上加霜。当然,木耳中毒还可能存在其他机制。比如云南曾经有个案例,一起吃新鲜野木耳的3个工人都出现光敏性皮炎;还曾出现过一家4口吃了野外采摘的鲜木耳后都出现皮炎症状,这显然很难用代谢异常来解释。一个可能的解釋是野外采摘的木耳含有的卟啉较多,或还含有其他光敏性物质。

干木耳很安全


  干木耳导致光敏性皮炎的报道几乎从未出现过,这是因为在晾晒的过程中,多数卟啉会被破坏,并且泡发的时候卟啉也会被洗掉。此外,干木耳泡发后的口感和营养并不比鲜木耳差,而且干木耳更易储存。
  一定要吃鲜木耳其实也不必太过忧虑,毕竟导致中毒的概率非常低,而且即使中毒,后果也并不严重。如果说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那就是在吃之前最好将鲜木耳进行烹煮,因为卟啉是可以溶于水的,这样便可避免光敏性皮炎。
其他文献
“用工”作为我国《劳动合同法》中的重要法律概念,迄今尚未得到学界的明确认知。本文对“用工”的内涵、构成要件及其法律意义提出了自己的认识,揭示出“用工事实”对形成和
我国的电子政务近年来发展很快,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相关标准基本形成,电子政务网络的基本框架和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形成,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2004年国务院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在十年内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电子政务的建设需要电子政务法的支撑,电子政务法能够为电子政务持续良好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电子政务法
近年来,有关普世价值问题的讨论一直热度不减。除学术层面持续广泛的研讨外,亦不乏别有用心之人将讨论向政治意识形态领域延伸,吹捧西方民主、自由、人权等思想及相应制度具有“
本文以乔某杰妨害作证案为例,重点围绕乔某杰诉讼诈骗行为定性进行探讨,针对分歧意见和不同观点逐一进行分析归纳,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以法理分析指导具体案例,结合诉讼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