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传承从0到1

来源 :家族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cu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族办公室(FO)以“守+攻+传”为核心展开。大部分FO以家族资产管理的“攻”为核心,少数FO以家族风险防范的“守”為核心,极少见到以传承为核心的FO。然而,我们都无法否认“传”对家族而言才有真正的意义。没有传承,或“攻”或“守”都难以持久,家族基业长青更是无从谈起。
  在与大量家族一、二代的互动交流中,我们发现“传”是国内家族企业的重灾区。虽然传承问题的关注度已经相当之高,但是鲜有完整的“解决方案”。家家一本难念的经,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案基本不存在。一代家族掌门人应当如何面对这一系统性问题,或许我们可以先从定义问题入手。
  二代传承问题的复杂性来自于如下几个方面:
  涉及情理法 家族企业传承中的一个重要难点在于如何处理好家庭身份和企业身份之间的矛盾。如果身份混淆在一起,经常会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在该讲理的地方讲情,在该讲情的地方讲理,搞不好闹得不开心最后只能去讲法。
  涉及守攻传 家族传承一定是全方位的。无论交接班是定位为“守”还是定位为“攻”,最终都是要“传”的。其次,传承是“传”与“承”的两个动作,一共涉及三个方面:一代的“传”,二代的“承”以及一、二代在传承之间的关系。中间只要有一个环节没有做好,那么无论之前是“攻”是“守”,之后都容易“传”不下去。
  涉及个性化 因此我们需要“对症下药”。这里的“药”是个性化的“药”。或许把这个疗愈过程类比为中医调理更为贴切。一来,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找到症状的根源;二来,需要区分哪些是可以改变的而哪些则很难改变。先天的赋予无法改变,后天的境遇则可能改变;年长的不易改变,年轻的还有机会改变。无论从何处入手,都需要考虑个体因素,给出尽可能符合每个个体需求的家族传承方案。
  涉及谁来做 无论是寻找彼此求同的可能性,还是寻找打破封闭系统的可行性,两代人的“矛盾”解法之一就是邀请第三方介入。那么这个第三方是谁呢?无论他是谁,最重要的是第三方需要同时拥有两代人的信任。如果第三方并非其他家庭成员或其他家庭成员不适合作为第三方的话,我们还需要找到另外一位可信赖也有能力解决问题的第三人。当然,这需要一点运气。
  涉及家企国 目前面临向二代传承的家族企业大部分涉及我国的核心制造业领域。这些领域中的企业若不能顺利完成领导力的传承,不仅会对所在家族的延续带来威胁,对正处在关键时刻的国家核心产业更会带来重大不利影响。优秀的二代培养方案,除了要考虑家族内部的事宜以外,还需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因素。这些家族的传承与国家兴亡实质上息息相关。
  作为一名理工+金融背景的专业人士,我是误打误撞进入了“二代传承”这个焦灼领域的。我发现这里存在着大量的跨领域、跨学科和跨文化的难题。当然,也充满着各种未来的可能性。目前看来,商业、金融、学界以及类似磐合这样的家族办公室,都在或主动或被动地切入这个领域。若希望真正帮助中国家族企业走出传承的迷宫,培养出优秀的家族新领袖,还需要一点情怀和慈悲之心。二代培养需要高度的定制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几乎是必须的。若要想在这个领域做出成绩,家族办公室也需要处理好商业价值和慈悲善举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家族也需要认识到,传承服务实际上是一个“市场失灵”的领域。
  以下是一些我们在协助家族传承及二代培养方面的不完整经验,可作为与其他正在致力于二代培养的情怀人士的交流之用。
  心理学是必修课 在巴菲特的老搭档芒格的跨学科知识库中不难发现,心理学占据着特别重要的位置。不仅仅是在“攻”的投资端,在“守”与“传”的领域更是需要使用大量的心理学知识与技能,否则不容易处理好家族、家族企业以及二代培养的各类问题。
  做好教练而非球员 在家族企业中,父亲看不下去而直接替儿子上场的事情屡见不鲜。要知道,人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成长。成长的唯一秘诀就是桥水基金创始人、《原则》作者瑞.达利欧(Ray Dalio)讲的“痛苦+反思”。如果二代只负责痛苦,反思的永远是父亲,甚至于连痛苦都直接免了,那么二代成长基本上就成了无本之木。服务家族客户的专业人士也时常容易犯这个“错误”。但是,请一定要忍住。
  与家族共同成长 虽然我们是家族的服务者,但是却时常发现自己从家族身上学到的可能远超过我们能给予的。原因很简单,家族经历过的“痛苦”比我们要多多了。此外,一个家族没有“反思”机制,那很可能不会“活”到今天,更不可能成为FO的服务对象。在提供家族基金与二代培养服务的过程之中,我们体会到家族办公室安身立命之本大概只有一个,那就是更高效率的学习与运用能力,以及因此而衍生出的反哺与赋能家族的能力。家族在成长,家族办公室更需要成长。此长彼也长,时间长了,大概就成了基业长青。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是家族办公室专业人士的必备素质,而定义问题自然是第一步。无法被定义的问题,更无法被解决。短短篇幅,虽不能道尽二代培养话题的方方面面,但确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开始。那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条二代培养的“不归路”。
其他文献
在上期文章中我们谈到,在商业领域,多样性是促进行业发展创造和创新的重要力量,而性别多样性对于企业治理而言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董事会中同时拥有男性和女性的好处是多样化的,这种好处可能与拓宽和丰富董事会的专业知识、经验和决策质量以减少欺诈的可能性有关。但是,其中解读女性在董事会任职与证券欺诈之间关系的却不多。因此,我们将从性别与道德、风险厌恶以及多样性角度阐释董事会中的性别多元化如何调节欺诈频率
期刊
上一期专栏文章我们介绍了邵氏家族的发展轨迹,虽然邵逸夫父亲邵镛创立的锦泰昌颜料号在上海小有名气,但他的儿子们却无意继承。而令邵氏家族名扬四方的,却是其子和他们创立的影视事业,其中又以邵逸夫——最为显赫。1958年邵逸夫与兄长邵山客共同拨出部分家族财产,在新加坡创立了“邵氏基金”,主要用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教育和医疗慈善公益事务。1973年,邵逸夫创立“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之后又成立了“邵逸
期刊
FB研修社由《家族企业》杂志联合浙江大学企业家学院共同推出。FB研修社特别邀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企业家学院院长陈凌作为栏目主持导师。栏目以真实鲜活的企业案例还原家族稻企业的成长发展场景,发现交接班过程中的现實问题和痛点问题,引发共同思考和互动探讨。FB研修社集聚国内外家族企业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家族企业经营管理和传承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之道。  本期研修社讨论的是来自香港
期刊
普莱特公司(Pollet SA)是世界上最古老同时也是最具创新精神的清洁产品企业之一,我们将在本文中揭示拥有255年历史的普莱特公司的创新秘诀。普莱特公司位于比利时小镇图尔奈(Tournai),靠近法国边境城市里尔(Li}le),是清洁卫生产品市场的创新者,为其商业客户提供以服务为导向并且价格合理的解决方案。  从食盐供应商到清洁产品供应商  普莱特公司凭借自己在生物技术和生态学方面的专业知识,通
期刊
近年来,中外社会常有富豪巨贾慷慨解囊——比如比尔-盖茨、巴菲特、扎克伯格、李连杰、陈一丹、李嘉诚等等大做慈善的消息和举动,备受各方关注。他们不是一掷千金,而是一掷数以亿元,或是数十亿元,有些人甚至表示,已草拟了遗嘱,死后会“捐身家”——将名下所有财产悉数捐出,用于推动慈善事业,遗爱人间。  无论捐款金额多少,对于各种忘我利他、扶弱助孤以弘扬大爱的扶危助厄、造福社会的高尚行为,社会当然会给予肯定和高
期刊
在中国民营企业中,薛氏家族是较早认真思考家族传承、并真正付诸行动的实践者。创业二+多年,在薛伟成与薛伟斌的字典里,没有困难两字。他们的精神内核里,蕴含着永远追求卓越的特质。产品研发、销售模式、企业管理、战略方针等方面,他们都在不断学习、创新,寻找突破点,他们率领罗莱生活攀登了一座又一座的高峰。  从成立家族委员会,到制定家族宪章,到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总裁负责制,自2016年开始,薛氏家族迈出了目标
期刊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金庸(1924年~2018年),原名查良镛,小名宜孙,字醇宏,笔名金庸。查良墉是查懋忠次子,排行老三,系海宁查氏第二+二世。金庸先生的资料都记录在《海宁查氏族谱》中。  《海宁查氏族谱》正是金庸先生的家族一海宁查氏家族的家谱。  源远流长的查氏家族  查氏在我国虽然是个人口不多的姓氏,百家姓排名仅397名,但却是个源远流长的姓氏。查氏得姓始祖
期刊
现阶段中国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造成冲突和障碍的重要原因是传承双方缺乏有效沟通,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认知误差,而这种认知误差的突出表现是双方身份边界意识的缺失或者错位。  客观上,家族企业传承双方的关系具备双重性的特点,既有家庭中的个人身份又有企业中的职业身份,往往既是上下级关系,又是两代人之间的亲属关系。家族企业创业初期,家族成员在公司里一起打拼,信息及时充分地分享,彼此有天然的信任,职业和个人身份
期刊
当前,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阶段逐渐进入到中低增长的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使得我国民营企业遭遇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生存和发展危机的考验,已经有一些家族企业在这一波外部冲击中败下阵来,这显然值得反思。在本文中,笔者希望从韧性二字出发,来探讨中国家族企业的特征。  何谓韧性?  从物理学的视角,韧性是指材料受到使其发生形变的外力冲击时对折断的抵抗能力,韧性越高,材料发生脆性断裂的可能性越小。管理学家则通过韧
期刊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邵逸夫的慈善义举之所以能够超越“香港大佬”何东,甚至是年代更久远的盛宣怀或是范仲淹,一方面既是因为时代进步所带来的思想启发与进步,另一方面显然也与他胸怀更宽广、视野更开阔有关。加上香港这个中西汇合的大都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走上了工业化道路,最终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无论在经济实力、社会氛围,还是在文化传统等方面,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使香港不仅成为支撑像邵逸夫、李嘉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