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方法——以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基础课程为例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ali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如何将专业课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实现专业技能与德育培养双管齐下的目标,是高校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基础类课程的特色,以及该课程如何实现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从而探讨专业课程在发展机制、课程以及授课教师的认知等方面的现状,通过完善学校“课程思政”效果的考核评价体系、明确课程核心和目标、系统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等,探索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有效路径,借此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从而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
其他文献
现如今,英语已经在中小学全面普及,并且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英语的重要性还是不容忽视,并成为了小孩子心中的“硬伤”。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校,鉴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孩子们的英语学习更是陷入了“低谷”。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改变农村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升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势在必行。
当下,初中生劳动教育不容乐观:重理论灌输,轻实践体验;重技能培养,轻思想传承;重热热闹闹的形式主义,轻俯下身子的实践行动。高效盘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劳动因子,对提升中学生劳动素养不可或缺。应在挖掘、甄别、筛选、重组教材方面下功夫,在课堂的无痕介入、情境介入、高效渗透方面下功夫,在课外的鮮活印证和拓展实践方面下功夫,真正在劳动中淬炼其体魄、开阔其思维、锻造其品性、滋养其心灵。
英语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是语言的输出,是体现学生英语语言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式.通过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和词汇、语法的大量积累,不断提升学生语感和语言组织能力,方可写出一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人居环境。本文对当前农村的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探讨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的策略。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知识以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教育,让学生成长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科目之一,数学课堂也应该成为德育实施的主阵地,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本文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谈了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言简意赅,意境深远、内涵丰富,具有十分巨大的育人价值.本文王要结合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先分析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深入探
互动式教学模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中学美术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少,普遍认为教师主导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在美术教学中应强调在课前引导、作品实践、发散拓展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乐趣。本文研究初中美术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分析初中美术互动教学中的问题,探讨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为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创新提供参考。
现今,很多农村青壮年为了脱贫致富都纷纷外出务工,将孩子托给父母照顾,而这些孩子中有条件的基本都在学校住宿,成为寄宿制学校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知识来源主要依靠学校教师的教,但是丰富学生的知识仅靠课堂传授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够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在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历史知识,也能让他们自发参与历史解释、历史探索活动,还决定着学生是否可以真正理解历史文化的内涵。本文从角色扮演、多媒体资源的利用、问题串的刨设、生活现象的展现等四个方面,分析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如何顺利刨设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学习历史,会学历史。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教材。在高考评价新体系的引领下,“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特点使教材的“母题”功能在高考试题中更加充分地发挥。本文基于试题与教材内容的契合视角,从考查内容和呈现方式两方面分析高考化学实验选择题具体“考什么”和“怎么考”,希望借此提高学校师生对教材的重视程度,为综合使用教材和高考真题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