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yq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深刻内涵,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文章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效果;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7-0112-02
  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初中阶段是每一个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必经阶段,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外,还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教师要对语文阅读教学予以高度重视,积极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一是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部分学生认为阅读不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文试题的解答上。殊不知,没有足够的阅读量,也难以有效提升语文素养,还会影响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文试题的解答。二是教学方法枯燥乏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不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三是缺乏有效引导。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未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导致学生没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缺乏阅读热情。四是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只是漫无目的地泛泛而读,无法取得好的阅读效果。五是缺乏互动交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导致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阅读的积极性。六是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升阅读能力的关键,但就目前来看,部分学生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1.进行有效的预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进行有效的预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为阅读教学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学生只有在课前进行预习,才能在课堂上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督促,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指导学生开展预习。为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教师可经常布置一些具有奖励性的课前预习任务,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产生阅读欲望,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以“小动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创编剧本,并分别扮演不同的小动物,演出一场小动物之间发生的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演出之后,教师则可以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演出体验,以及阅读收获,总结阅读感受。学生还需要将本组的剧本与文章进行对比,找出不同之处,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增强学生阅读意识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明确阅读教学目标,创新阅读教学方式方法,优化阅读教学方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融入阅读的过程中,要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为此,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一旦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就会自主进行阅读,还会将阅读所得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要先让学生阅读原文,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深入探究文章的思想内涵,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认识到阅读对人生成长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阅读意识。
   3.采用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认知过程,教师要采用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古典文学和名著节选,这些作品意蕴深远,文学性极强。在对这些作品进行教学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对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以及作品风格进行了解,为阅读做好准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采用略读、细读、寻读、复读等阅读方法,以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以“亲情类”阅读文章为例,教师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先略读,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简略的阅读,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让学生大致了解文章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再细读,了解大致内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详细阅读。这一过程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对文章进行通读,理顺语句,扫除阅读障碍。然后是寻读,这一过程的重点在于寻找文章中不理解的语句,画出能够体现主旨的句子,摘抄精美的语句,充分体现阅读的价值和作用。最后是复读,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复读文章,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采用上述方法阅读,能提高阅读教学实效,将阅读教学引向深入。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相比,这种教学方法效率更高,流程更顺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4.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在語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受益终身。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要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从而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这是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有效手段之一。学生写读书笔记,能加深对阅读内容的思考,积累写作素材,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阅读素养和写作水平。背诵、精思、博览都是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例如,在遇到较为经典的语句,或较为喜欢的语句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将语句记录在笔记本上,并且背诵下来。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借鉴这些语句,以达到提升文章境界的目的。在遇到含义较为深刻的语句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文章内容,对句子的含义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使学生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和中心思想。此外,学生的阅读不应局限于教材,应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开展更广泛的阅读。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并为学生推荐优秀书籍,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读者》《意林》等优秀期刊,收集更多的优秀作品,以扩大阅读面,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    三、結语
   综上所述,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深刻内涵,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究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语文阅读教学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于雅秋.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02).
  [2]董荣丽.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9(03).
  [3]陈小玲.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7(08).
  [4]曾志小.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1).
  Discuss on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Zhao Yongxian1, Zhu Fengmei 2
  (1. Wuwei No. 24 Middle School,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2. Gonghe Street Primary School, Liangzhou District,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Read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It can not only improve students’ aesthetic interest and appreciation ability, but also make students realize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the article, cultivate students’ sentiment, cultivate students’ noble moral quality and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explores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Chinese read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nd promote th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teaching strategies; teaching effect; comprehensive quality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同时它自身有着极大的特殊性,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既要遵循学科特点,又要遵循学生心理与生理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已不适应新时代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的理念被提出,并获得认可。文章从核心素养的概念入手,分析数学和学生的独特性,阐述将数学融入生活的必要性和意義,并针对当前教学的不足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数
摘 要:体育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开展体育教学能增强学生体质,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高中体育教师要积极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文章论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作用,探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以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终身体育意识;創新;教学方法;体质;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摘 要:新课标要求生物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看待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意识,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生物学科教学与生命教育联系密切,在生物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文章从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现状、生物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原则、生物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三方面,对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进行研究,以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命教育;教
摘 要: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开展高中英语教学,是对教学实践的一种优化和提升,能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高中英语“教学评一致性”要优化教学设计思路,确保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丰富课堂教学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活跃度;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做到课堂评价的科学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要让游戏活动带给幼儿更多的收获,教师就要对活动的过程进行认真观察,在观察中了解幼儿的想法与需求,及时提供支架,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观察能带给教师反馈,便于及时调整游戏方式与内容,让幼儿体验更适合自己的游戏活动,以提高区域活动质量,助力幼儿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师观察;区域活动;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摘 要: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够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应用性,将枯燥的语文课堂加以活化,使之与学生的天性契合。低年级学生受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教师的阅读收获引领学生的阅读。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收获;引领;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
摘 要: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词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塑造学生人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古詩词教学进行探究,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古诗词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古诗词鉴赏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学效果;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7-0092
摘 要: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文章对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进行探讨,旨在为数学教学提供借鉴,促进数学教学的高效开展,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渗透;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