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sho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级中学阶段,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一阶段学生发展的黄金阶段。从学生生理特征上看,学生正处于青春萌动期,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跟啥人,学啥样”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心理特征上看,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导致学生易于被归类于不良学生或差生的行列。但是,从学生整体特征来看又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更是思想观念,人生觀,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就彰显了教师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教师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在一年的365天中,教师与学生相处长达近200天,这200天中学生思想情绪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就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准确地把握时机,做出最合理的处置。学生有思想波动时,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如爱打扮,穿奇装异服吸引别人的注意;说话声音大,时而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经常买一些礼品送给同学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把握,适时做好引导,让学生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中来。
  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教师要起到作用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有可信度
  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教师教师要有可信度,即教师要言出必行,不能言而无信,更不能出尔反尔。如果教师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学生会对教师所说的话当成耳旁风,不屑于顾,长此下去教师的威信将荡然无存,更何谈思想教育。如果教师言出必行,学生会认为教师可与信赖,愿意和你说心里话,把自己的困惑疑虑和你说,这样教师就可以对症下药解决学生思想中的误区,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
  2:.教师在学生的思想工作中要有公平公正的态度
  教师在学生的思想工作中要有公平公正,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带眼镜看学生。对学习优异、表现好的学生更要严格要求,不能对其所犯的错误视而不见,不加以关注,该批评的要批评。对学习成绩差,而又有闪光点的学生视而不见,不加以关注,要及时进行表扬。只有这样思想教育工作才能有更好的效果,更有说服力。
  3:.教师在学生的思想工作中要有爱心
  教师在学生的思想工作中要有博爱之心,教师爱学生,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是溺爱,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关心学生进步与成长,扶植他们正当的兴趣和专长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他们。因为严格要求学生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学生犯了错误时,该批评的就要批评,该处理的也必须要处理,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只有奖惩得当,才能在班级中构成一个良好的,用心向上的舆论导向。教师要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4:.教师在学生的思想工作中要持之以恒,有始有终
  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次谈话,一次表扬,一次家访就能改变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要持之以恒,有始有终。 一棵小树要想长成参天大树就需要不断地修理一些细小的支叉,学生就像这棵小树一样,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滋生一些其他的想法,这些想法会阻碍学生的进步,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准确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走到正确的地方,做一名合格的,对国家和社会有的人才。
  二:、教师在学生思想工作中的地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手机的普及,学生没有正确使用,而是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学生应以学习为主的时代变成了以玩为住了,以网络游戏为主了,导致学生的学习差,甚至于最基础的计算能力都很差。那么怎样让学生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呢?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这也彰显了教师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地位。
  1:.小学阶段
  在此阶段学生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教师说什么是什么,并且向教师学习,教师的一颦一笑,走路的姿式,与教师的相处也是最容易的。教师的思想工作只要注意不要过于讲大道理学生就能够接受。
  2:.初中阶段
  在此阶段学生已有了分辨是非的能力,学生的思想也是最复杂的,思想工作也是最难做的阶段 ,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的言行举止,穿衣戴帽,教师的为人处世等等学生都会学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言传身教。
  3:.高中阶段
  此阶段学生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考上一个理想的学府,学生的思想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会因为考试成绩的起伏而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学生的思想的工作,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学习,去备战高考。高中阶段又是学生面临选取专业的阶段,教师的导向工作起到关键性作用,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
  总之,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他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一生,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与地位是不可取代的,是绝对不宜缺少的。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的工作,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航者,护航者。
  地址及工作单位: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胡吉吐莫蒙古族中学
其他文献
本教材对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更好的贯彻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合理有效的开发学校体育资源有重要作用;对把学校体育资源通过校本化管理、把时间经验上升为校本教材、通过校本教材实施教学、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完善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模式、构建学校特色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一)研究目的  课程改革意见中提出:制定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以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实效性、普遍性,满
期刊
从事音乐教育已经第五年了,从刚毕业的懵懂无知、手忙脚乱到现在的从容理智、时刻反思,无论是从教学能力还是教育理念上,在我身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一切都归功于学校对我的信任和培养。  尤其是近两年来,从事三年级至六年级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和艺术团队管理工作,碰到了越来越多的“特殊生”、“个性生”。起初因为青年教师的不成熟和缺乏经验,特别容易急躁失控以及手忙脚乱,通过每节课不断地吸取经验尝试改进
期刊
一、以形助数,让数的本质意义深入人心  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概念。用分数来解决问题也是小学阶段学生易错和较难理解的知识点之一,虽然三年级初步了解了分数的形式,要从本质上理解分数借助图形是最明智的选择。教学中笔者发现孩子们容易理解男生是女生的 ,却较难理解女生是男生的 。学生对于理解分数的意义常常会误解为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几份我們就将它称为分数,而
期刊
一、追随幼儿兴趣需要:以动态生成代替被动执行  班本化课程注重对班级幼儿实际兴趣、需求的关注,会自然引发教师课程实施思路从被动执行转向以尊重幼儿兴趣、需要为核心的动态生成。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教师更需要基于班级的实际情况,如捕捉幼儿瞬间的兴趣和变化,这些将可能成为课程实施的开始。随着大班主题“我们的城市”的开展,幼儿主题经验不断积累,城市中的博物馆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恰逢秋游参观航海博物馆,有的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是沟通学生写作和教师讲评的关键。传统作文教学一般是学生理解教师所传达的作文要求并依此要求完成作文。 学生把作文上交,由教师一对众地逐一阅读批改,有的还精批细改,然后交还给学生,学生也只关心一下分数而已。在作文评价过程中,教师成为评价的主体,学生是被动者。这样的评价过程是有缺陷的,是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相违背的。作为小学语文教
期刊
摘要: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有很多,家庭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和幼儿园老师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理解和指导。但是家长和幼儿教师在沟通交流中,因为教育观念和思考角度的不同,常常存在分歧,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在家园沟通中,幼儿园教师如何有效和家长沟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就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方面的策略做简单的探讨。  
期刊
近年来,按相关文件精神以及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小学阶段努力践行校园足球的教学、足球文化的推广、竞赛的组织,实实在在推进校园足球的各项落实。始终认为,《体育与健康》一书的课堂教学,它是真正推动小学校园足球蓬勃发展的基石。《实施意见》也具体指出了“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要至少安排每周一节足球课。”因此,校园足球加快发展,必须立足课堂教学,只在教学中精准分析学情、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激昂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其
期刊
美国建构主义学派的学前教育专家德弗里斯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她主张,在幼儿生成活动中,教师应学会捕捉幼儿有价值的生成活动,并对此寻取相应的策略,那么教师如何更好地回应和指导幼儿的生成活动呢?  一、教师要善于寻找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点  新《纲要》要求教师关注幼儿的生成,并依据幼儿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创设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关注、支持引发幼儿主动探索和交往,满足幼儿自主活动的需要。  (一)关注幼儿一
期刊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朱子大全·答曹元可》)治学的实质,本来就在于实践。如果只是懂得道理而不去实践,那与不学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想实践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虽然实践了,又不知道它何以如此结果。班主任在工作中,务必要理论联系实际,用行动诠释教育的价值。很幸运,在我的工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让我难忘的学生,也经历了很多刻骨铭心的
期刊
社会正处在一个知识总量,急剧增长的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对学生的要求愈来愈高,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将会影响其一生。为培养社会主义具有创新精神的公民,我们要重视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社会的发展,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程改革更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学生要有更足够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开辟“课外阅读”这片绿洲,让孩子尽情徜徉于激情和人文的课外阅读中。学会阅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