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仙

来源 :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opa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树仙生活在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村子里。村子后边是一座大山,山上树木参天,如一片绿色的海洋。
  张树仙爱树,也懂树。他每天都会上山,检查每一棵树的状况。经他照料的树,棵棵都是秀挺繁茂。说起树,每棵树的品种、年龄,他都能随口说来。谁家的果树今年减产了,去找他,不一会儿就能找到病因。因此,村里的人都敬称他为“张树仙”。
  有一段时间,山上的树被砍了许多,土石裸露,显得破败不堪。为此,张树仙夜不能寐,愁肠百结。
  后来,他整天锹镐不离手,佝偻的身影在大山里缓缓蠕动,像只小小的蜗牛。一锹锹地挖土坑,一棵棵地栽树苗。张树仙的脊梁一天天弯下去,而大山一天天绿起来。
  “树是大山的衣裳。”这是张树仙最常说的一句话。
  村子里的孩子多,玩闹自然也就多了。孩子們总爱折根树枝当武器,打闹成一团,张树仙见了,总要唠叨:“树是大山的衣裳,折不得!”
  一次,几个孩子闹得厉害,把小树弄折了不少,张树仙气急了,竟把几个孩子的外衣脱了,让他们在寒风中站着。他监督着他们,不准他们穿衣服,口中不停地念叨:“试试凉不!试试凉不!树是大山的衣裳……”
  还有一次,张树仙又栽了不少小树苗,但是老天像中了邪一样,几十天不落雨点儿,刚栽下的小树苗蔫头耷脑的,心疼得张树仙直落眼泪。他再也等不下去了,天不亮便从山沟里挑水上山浇树。这一次,他竟然不慎摔折了腿。儿子抬他下山时,他还大喊着:“树苗……渴……”
  这年他65岁。
  休养了几个月,张树仙能拄着拐杖下地了,他每天都在山中转悠,瞅着他付出毕生心血的大山,自个儿呵呵地笑。
  夜凉如水,张树仙凭窗而立,雨冲刷着屋檐,叩击夜的门扉,也拨动着他心中那根紧绷的弦。时值盛夏,狂风乱卷,暴雨如注,山上那些刚栽不久的树苗正经受着自它们新生以来最大的考验。窗外,风的每一次怒号,雨的每一次倾泼,张树仙的心都会跟着颤抖。
  终于,张树仙下定决心,拄着拐杖,就要出门。他的老伴见此惊呼:“你干啥去?不是说了等儿子回来再上山吗?”张树仙皱着眉头,挥挥手道:“别给我提那兔崽子,几天前就叫他回来了,到现在连个影子都没见着。去,把竹竿和绳子给我拿来。”说完,就冲进风雨中。老伴拗不过他,只好随着他去。
  一路上,山道泥泞,张树仙嫌拐杖不方便,往旁边一丢,一瘸一拐地走着。就这样磕磕碰碰地上了山,小树在狂风暴雨中备受折磨的样子让他的心头滴血。他从老伴手中抽出竹竿,一株株地给树苗绑上。凉凉的雨水夹杂着心疼的泪,从他的脸颊滑落。
  风雨过后,空中横跨着一道瑰丽的虹,历经磨难后小树在彩虹映衬下更显生机勃勃。而张树仙却因此一病不起,整天躺在床上,口中还不时呢喃着:“树是大山的衣裳,得好好保护呀……”
  一天,张树仙突然不见了,全村人四处找寻。最后找到他时,他倒在山脚下的一棵大树旁,已经没有了呼吸,可他的双手却紧紧搂着树干。村里人都说,是树勾走了张树仙的魂儿。
  (指导老师 王纪金)
  简 评
  这篇文章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爱树、懂树、护树的山村老农形象。作者采用直接描写和景物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写出张树仙爱树护树的执着和坚定,他一定要让小树苗活下来。风雨交加的夜晚,张树仙固执地上山护树苗,为后文张树仙一病不起埋下了伏笔。文章结尾采用了虚写的手法,这位爱护山林的老农牺牲在了他热爱的大树旁,悲剧的结尾给全文增添了感人的力量。
  (付 认老师)
其他文献
新华社国内部按照中宣部要求和报道的实际情况,承担组织新华社记者采访并编辑采访团重点稿件、向全国各报台播发这两项任务。在中宣部的指导下,在新华社党组的领导下,一方面
在采访中,我们亲身感受到了“三个代表”在基层深入人心,“三个代表”在基层得到落实。可敬的人物,鲜活的事例让我们一次次受到震撼,我们的激情被激发出来,知道稿子怎么写了
一、声势强劲 保持力度 《“三个代表”在基层》系列报道自2002年5月19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中播出,截至6月底,共播出62集。 中央电视台从新闻中心的新闻采访
作为一名普通记者,我参加了“三个代表在基层”采访活动。 这是一次最深入的采访。特定的报道任务,把我们引向了以往很少有记者到过的基层。我所在的第 As an ordinary rep
放下书本,我似乎想起了什么,便再次翻开小诗《守梦人》。  守梦人  给我你所有的梦想  做梦的你  给我你所有的  心灵乐曲  我会用一块蓝色云裳  将它们包起  远离世间的  粗糙手指  我喜欢小诗,尤其是如此清新的小诗。这首《守梦人》就是这样,简洁明了,却寓意深刻。“守住梦想”,就用一块蓝色的云裳“将它们包起 / 远离世间的 / 粗糙手指”,这句诗使我颇为感动:一块浅蓝得如深远的天空的云裳裹住
期刊
近30天走过的地方,有西柏坡,有大寨,有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富甲一方的典型,如河北省南立车村,也有近年来一改沿袭了千百年生产方式、奋起直追的边塞村落,如内蒙古巴林左旗十
“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这就是自古以来被人们所推崇的宽容。  当你被误解时,宽容地为之一笑,对方也许会成为你的朋友;当朋友之间有分歧时,用宽容的心去连接友爱的桥梁,既可以化解纠纷,又可以增进友谊。宽容是感情的催化剂,可以使感情更加浓厚。  如果我们遇到困难时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平时就应该宽以待人。我们一生中会遇到许多坎坷,身处逆境时,没有援助之手,我们就只能接受命运的煎熬。如果我们能宽
期刊
是裂痕的存在,让完美的花朵傲然盛开,惊现世人面前。  何为裂痕?是海伦·凯勒耳聋眼盲,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是丘吉尔自幼口吃,交流困难;是司马迁纵然身负才名却惨遭宫刑……而何为完美?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渗透的灵魂力量;是二战时期丘吉尔振奋人心的精彩演说;是司马迁忍辱负重、坚强不屈写就的《史记》……  海德格尔曾言:“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是幸福,毋宁是不幸才是最好的老师。”裂痕让我们直
期刊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在百年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敢于实验,敢为人先”的“实验品质”和“大气优雅,探索超越”的“实验精神”。这种精神品质,一方面内化为一种文化特质,蕴含在师生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之中;一方面又外化为教师的实验行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校就成为影响全国的“整体改革”发起学校之一,坚持循序渐进的“整体改革”实验。三十余年来进行了八轮“整体改革”,一百八十多个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有力
期刊
新闻媒体对理论创新有重大 作用 江泽民同志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理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