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南排瑶歌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infengl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周顺斌 孙慧伶 欧阳宏生
  


  雄浑粗犷的号角响彻山谷。这是瑶家汉子向天穹发出的呐喊,它苍凉悲壮如同英雄的长啸;清脆嘹亮的山歌漫过群山。这是瑶家儿女在深情拨动着心弦,它缠绵悱恻如同泣血的杜鹃。
  横亘千古的南岭似乎在不经意间向南轻轻伸展了一下腰身,便形成了连南那连绵百里的瑶山。如同在母亲的怀抱中熟睡的孩子,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便被群山轻轻地揽进了它的臂弯。
  这是一片在牛角号中生长着的土地,这是一片在山歌声中浸泡着的土地。
  神奇的喀斯特地貌使这里奇峰林立,如诗如画。
  夕阳西下,晚霞中的远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群山连绵,千峰争雄;细雨绵绵,烟雨中的瑶山被皴染成一幅水墨写意,云雾蒸腾,如烟如梦。
  山远水长,天高云淡;梯田如画,风情似酒。这里就是连南排瑶用汗水和希望开垦着的土地,是他们世世代代生生息息的家园。他们在这里开荒辟地播种五谷,同时也饱受风雨历尽沧桑。千百年来,他们依靠大山生存,但却从不过分地向大山索取。他们总是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善待着大山,像爱惜自己的躯体一样呵护着它的草草木木 ,他们知道,耕牛、土地、五谷、家禽这一切都是大山的恩赐。他们敬仰大山,就在这敬仰中,百里瑶山回报他们以碧绿的青山、淙淙的流水和永远纯净的天空。
  


  “连南无山不有瑶”。这里接近百分之九十的地方都是瑶乡,八万多排瑶就生活在连绵无尽的群山里。他们依山建房,聚族而居,延续着历史,继承了也创造着灿烂的文化。排瑶是我国瑶族古老的一支,主要聚居在广东连州、连南、连山一带的万山丛中。
  “我们的祖先从湖南洞庭湖来,乘舟翻山渡河来到连南。”连南瑶人会用歌声向你述说他们为什么选择如此偏远幽深的大山作为自己的栖息之地。
  据民间传说和史书记载,排瑶主要来自湖南湘江、沅江流域的中下游和洞庭湖地区。大约在隋唐时期,他们的祖先经辰州、道州等地迁徙到连南的大山里过着游耕生活,自宋代始结寨定居。为了躲避封建统治者的民族歧视和民族迫害,他们将房屋修建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山腰上。到明初,已发展成“八排二十四冲”。所谓“排”是指聚居有数千人的山寨,而“冲”则是几百人以下的小山寨。
  


  瑶族人崇奉盘古王,认定盘瓠是瑶族的先祖。过去,每个排都建有盘王庙,相传盘古王诞辰在阴历十月十六日,所以每年的这一天他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以此明志“不忘过去,牢记祖先”。随着历史的变迁,原来的那些庙宇都已淹没在了历史的烟云之中。唯有这座盘王古庙还依然香烟缭绕在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久远的故事。
  盘王古庙坐落在涡水乡境内,最早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几经毁坏,几经修复。据说这里就是连南排瑶的先民最早驻足的地方。从这里开始他们向四周扩散,将自己淹没在崇山峻岭,融入了逶迤连绵的百里瑶山。古庙是一座十分普通的建筑,唯有墙上的这组壁画让人浮想联翩。“湖广大旱,逃荒广东,翻山涉水,驻足连州,生活无靠,溯河西进,定居黄埂,黄埂搬迁,形成八排。”它向人们讲述的是一个民族长途迁徙,历尽苦难又永不屈服的沉重历史。
  蓝天白云下的南岗千年古瑶寨静静地俯卧在高高的山冈上,它的对面是千峰叠翠,脚下是层层梯田。青瓦灰砖斑驳陆离,仿佛在叙述一段悠悠的沧桑。
  南岗排始建于宋代,是连南八排瑶的首领排,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有特色、保存最完整的瑶寨,被誉为“中国第一瑶寨”。
   明末清初是南岗瑶寨鼎盛时期,山寨面积超过十公顷,有房屋七百余幢,生活着七千多瑶民。依靠山势的险要和巧妙的防御工事,历史上南岗瑶寨曾成功地抵挡住了官兵的进攻和其他外族势力的武装入侵。清康熙四十年,连南八排瑶起义反抗官府的歧视和压迫,翌年遭到粤桂湘三省官兵的镇压。起义失败后,南岗排的许多瑶民被迫迁徙他乡,逃往更加偏僻的瑶山去另辟新寨。山高地瘠,与世隔绝,历史上瑶胞的生活极其困顿。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才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生存权利和自由平等权利。
  


  建国初期,南岗排仍有五百余户三千多人生活在古寨这里。因山高水缺,生活生产都有诸多不便,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政府逐年拨款帮助瑶胞移民下山居住,现在在山寨居住的人已越来越少,只有少数老人眷恋故居不愿下山,还依然生活在山寨里,守候着那段曾经的历史和越来越寂静的古寨。
  走入山寨,就像是打开了一部厚厚的史书,使人产生一种跨越时空的沧桑感。生活在山寨里的人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生活习俗,泰然自若地面对着纷繁变幻的世界。他们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还有那永恒的信念全部融入了这座历经风雨的千年古寨。
  


  连南排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个性鲜明的民族文化。五彩斑斓、古朴多姿的民族服饰便是其中一朵瑰丽的奇葩。在这里所有的瑶族妇女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她们从小便学习刺绣和针线活儿。在一块小小的布上飞针走线秀出心中那道美丽的彩虹。他们的服装以黑白红为基本颜色,大面积的黑色酣畅淋漓,那是对土地的无限依恋;白色纯洁无瑕,那是天边悠然飘过的白云;红色热情奔放,那是心中燃烧的火。扎上红头巾的瑶家汉子威猛剽悍,而头上插上白色羽毛的瑶家少女更是妩媚多姿。在蓝天白云下,在青山绿水间,这颜色是那样的生动炫目,这是他们对大山写下的宣言。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美好的情感中最动人的花朵。不会高飞不是鹰,不会唱歌莫谈情。瑶家青年男女的爱情不是在花前月下,而是萌生在田头山野之中,对歌便是他们最真挚的倾诉:“月亮躲进白云里/蟋蟀唱歌希哩哩/今晚月色真美丽/阿妹约会脚步急/阿哥阿哥在哪里/你要把阿妹来惦记∥阿妹阿妹你莫急/今晚约会杉林里/阿妹有情哥有意/鹊桥牛郎会织女/月亮见证我和你/海誓山盟爱一世∥”含情脉脉的青年男女唱出的是婉转悠扬的情歌,苍野大山见证着他们火辣辣的爱情。
  瑶族人民爱唱歌,日出唱到日落坡,歌声好比山溪水,千流万支汇成河。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瑶歌便成了瑶族人民口头文学的主要载体。百里瑶山处处歌,唱歌是瑶族人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可以不吃饭,却不能没有歌。每逢节日,百里瑶山的歌声更是不绝于耳。
  瑶家的节日主要有传统的春节、三月三开耕节、六月六尝新节、七月七开唱节、十月十六盘王节以及耍歌堂、香歌堂等。每个节日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民俗活动。尤其是在盘王节期间举行的耍歌堂更是隆重热烈,既是庆丰收的盛典,又是展示民族文化的盛会。节日期间四邻八乡的人们穿上节日盛装汇聚到这里,使山寨成了欢乐的海洋。耍歌堂起源于祭祀活动,现在已演变成了欢庆丰收,文艺展演的一大文化盛事。耍歌堂对瑶族文化起到了传承、促进和发展繁荣的作用,这些民间艺术形式记录了原始祖先的文化信息历经沧桑,经久不衰,一直流传到今天。
  


  歌和舞是一对孪生的姊妹,有歌便有舞。长鼓舞是在瑶乡广泛流传的传统民间舞蹈,舞姿舒展欢快,鼓点铿锵有力,舞步热情奔放。舞出了威风,舞出了欢乐。长鼓舞也成了连南瑶族生活的一部分。瑶家的歌声漫过了古寨,瑶家的长鼓响彻在山野。
  


  外界的风已经吹进了百里瑶山。如今一条崭新的水泥路正向大山深处延伸,逐年增多的游客,打破了山寨往日的寂静。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排瑶的传统文化正在遭遇现代文明潜移默化的融蚀。排瑶文化这枝瑰丽的奇葩是否还能够依然在风中娇艳地绽放,个性鲜明的瑶族服饰和歌舞所释放出来的远古文化信息也在慢慢淡去,这也使那些挚爱自己民族文化的人们感到忧心忡忡。
  千百年来,百里瑶山有多少泣血锥心的故事,他们千百次步履维艰地穿行在风雨中,大山一次又一次听到了他们负重前行的呐喊。他们用从容与坦然、自信与坚韧诠释了生命的美与真。用这样的品格,他们给绵延的群山奉上的是一杯浓烈的酒,一首壮美的歌。
  号角声声,山歌阵阵。这是瑶山的山魂与水魄在他们的血液中汩汩流淌的河。
  

其他文献
1.....    轶昂回家的时候,身上有陌生的香水味道。而一直以来,我喜欢用的是香草百合,我喜欢那清新的味道。   自此便留了心。有时候会在他的肩上发现酒红色的长发,而且轶昂突然变得爱打扮了,去年情人节送他的古龙水,他一笑置之,现在却开始用了。出差回来,竟然送我一条短裙。他知道我穿短裙不好看,从来不穿短裙的,送我短裙要么是心不在焉,要么是别的女人的品位。   夜里偷偷流泪,知道轶昂的身边一定出现
期刊
“独一无二”,这是几乎所有追求不同凡响的时尚男女的共同梦想。当他们的梦想在林立的商场里、如云的柜台前无从实现时,他们便将眼光盯上了“定制”。当下,个人定制的触角已经伸向了时尚的各个角落,让我们从“衣饰住行”四个方面来看看,当下有哪些可以“定制”的吧——    私人定制成衣    看见衣服的“定制”,一些人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挂着皮尺、戴着套袖、永远老眼昏花却被人信赖的老裁缝们;而熟悉时尚的人们想到的是
期刊
作家肖复兴的最新力作《蓝调城南》新近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作者从小在城南长大,对那里的一切感同身受,血脉相通,他用满带激情和略含忧郁的笔触追记着今天与昨天的北京,抒写着正在消失中的老北京城南的街巷与故事,展开老北京气息浓郁丰富的画卷。  书中除有80余篇文章,还有作者自己画的速写和拍摄的照片近两百幅,将北京老城南永存在书籍之中,给历史立以存照。尽管他笔下的速度有时赶不上拆迁的速度,还没有写完或
期刊
朗乡,中国北方一个林区小镇,一块“邮票大的地方”(福克纳语)。它童话般的美景,吸引着许多中外人士的关注。二十多年前,一位名叫戴尔·布鲁斯的美国记者偶然来到朗乡,被这里充满诗意的景色所陶醉。他回国之后写了一篇题为《骑在铁公鸡上》的游记,连同他拍摄的一些精美照片,发表在具有权威性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引起广泛关注。朗乡成了“一个冬天的童话”。    朗乡,中国北方一个林区小镇,一块“邮票大的地方”
期刊
2006年11月16日上午,中国作家协会、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主办王宏甲长篇报告文学《贫穷致富与执政》研讨会。该作品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和农业部联合推荐为“三农”优秀图书,并被选入中宣部万村书库工程。百余名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嘉宾和记者出席了研讨会,本刊特选崔道怡、何西来、阎纲、包明德四位著名评论家的发言发表于后,以飨读者。    在信息时代独树一帜的作
期刊
全国关注的河北盐山审计人员猝死在酒店前的事件,时隔半年之后终于有了处理结果:河北盐山县审计局局长被撤职;副局长被行政降职;设宴请客单位盐山县供电公司经理也被行政降级,其他涉嫌人员都一一得到相应的党纪政纪处理。  看到这则消息,许多人堵在心头的疑团顿时消解。因为4月13日事件发生后,一经媒体披露在全国就引起强烈的反响。国家审计署专门派出了调查组,审计长李金华也向公众做出承诺,一经查实,一定要严肃处理
期刊
白果    白果树在老家是一种神圣的树。方圆数十里,能看到的白果树并不多,在我的记忆里,它总是长在宅子边上,而且是那种很老的宅第。在那些老宅边上,盛夏一树浓荫,深秋一树金黄,总是一树好景致。能弄出好景致的白果树,年岁都已久远,它是一个寨子的风水,或是一个家族的寄托。  白果树我是在外婆家认识的。那是一株几个人才能合抱的大树,扇形的叶子,革质的叶片,我一见到它就在心头喜欢了。抚摸它革质的叶子,有一种
期刊
墙壁的功能之一,是一种阻隔,墙壁挡住了人们的视线,更挡住了人们的脚步,一道墙壁一旦树立起来,便有了内外之别,亲疏之分,有了等级,有了高低贵贱。有一些阻隔,一辈子也无法穿越。在古人那里,最早建立的墙壁,恐怕主要是为了防卫,墙壁总是与猛兽有关,与战争有关,与强盗有关,与人心叵测有关。与墙壁连接的,是门,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审美的角度,人们对门的重视,似乎都会超过墙。门是“关”——山海关、嘉峪关,门
期刊
如果说一眨眼就是百年,那么眨20次眼就回到了汉朝。  据说汉武帝在某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朵彩色祥云飘落在南方某个遥远的地方。有人为他圆梦,说祥云象征着吉祥如意和国泰民安,汉武帝一高兴,就派人一直往南方寻找,终于在今天的云南省祥云县找到了祥云,于是将此地命名为云南,意为“彩云南现”之地,并置云南县。1918年后,因省名定为云南省,为避免省县同名,才将云南县更名为祥云县。  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倒是次
期刊
前一段时间,朋友送我一本书——《一生要与爱人去的32个地方》,书中写道:从明天起,做一对幸福的人。打包温柔和浪迹的奇想,在婺源乡村里晃晃悠悠;在泸沽湖畔相拥发光;在敦煌的沙漠里放逐狂野……当你马不停蹄穿越在山山水水之间,细细的品味,美美的咀嚼,它就在你的梦里,在你的心里。  春风不度,夜夜相思,今天我终于和朋友一起来到了想念已久的雅尔丹。敦煌是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这3.12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