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p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早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15例初次THA后早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男6例,女9例;年龄为63 ~ 82岁,平均72.3岁.骨折距THA时间平均为62.5 d(3~87 d).骨折类型按Van-couver分型:AG型2例,AL型2例;B1型5例,B2型3例,B3型1例;C型2例.非手术治疗2例,手术治疗13例:切开钢丝环扎内固定2例,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3例,长柄生物型假体翻修术4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4例.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1年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髋关节Harris评分. 结果 15例患者术后获平均3.5年(1.5 ~5.0年)随访.12例患者于术后平均4.5个月(3.5 ~9.0个月)获骨性愈合,愈合率为80%.术后1年15例患者的疼痛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4+1.2)分降低至(2.3+1.1)分,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5.1+5.4)分提升至(75.4+7.2)分,术前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患者出现骨折延迟愈合.3例患者发生骨折不愈合,其中1例合并感染,均采取二期手术治疗.结论 对于初次THA后早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根据不同Vancouver分型选择记忆合金环抱器、锁定钢板或假体翻修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其他文献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常见损伤,爆裂骨折占全部胸腰椎骨折的45%[1].随着建筑业和交通业的发展,爆裂骨折发生率明显上升.爆裂骨折是脊柱在高速轴向载荷作用下发生的急性创伤,该损伤由于病理类型表现复杂,易造成脊柱不稳定,常伴有神经症状,遗留各种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因此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一直是脊柱外科领域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有限元分析的应用,人们对骨折的发生机制和稳定
期刊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愈合后应用Ilizarov技术行胫骨近端延长的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12年1月应用Ilizarov技术对11例儿童CPT愈合后患者进行胫骨近端骨延长,男10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8岁5个月(3岁9个月至14岁5个月).胫骨平均短缩5.6 cm(2.0~8.2 cm).8例患者的正、侧位X线片示伴有胫骨近端发育不良.10例患者合并1型神经纤维瘤病(N
肩关节后脱位在临床上较少见,常易被误诊、漏诊[1-6].3周以内的肩关节后脱位大多被认为手法复位容易成功[3,5].我们近期为一例急诊肩关节后脱位患者进行手法整复却相当困难,将常规的手牵足蹬法予以改良后才复位成功,报告如下。
期刊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5%左右[1].在年龄> 65岁的老年人中,其发生率仅次于髋关节及桡骨远端骨折[2],且低能量创伤、骨质疏松的老年骨折的发生率近年来逐渐增加[3].根据Neer分型[4],骨折块移位>1cm或成角>45°定义为移位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非手术治疗通常能取得满意的疗效[5];对于移位、不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采用手术治疗亦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期刊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前路经寰枢关节解剖锁定钛板螺钉内固定系统行寰枢椎固定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对30具福尔马林浸泡的正常国人枕颈部标本行寰枢椎CT三维重建,测量与前路经寰枢关节解剖锁定钛板螺钉内固定系统相关的解剖参数,以测得的参数为依据,在测量标本上建立本内固定系统的手术模型,行CT三维重建检查内固定位置,测量螺钉钉道参数. 结果 经寰枢关节螺钉冠状面上外偏角参考范围为14°~32°,理想外偏
目的 探讨腓动脉穿支筋膜蒂腓肠筋膜皮瓣联合腓骨短肌腱转位同期修复跟腱并皮肤缺损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10年9月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腓肠筋膜皮瓣联合腓骨短肌腱转位同期修复14例跟腱并皮肤缺损患者的患者资料,男10例,女4例;年龄5~ 59岁,平均15.0岁;跟腱缺损长2~~5 cm,平均3.6 cm.13例患者跟腱止点附近缺损,1例患者跟腱中段缺损.跟腱区皮肤缺损大小为5 c
目的 比较单纯Ilizarov技术与结合软组织松解治疗刨伤后重度足下垂畸形的疗效.方法 2006年10月至2011年12月收治26例创伤后继发性重度足下垂畸形患者,男15例,女11例;年龄14~53岁,平均33.0岁;左侧14例,右侧12例.12例患者采用单纯限制型Ilizarov外固定支架缓慢牵伸矫正(单纯组),14例患者采用软组织松解结合限制型外固定支架缓慢牵伸矫正(结合组).比较末次随访时两
张长青,1962年9月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复杂骨折与骨不连的诊治、生物医用材料。1986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医学院,1996年获上海医科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后出站。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任、上海市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
期刊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及特点.方法 2006年4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33例闭合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2例,女21例;年龄66 ~82岁,平均71.2岁;左侧13例,右侧20例.骨折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9例,三部分骨折13例,四部分骨折11例.患者术后3d开始行肩关节功能锻炼,行X线检查及肩关节旋转等活动度检
1项随机对照研究(RCT)和3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结果提示,对于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患者,按照创伤控制骨科原则(damage-control orthopedics,DCO)治疗和一期髓内钉固定(IM nailing,IMN)治疗相比,何种治疗方案更优,目前仍无明确结论.在RCT的亚群比较分析中发现,对于病情平稳的患者,接受DCO治疗患者的使用机械通气的时间更长,但是对于病情较危重的患者,接受DCO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