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不是差生

来源 :教师博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fe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差生”]
  他,或许是因为考试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或许是因为受过老师的批评,或许是因为课堂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所以,他认为自己是差生。
  期末考试全校混编考场,我负责监考的考场上,一个胖乎乎的男孩老趴在课桌上,不做题,眼神迷离。
  “你怎么了?”我走过去,轻声问道。
  “老师,我不是一个好学生!”
  按照我的要求,他坐正了,可过了一会儿又趴下去了。
  “抓紧时间做题!”我又一次来到他的身旁提醒道。
  “老师,我不是学习的料,做不做无所谓。平时老师都不管我,您也别管我了!”
  我心里陡然一惊,要知道这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人生才刚刚开始,怎么能如此看破红尘、自暴自弃呢?
  我很心痛,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稚嫩的脸,那是一张真实的脸,那更是一张迷惘、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脸!
  直觉告诉我: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差生,也不应该成为差生。
  我打算尽我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义务,跟他好好谈谈,尽可能帮帮他。“记得考完后到心理咨询室找我,咱们谈谈好吗?”
  他疑惑地抬起头来,弱弱地看了我一眼,又轻轻地点了一下头。
   [共情触动心灵]
  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说,要教会孩子“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才是师长职责之所在。一个孩子,如果在别人打败他之前,自己先把自己打败了,那么这种没有自我价值感的人生,是多么可悲啊!
  “孩子,没有什么差生,只有差的人生。成长路上最怕的是自己先缴械投降 。”静静的心理咨询室里,我们开始了推心置腹的谈话。
  “其实,上学时,我也当过差生。
  “那是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迷上了武侠小说,白天看,晚上看。上课我就把课外书藏在课本下面偷偷地看。结果期中考试时,成绩一落千丈,由班级前五名,跌落到后十名。
  “那是我从来没有过的差成绩,妈妈叹气,爸爸暴怒,差点把我从家里赶出来。我从小学习好,一直是父母在人前骄傲的资本。那次考那么烂,可想而知他们有多生气。
  “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我不得不收敛自己,接下来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学习上。一天,一周,一个月……天道酬勤,期末考试时,我终于考到全班第六名。老师说我是跳跃式成绩,在年级里进步最快。当然,她的话里不无讽刺。”
  我的讲述还算生动。他一直听着,将信将疑地看着我,没有发声,但脸色渐渐舒展开来。
  我见他内心似乎有些触动,又趁热打铁继续说道:“听你班主任说你画画得不错,还获得过市级奖励,是吗?”
  他微微笑了笑,不好意思地说:“是的,可我文化课差,画画得好管什么用呢?”
  “在老师眼里从来没有差生,只有差别。学习成绩不好就是差生了?爱迪生上小学三个月就被迫退学,他是差生吗?”我反问他。
  “一个人将来成功与否,学习成绩好坏只是一个方面。在尊敬师长、为人处世方面,在绘画方面,你不仅不差,还很不错。你需要扬长补短,你通过美术专业考试,以艺术生的身份同样可以考初中高中,上大学,闯出一条辉煌人生路。”我继续开导他。
  “老师,经您一说,我还有前途,我不是差生!”他抬起头来,满面春风。
  人在阴影里待久了,便成了阴影的一部分。真正的自我认可,都是从不给自己贴“差”标签开始。
   [希望是前行的灯塔]
  长颈鹿可以吃到树上的叶子,而羊却能吃到园子里面的草。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你的绘画成绩为什么这么好?”我问道。
  “我喜欢美术,下的功夫多!”他回答得干脆利落。
  “对呀!你不笨,只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成绩一定也会提高的。”
  “想不想提高学习成绩?”我继续追问。
  “当然想。”
  “很简单,静下心来,上课认真听讲,勤于思考,不懂就问,独立完成作业,课外多下功夫,持之以恒,我保证你的成绩会提高。另外,美术方面也要继续练习。”我信心满满地给他开了一剂良方。
  从他那难得一见的笑脸上,我看到了转变的契机。我想进一步引导他,从美术专业和文化课双提升着手,来提振他的自信心。
  “孩子,你不是差生,你只是没有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老师们,请正确解读学生“自暴自弃”的行为,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和帮助,吹散他们心头的阴霾,给他们的心灵带去阳光,引导他们积极向上。
   [慢慢来,花会开]
  我知道,一节课或许改变不了什么,但我似乎看到他心里种下了自信的种子。相信他会慢慢地战胜自己,因为他心里有了梦想,而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
  下学期开学不久,我在校园里邂逅了他。大老远他就跑到我身边,主动向我问好,言谈中,我看出了他的自信与阳光。据他的班主任讲,月考中,他各科成绩都进步了,尤其是语文成绩居然考了85分。
  差生是一种污名!当学生感受到强烈的不被需要的抛弃感时,不学习是他们的一种生存策略。于是他们会不惜付出代价与老师、同学势不两立,不断制造出一些事端,出出风头,显摆自我。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无论在何时, 无论做何事,我们都不要无端地给自己或他人贴上“差”的标签。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常庄街道西南联小)
其他文献
当年生产队,船是大农具,派大用场。罱泥或運肥,活重且脏,多用水泥船。  那是20世纪70年代,我年少。生产队的农活一年四季,从早到晚,仿佛没停歇。  农忙自然忙,农闲则“兴水利,广积肥”,生产绝对大于生活。  把船摇到河中央,用长竹篙泊定。立于船两边,一边一人,两个壮劳力,左右开弓罱起河泥。这是力气活,也是个技术活,还需要彼此默契,否则船不稳,打歪,劲使不上。  “罱”是个形声字,上形下声。罱泥用
期刊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过:“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要通过数学语言,用它特定的符号、词汇和句法去认识世界。”问题是学生实现数学语言交流的逻辑起点,有了合适的问题,就有了数学交流的“突破口”,也就有了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关节点。发挥教学过程中数学语言的功能和优势,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他们理解知识,这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能力,而且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手段。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如何引导
期刊
我们的办公室在三楼,空间狭小,却挤满了十二张办公桌、十二张办公椅和一个高而宽的储物柜。每次我们从办公室走过,都要起身移动椅子留出一些空位,然后才能侧身而过。  叶老师和何老师常常来得最早,他们仿佛每天都在比赛。“我这个人喜欢热闹、贪玩……”那个能量爆棚、总是撸起袖子、双手高高扬起的人是叶老师。他好像随时准备大显身手。他的头总是侧着抬起,保持着傲视一切的气势,他并不高大的身体仿佛潜藏着无穷的能量。他
期刊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也就是说,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还应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用自己良好的品格和精神素养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需要教师保持持久的工作热情和工作主动性,克服职业倦怠,努力做一名幸福的老师,快乐教学,成为学生期待的追梦人。  塑阳光心态,做幸福的追梦人。现在,有部分教师总喜欢把自己同其他行业
期刊
近来拜读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一书,语言饱满,文字中流露的内容和思想,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吴非老师是位能说真话、敢说实话的人,我们很欣赏他的单纯与勇敢。作为一部著名的教育专著,《致青年教师》提醒年轻教师应该怎样做,应该怎样面对自己的工作、面对自己的教育、面对自己的学生、面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这其实就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教师,重塑教师的远大理想。  一、装着学生,心中是满满的幸福  近年来,
期刊
“一定要专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不负这大好的青春年华。”“潜心教学,专注成长,成为像谁谁那样的名师!”刚刚从师范毕业走到教学工作岗位的人,多是会带着这样的憧憬和目标的,我亦然。但时光也会很残酷地证明:大多数人都在日复一日的机械重复中弄丢了曾经的梦想,迷失了最初的方向。我也不例外。  2015年暑期开学前,镜子里那张已经不再年轻光亮的脸庞,那隐有白丝浮现的鬓发,让我在惊叹时光流逝的同时也冒出了一身
期刊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醫生开药方。”入冬以后,萝卜成了菜市场上的主角,圆的、扁的,应有尽有;红的、白的、青绿色的,颜色各异。  不同颜色的萝卜,就像衣装不同的女人,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味道。  红皮萝卜像骄傲的“小公主”,脾气有点“冲”,喜欢被宠着的感觉,驯服它需要猪肉的滋润,还要姜、蒜的伺候,小火慢炖,才能品到它的绵柔甜香。  白萝卜像村姑,衣着朴实,性情温和。腌制、清炒、炖煮,怎么弄都有味。
期刊
新学期伊始,班上突然转来了一位新同学,教室里原本一直六行八列共48个的齐整座位因为增加了一套桌椅而变成了一角突出的造型。因为还没有编排座位,孩子们各自随意坐着。  走进教室,我第一眼就看到小胡坐在第一排的一个位子上。他可是班上数一数二的高个子,一年级的时候,他几乎都是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不过他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接受能力又强,一直让我比较省心。  他为什么会选择坐第一排?我来不及细细思考,就立马投
期刊
这是发生在21年前的故事。  寂静的教室里,老师突然怒气冲冲地把书一摔,瞪着滚圆的眼睛,冷酷又可怕。  发生什么事了?  原来,教室后排一位男孩,刚才一直低头写着些什么,压根儿未曾听讲。  突然,老师悄悄踱过去。那男孩敢情是写得正入迷,丝毫未曾发觉。一下子,老师迅速从男孩手下拽出一张纸条。  蓦地,空气似已凝固,同学们大气不敢出。然而,他们心里尚没反应过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只见,老师睨视着正战栗着
期刊
当小默赶到学校时,第一节课已经结束了。他耷拉着脑袋。“怎么样?叫我说中了吧?你这明摆着就是自作自受、自讨苦吃!”说话的是小庄,他和小默是孪生兄弟。平时他俩形影不离,小默也从来没有迟到过。“谁让你多管闲事,还不听劝告,真是块木头!”小庄的愤怒中带有几分得意。  “老师,你还不知道吧?我们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他竟然站在那个地方,说是要等失主来,你说他傻不傻?”小庄扯着嗓子说。  我问小默为什么,他不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