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型卷积神经网络的航空影像建筑物检测

来源 :测绘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i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在前向传播过程中分辨率不断下降,导致仅采用末层特征时难以实现建筑物边缘的精确分割,进而限制目标检测精度。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U型卷积网络的建筑物检测方法。首先借鉴在图像分割领域中性能出色的神经网络模型U-Net的建模思想,采用对称式的网络结构融合深度网络中的高维和低维特征以恢复高保真边界;其次考虑到经典U-Net对位于特征金字塔顶层的模型参数优化程度相对不足,通过在顶层和底层两个不同尺度输出预测结果进行双重约束,进一步提升了建筑物检测精度。在覆盖范围达30km2、建筑物目标28 000余个的航空影像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检测结果在IoU和Kappa两项关键评价指标的均值上分别达到83.7%和89.5%,优于经典U-Net模型,显著优于经典全卷积网络模型和基于人工设计特征的AdaBoost模型。
其他文献
首先剖析了目前在中国城镇化与粮食供应、与土地占用关系方面存在的误区 ,提出中国的城镇化能否加速关键受制度性障碍因素的影响 ,必须给地方更多的发展积极性 ,靠多极增长推动中国城镇化的加速。其次 ,借鉴国际经验 ,提出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分散式的工业化形成的城镇化规模效应不显著 ,在现阶段要积极推进城镇化 ,长远和根本的就是实行彻底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化等建议
在Zhou的多液滴模型基础上,通过可视化实验装置,采用压缩空气和水作为介质模拟气井气流携液过程,验证分析了Zhou的多液滴模型。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分析发现:气体达到携液临界流
海上某综合平台老井眼开窗侧钻而成的勘探兼开发挖潜井出现高压溢流等险情,采取抢险救援措施后,对高压层段成功进行了封固。若高压气体突破封堵段沿井筒进入上部低压储层,势
中国的第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律》与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英国1709年颁布的《安娜法》相比晚了整整200年。1910年,中国在外来影响和国内压力的双重作用下,颁布了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在隆胸术的临床应用中的几种方法分析体会。方法520例受术者,1038个乳房,皆为女性,年龄18岁~62岁,平均年龄40岁。脂肪移植量每侧乳房260~410ml。对于自
储层建筑结构要素分析法是河流相储层研究的有效方法。在召38区块运用Miall分析法确定了1~6级储层建筑结构要素:层系、层系组、大型砂体增生、单个河道和心滩、河道复合体、河
<正>2010年12月17日,长沙市外国专家俱乐部正式成立,来自全市各行业的80余名外国专家代表及单位负责人、长沙市"313"计划国际高端人才、长沙市引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了授
本文证明了相异素因数不起过三个的奇合数不是完全数。
高校图书馆与各部门服务对象的一致性,使得图书馆获取读者需求渠道具备了多源性。多源应用的支持让智慧图书馆更加"智慧"。论文以"I晓庄"为例对高校的多源应用进行归纳,提出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场景分类是实现复杂场景快速自动识别的基础,在军事、救灾等领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在有限的遥感数据集上获得高识别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多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