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同步拓展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e1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语文课堂同步拓展阅读需要学生、教师和课本三者之间建立深刻而广泛的联系,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进行理性、科学的对话,真正将高中语文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扎实地进行下去。
  关键词:高中语文 同步拓展阅读 教师 学生 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程教学引入了“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教学理论。这两种教学理论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里面包含的内涵却有着千差万别。“教教材”策略实质上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它是一种没有学生参与、缺乏师生互动的教学。“用教材教”的教学是将课堂教学向课堂外、教材外拓展式的教学。拓展式教学在此教学方法推动下成为一种教学时尚,这对推动师生互动式新型教学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高中语文课堂同步拓展阅读教学的概念
  高中生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基本上掌握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技巧,阅读理解能力也得到了一定提高,因此,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来说更多的是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式阅读教学,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质的飞跃。“同步”是指将课本知识运用于课外实践,以便强化、拓展课本知识,使其课本知识得到迁移。“拓展阅读”是指围绕语文教材,向更广知识面辐射,以便进行迁移阅读,使得课内阅读的补充和拓展得以实现。
  概括而言,“高中语文课堂同步拓展阅读教学”是指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某一课堂的阅读素材,围绕教学重点,搜集重点相关语文信息文本语境,重构文本语境,使其得到延伸和拓展,加深和拓宽学生的课堂素材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解放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也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提高教师教学活力与动力。
  三、高中语文课堂同步拓展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课本以及课本编著者之间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尽可能的进行互动,对课文进行深刻的讲解,既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本,又要帮助学生走出课本,让课文从课内流畅的迁移拓展至课外,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语文素养。
  (一)教师为主导,积极引导学生走入课本。
  教师作为拓展阅读教学的组织策划者,要充分感悟理解原始课本材料,做到教材烂熟于心,要将教材熟悉到如出自己心中,如出自己口中。明确拓展阅读教学的方向,精心搜集材料,及时归纳总结,对材料进行总结概括,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激发学生的思维、情感和想象。如,在学习《雨霖铃》时,教师先分析此课文的教学重点——重点分析诗歌意境,对杨柳进行解读。首先理解原句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中“柳”字涵义,在此基础上搜集其他有柳字的诗词,如“忽见陌头杨柳色”“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比较“柳”字的涵义,让学生感悟柳字的言外之意。又如,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时,先设计问题,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带着目标去理解课文,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解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做出评价,结合苏轼其他诗词拓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以学生为中心,选择拓展载体,提高拓展实施质量。
  在进行拓展阅读教学前,要进行课前评估,充分考虑拓展对学生的意义程度,并且拓展的群体不能只针对个别同学,要面向全体。如,在学习李清照的《一剪梅》时,整体评估作者李清照的影响力,以及在高中教材中诗词所占的比例,可以拓展对李清照的经历进行简介,结合其他李清照的诗词如《声声慢》、《如梦令》等,由三首诗词表达意境的异同来简介不同时期的李清照。进而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结合板书,归纳这堂课的中心情境,咬文嚼字学习用词的巧妙。
  通过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答完以后可以通过课堂统计,调动全部学生的积极性,整体了解学生的思想。然后对此进行及时点评。用鼓励代替一味的惩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客观倾听学生的心声,恰当的指引学生。最后集体朗读李清照三个不同时期的作品,让学生形成对作者的独特感悟和共鸣,提升学生对此文本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理解能力,使拓展课堂出色的完成教学目标。
  (三)科学选择拓展阅读的文本载体。
  目前的语文教学,在教学手段如利用音乐、表演、绘画、实物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与拓展。但是过多使用多媒体教学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阻碍了学生驾驭和理解文字的能力。大量的声像信息取代学生的阅读和朗读品味,削弱了学生领悟文字的魅力。因此在课堂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语言规范、科学健康的读物,可以是名著、可以是新闻、可以是评论。文本严格遵循学生学情、文本特点和教学需求三个原则来选定,这样才能保证语文课堂同步拓展阅读发挥应有的功能和效果。
  四、结语
  高中语文课堂同步拓展阅读教学是建立在人与人、人与物的良好互动基础上,没有教师的精心备课,精心选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恰当整理,及时点评,有效反馈,学生也难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出拓展阅读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即使有着最好的文本载体,有着最适合教师教学、学生接纳的文本载体,也难以达到拓展阅读教学想要达到的目的。因此,高中语文课堂同步拓展阅读教学必须以人文本,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师为主导,结合科学的文本载体,相互互动,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过程,共同奏响高中语文和谐课堂的乐章。■
其他文献
微量元素和氮磷钾一样,是作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氮、磷、钾化肥用量的急剧增加,合理施用微肥已提到议事日程。现就锌、钼、硼素与作
海河是我国最重要的六大江河之一。按流域面积仅次于长江、黄河、黑龙江和珠江,而略大于淮河,占全国江河的第五位。现分几个方面做一概述。 Haihe River is one of the six
4黄台路小学教员1936年春,劫夫的表哥张俊图被撤去馆长职务,劫夫也因此离开了民众教育馆。他失业了。王亚平闻讯,把他接到自己的家中住了几个月。而后,介绍他在自己代理校长
郁达夫和沈从文都是我极敬重的作家,郁达夫笔下的浙东和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好似桃花源,至今仍吸引着无数文学爱好者的怀古幽思。   1923年,20岁的沈从文做了北漂一族,从湘西来到北京闯世界。沈从文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连标点符号也不会用,但写作热情却很高。在北京,他考学考不上,投稿没人用,只好在北京大学一边旁听,一边打工维持生计。每天早晨,他用馒头和咸菜打发肚皮,听完课就一头扎进图书馆。寒冬腊月,他没有
一1981年四川洪灾殃及铁路部门出现了一些事故。7月8日由昆明开往成都的442次普通客车,在9日凌晨1时27分正点到达距成都236公里的甘洛站。35分车站指令发车,车未出站,站内突
从本刊记者长期采访的客车、卡车、专用车驾驶员所反映的情况看,他们都希望车辆具有空调设备。然而在这方面,除了用于公交系统的中巴、大巴客车(装备空调的比例很低)外,其他客车、
维吾尔族阿希克为了信仰传习技艺,技艺与信仰仪式融为一体,这些仪式既有宗教性也有礼俗性,渗透在与宗教信仰相关的社会生活中代代传承,技艺与信仰相须。只有在这种功能性的传
Benzoic acid residue is solid waste produced from the production of benzoic acid by oxidizing toluene.Because it contained important chemical raw materials such
卓越S100包括多款不同配置的产品,这款配备奔腾双核E2140处理器的产品是系列产品中较为低端的。S100的主机、显示器和音箱都使用了深蓝色与白色的色彩搭配方式,整体风格比较
当前,随着我国新课标的实施,要求高中生物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操作能力。问题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生物兴趣,对提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