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肉毒毒素抑制病理性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u121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是一种神经调节剂,常用于医学美容领域.现已有大量研究显示,局部注射BTXA可安全有效地防治瘢痕,然而确切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认为,BTXA可能通过降低伤口张力、调节miRNA水平、下调促纤维化因子表达、抑制成纤维细胞收缩、减少成纤维细胞数量和抑制微血管生成等机制发挥抑制瘢痕的作用.现就BTXA抑制病理性瘢痕形成的机制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介绍尿道缩短型尿道下裂的治疗方法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二科收治的23例尿道缩短型尿道下裂患者的临床资料,一期采用口腔黏膜片或卷管游离移植尿道成形,二期采用阴囊平滑肌肉膜组织瓣修复创面.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排尿顺畅,尿线及射程良好,阴茎勃起时腹侧弯曲基本消失.18例患者获随访6个月至10年,其中5例成年患者进行了尿道超声检查无尿道狭窄,尿道核磁水成像无尿道内残余尿及残余精液;5例患者因电话及地址变动而失访.结论 采用口腔黏膜游离移植成
目的 探究患者参与认知融合法对于包皮环切术后外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105例包茎、包皮过长需要进行包皮切除的患者,按照患者是否参与手术设计,将患者分为认知融合组(46例)和普通商环组(59例),两组同样接受商环包皮环切手术,1个月后使用自行设计的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分并比较分析.结果 认知融合组在满意度总评分、术后效果评分、非常满意率上均高于普通商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认知融合法可提高患者对
目的 研究交错皮瓣结合错位缝合法进行小阴唇楔形切除术术后伤口愈合和瘢痕挛缩的情况.方法 自2019年1—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妇科整形中心选取107例符合小阴唇楔形切除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6例患者采用常规楔形切除法;B组:51例患者采用交错皮瓣楔形切除法.B组通过改变小阴唇皮肤面和黏膜面切缘高度差,形成两个类倾斜的创面即交错皮瓣,在小阴唇内外侧面进行交错缝合形成“双平面”闭合线.术前记录患者基本信息,术后通过随访评估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小阴唇
目的 对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28日.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参考Cochrane手册和NOS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语言Meta数据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包含随机临床对照试验5篇和回顾性研究5篇,共计591例患者,其中治疗组2
目的 探讨改良腹腔镜辅助下带血管蒂回肠代阴道改良成形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自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16例因先天性无阴道或变性术后阴道狭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带血管蒂回肠代阴道成形术.术中切取足够长度带蒂回肠转位入再造阴道腔穴,并于再造阴道口设计对偶三角皮瓣,防止阴道口出现环形瘢痕挛缩.再造阴道内放置模具3~6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6个月至4年.所有患者再造阴道形态和功能接近正常,再造阴道深度平均12 cm,可容纳直径4 cm的柱状假体.术后无明显阴道
《2021年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报告》指出,2020年医院质量监测系统共有心血管病住院患者1026万例,其院内死亡率为1.1%(约是全因住院死亡率的2倍),非医嘱离院率为4.3%;平均住院时长为 8.2 d;平均总费用约1.7万元,约为全因住院费用的1.6倍;跨省异地就医比例为4.3%.
期刊
目的 对已发表的关于手术切除结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相关研究进行Meta分析,为临床上使用手术切除结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提供循证医学方面的证据.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10月已发表的关于手术切除结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相关研究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13项研究纳入Meta分析,包含417例瘢痕疙瘩患者.经过Meta分析可知手术切除结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患者的治愈率为71.7
皮肤创面的有效愈合是确保皮肤屏障功能的首要前提,但伤口愈合后瘢痕的形成往往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生理和心理困扰.胚胎早期皮肤伤口的无瘢痕愈合(scarless healing)为临床中瘢痕的防治提供了新的启示,但这一愈合过程涉及一系列复杂、紧密又协调的再生反应,其中成纤维细胞及细胞外微环境的适应性变化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现就成纤维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成纤维细胞与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相互作用关系及相关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目的 探讨山萘酚通过调节miR-21的表达发挥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自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从10例增生性瘢痕患者身上采集了增生性瘢痕组织样本和周围正常组织样本各10份,10例外伤术后患者身上采集了10份正常瘢痕样本.通过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在正常组织、正常瘢痕组织和增生性瘢痕组织中miR-21的表达情况.获取原代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转染后分为空白对照组、干扰剂组、miR-21模拟物组、阴性对照组和miR-21抑制剂组,通过CCK-8实验检测细
瘢痕疙瘩作为病理性瘢痕的一种,其生长通常超过原损伤界限,无自限性,大多伴有痛、痒等症状,给患者生理、外观、心理、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障碍.瘢痕疙瘩的诱因较多,手术切口、外伤、烫伤、过敏、痤疮、蚊虫叮咬、水痘和文身等均可引发瘢痕疙瘩.目前,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疗、压力疗法、冷冻疗法、激光、光动力、药物局部注射、硅酮类产品及中药制品等.但由于瘢痕疙瘩形成的机制不明确,尚无哪种治疗方法绝对有效,单一治疗复发概率极高.因此,瘢痕疙瘩发病机制对于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十分重要,但目前尚不明确.笔者总结了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