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氨基苯甲酸钕与邻菲咯琳混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氨基苯甲酸钕与邻菲咯琳混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郑晓梅,金林培,王明昭(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00875,北京;第一作者,27岁,女,硕士生)关键词钕;配合物;晶体结构分类号O741.6:O766.4晶体大小为25mm×0.3mm×0.3mm的对-氨基苯...
其他文献
“何有”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常用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示不同的意义。“何有”最早见于《诗经·邶风》,即“何有何无,黽勉求之。”在这里,它的意思是“有什么”。这也许是“何”与“有”的最初结合,典型的动宾联合——宾语前置式。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其含义有所变化。  在《论语》中,“何有”共出现七次,分列如下:  (1)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  (2)子曰:
确定了在W^r1(□)上的以Hermite-Birkhoff型数据为信息的Kolmogorov-Nikolskii型的最优求积公式,得到了其最优误差的精确估计。
<正>~~
期刊
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下促使汉民族语言正常、健康地发展,真正做到保证汉民族语言既保持自身内涵所具有的独特精神疆域的民族特色,又拥有融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之无涯际的可塑空间,我们
墓志属于石刻文献的一种,主要用来记录墓主的姓名、籍贯、生平、仕历、族系、卒葬时地等,一般在志文之后有用韵语写的歌功颂德的铭辞,所以墓志又被称为墓志铭。墓志作为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中数量较大的文物文字资料,在现存的古代石刻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作为一种重要的出土文献,以往史学界、考古学界的研究者给予了墓志极大的关注,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对墓志而进行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语言产生并发展起来。其中的新词语不仅促进了网上交流、推动了网络的发展,而且对人们日常的语言交际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对这种现象,人们各执己
对主同效、低毒副作用的皮肤吸收药物的促透剂氮酮(azone)促进抗肿瘤药物的药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mg.L^-1的azone能提高阿霉素对CHO细胞的杀伤力18倍,以荧光显示剂DPH标记CHO细胞膜试验证明,10mg.L^-1的azone能明显提高CHO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