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在能源科技发展方面违反科学发展观

来源 :汽车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463999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在能源问题上,中国汽车工业目前正在面临着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燃油供应日趋紧张,由于其不可再生性,如果真到了石油衰竭的那一天,谁来为我们的子孙买单?另一方面,大多数人所认同的电动汽车,在电池这个关键技术上一直未能实现突破,如果不能成功逾越这座难关,谁来为那些投入巨资研发斯能源汽车的企业买单?记者曾经听国内一家汽车企业的领导人讲,“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氢燃料电池车”,而且这个观点似乎在国内外都比较有市场,国家“十一五纲要”也明确提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然而,就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26位海内外华人汽车动力专家联名致信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对国家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方针提出自己的思考。下文将择其要点陈述,以供读者参考。同时欢迎各位读者来稿来电,参与讨论。
  
  交通能源问题是中国所面临的急迫大事。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而油气资源并不丰富。2005年中国进口石油已占42.9%,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性使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受到很大制约。为尽快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性,应针对性地开发车用动力技术。
  
  对“氢能源”的误解带来认识的偏差,
  从而影响解决交通能源问题的政策
  
  能源是人们可从自然界取得能量的来源。自然界并不存在着大量的氢气,因此氢气不是能源,更不是新能源。产生氢气需要通过能量转换,这样氢气可用作能量的载体。“氢能源”的口号使很多人误以为使用氢气就能解决交通能源问题,很自然地认定应集中力量全面开发氢气汽车。这种误解会影响政府和企业解决交通能源问题的决策。
  现任美国总统上任以后,由于拒绝参加京都协议以及阻挠国会通过降低汽车平均油耗的法案而受到批评。为减少批评,他曾大力提倡“氢能源”、“氢经济”来表达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视。美国汽车公司也乐于或有意地造成这样的印象:我们正在研发氢技术,将解决所有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因此不要再对我们施压要降低油耗了。在2004年夏天,几位美国物理学家在物理学杂志联名发表文章批驳“氢能源”、“氢经济”理论。此后再也看不到美国总统谈论“氢能源”了。
  无论是否应当研发使用氢气的汽车动力技术,无论氢气汽车是否能成为未来汽车的主流,在对待能源这一重大问题上不应当犯“氢气是新能源”这样的常识性错误,干扰对解决能源问题的认真思考。
  
  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要遵循科学规律,
  不能“先挖好渠再找水源或等水来”
  
  追求车用动力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是一个良好的愿望。但是,目前国内在车用动力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方面没有能重视基本的逻辑。
  如果未来新能源可先转化出电能供使用,装有蓄电池的电动汽车有可能高效率利用新能源。制造能长时间行驶的电动汽车的关键是蓄电池的容量。目前蓄电池的容量还不能满足电动汽车的需要。因此,在2000年美国的汽车公司都停止了对电动汽车的开发工作。除非蓄电池技术有重大突破,否则电动汽车的市场应用范围将非常有限。
  用电能生产氢气,再用燃料电池把氢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是另一个可能的途径。两次能量转换造成损失,使其效率甚低。实际上大量应用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是制造燃料电池的原材料和成本。目前燃料电池需要大量稀有的贵金属。如果大量使用燃料电池汽车,不仅原材料成本会因需求增加而大幅度增加,地球上是否有足够多的贵金属也是个问题。因此,要采用燃料电池汽车应当先集中力量研发低成本、能大量生产的燃料电池。
  从逻辑分析的角度不难看出,在蓄电池容量和燃料电池依赖稀有贵金属这些长期未能解决的技术难关未突破前。不能确定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将来一定可以得到大规模应用。因此,我们不应“跨越”这些技术难关不去攻克,而“超前开发”那些如果真的需要就可以很快解决的问题,例如电池零部件和技术平台的开发、燃料电池汽车和电动汽车的总成、示范推广等。目前这种所谓的“跨越”像是“先挖好渠再找水源或等水来”,有可能是“劳而无用”,更有甚者是放弃了占领具有重要现实和战略意义的技术制高点。即使在数十年后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能够被大量应用,其关键的电池技术也是掌握在别人手中。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对未来汽车的过早认定、集中力量超前开发属于“后期工程技术”的情况使目前急迫地降低汽车燃油消耗的需要被忽视、被排挤。致使长期使用低效率发动机来消耗宝贵的油气资源的状况未受到应有的关注。中国实际上没有认真参加世界上至关重要的燃油发动机技术领域的激烈竞赛,而是独自认定一条跑道独自进行努力地锻炼。由于在今后数十年内汽车将仍然主要依赖低成本的燃油发动机,在十几年或数十年后中国将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不得不继续付出高昂代价从国外引进汽车燃油发动机技术。
  
  建议“取近水解近渴”,
  开发高效燃油动力技术尽快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与所谓“新能源”汽车至少需要数十年时间才有可能被广泛应用的情况相反。开发能大幅度降低汽车油耗的燃油动力技术仅需要数年时间。如果汽车平均油耗能降低25%,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性将大为减少。今后数十年油气仍将是主要的交通能源,降低汽车平均油耗对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意义极大。
  大幅度降低汽车平均油耗在技术上是可能的。除了成本较高的混合动力汽车有潜力降低油耗达30%~40%以外,国外发表的实验结果表明低成本的活塞式发动机新技术也可降低汽车平均油耗达25%。国外的政府和企业都在努力研发汽车燃油动力技术。在2000年以前美国能源部每年拿出大量资金支持缸内直喷汽油机研发,而在2000年后大力支持对均质压燃发动机和柴油机的研究。欧盟和英国政府也拿出大量资金支持均质压燃发动机和高速柴油机的研发。
  与国外努力开发汽车动力技术降低油耗的情况相反,在能源紧缺、汽车动力技术对国家经济和能源安全如此重要的情况下,过去二十年来国内汽车工业放弃了对乘用车动力系统的开发,完全依靠合资从国外引进产品图纸和生产技术。近年来开始重视自主开发,但往往仅注重汽车发动机产品的设计能力,并未真正重视对燃油动力技术的开发。中国的汽车工业也受到“氢能源”口号的误导,干扰了汽车工业对燃油动力技术,特别是对低成本的高效率活塞式发动机新技术的关注。
  为了改变国内汽车工业未对燃油动力系统进行认真开发的局面,建议国家依托国内汽车工业的主力企业由国家协助建立汽车动力技术开发中心,其目标是大幅度降低汽车产品的平均油耗,其成果可在其他汽车公司的产品中应用。为避免浪费研发资源,具体的研发项目应经过公开、认真地讨论。建立评估各种汽车动力技术的合理的标准,选择有潜力、有希望、成本低的项目进行开发。在大容量蓄电池和能大量生产的燃料电池没有重大突破之前,汽车工业不应参与前途尚不明朗的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工作。如果将来电池技术在国家的支持下有了重大突破,开发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以及所需零部件和技术平台仅仅是一个工程问题。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开发工作将很快完成。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庞大的组织。下辖近70个一、二级公司,管理着7万人的团队,十年后的今天,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有限)仍然是中国汽车行业规模最大、合作层次最深、领域最广的合资项目。  成立于2003年6月9日的东风有限由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共同组建,注册资本达167亿元,超过了国内任何一家合资企业。而东风更是几乎拿出了除合资公司神龙公司、东风本田外的所有家当与日产进行全面合资。对于规模如此庞大
没有刻意摆放的坐席,没有刻意搭建的讲坛,没有刻意营造的氛围。这里所有的,只是一本相互见证的签名册,以及一颗颗对中国汽车充满激情与期盼的心。12月8日晚的北京会议中心多功能厅,灯火辉煌,欢快的音乐,伴随着嘉宾们的轻松闲聊,“中国汽车观察家论坛”宣告成立了。  由《汽车观察》杂志和美中汽车交流协会共同打造的“中国汽车观察家论坛”,首次聚会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重量级人物。在大家的一致掌声中,美
华晨宝马 扩大阵营增速销量  328Li是作为华晨宝马用来出彩的车型,也许厂商并不指望它能带来多好的销量提升,但以此来对抗竞品也不失为一个逗闷子的绝佳对手。而对于华晨宝马而言,真正用作“走量”的还是入门级的316Li等车型,暂且不谈这款车是否还能唤起你对于宝马的印象,作为商家而言,316Li的价格下探,不仅仅是扩大了自己车型的细分市场,同时也很强势的将中低端品牌的用户据为己有。  同样以华晨宝马3
2007年均衡理在管理界悄然兴起,均衡思想或许能对营销行为带来一些启发。    不久前北京大学薛旭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整个汽车营销已经进入到整合营销发展阶段,即产品的创新、价格的创新、服务的创新、渠道的创新和宣传的创新,都要整合在一起才能实现突破和发展。无独有偶,记者最近阅读了卡尔迪国际商务集团蒋泓峰总裁写的《均衡管理》一书,里面提出的“均衡营销”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二人在营销
这是国内首份针对微博市场的白皮书,《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数据显示,2010年3月~2010年6月,国内微博市场月覆盖人数从5452.1万增长到10,307万。    从有效浏览时间来看,2010年3月~2010年6月,国内微博市场月度有效浏览时间从761.07万小时增长到3035.69万小时。    36.6%的用户通过手机发微博由于操作简单便捷,微博非常适合在手机上使用,部分用户已习惯通过手
当配套商水准可助力整车厂驶入良性生产循环轨道时,就是其成为车企阳光伙伴的时候,合作已愈45年的道达尔与PSA亦成为法企间合作的典范。  在刚刚结束的由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PSA)举办的最佳供应商评选活动上,道达尔荣获评委会特别奖。  作为欧洲第二大汽车制造商,PSA整合了全球优势产业资源,拥有1436家供应商。道达尔为何能够获得“雇主”的格外青睐?  “他们所研发的燃油经济性润滑油可使PSA发动机
接连发生的三起事故引人反思:自动驾驶技术是否需要回归热环境下的冷发展。  日前,国际著名咨询公司Alix Partners发布了一份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市场的消费者调查报告,共有1500名年龄在18至65岁之间的消费者接受了该项调查。调查报告显示:90%的受访者表达了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兴趣,其中80%的受访者愿意为该技术掏腰包。以此看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逐渐接受了自动驾驶技术,并对“在驾驶汽车时解放
谁迈出了客车企业服务品牌化的第一步?如何改变行业服务粗放式管理的现状?  对于主流乘用车企来说,无一不有强大的服务体系,服务品牌也早已成为乘用车企的“标配”。但在客车行业,服务品牌还处于粗放式管理的初级阶段,普遍存在维修站点少、服务不及时、服务人员水平不高、意识不到位等问题。  广州车展期间(2014年11月21日),中国首个客车服务品牌“安凯大家园”荣获“服务品牌奖”。在客车行业,有关服务品牌奖
当“黑马”还不“黑”的时候,它留个人们的印象仅仅是个质量低下、价格便宜、只能生产小车的车企。如何扭转这一观念,现代汽车集团中国经营研究所副所长柳基千给出了一个简练但精准的答案——品质与营销。  2012年,韩国现代起亚汽车集团的全球销量达到713万辆,而12年前的2000年,这个数字才仅仅是244万辆,短短十几年时间,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跨国汽车集团,绝对是匹“黑马”。  而这一风光数字的背后,有三
车联网融合了工业化和信息化最典型的部分,成为两化深度融合的最佳结合点。  2014年以来,随着移动带宽的大幅提升、下一代互联网的创新发展、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加速推进,以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车联网迈入从“车内网”向“车间网”发展的新阶段。  资料显示,目前车联网已经从解决人车通讯的车联网逐步发展到车与车之间,车与信息管理部之间的信息通信的新阶段,而这种阶段这就需要汽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