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稻是人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而水稻增产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本研究中,笔者以多年实践经验,对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的超高产栽培技术是根据具体的生产条件和品种的特征来使水稻生产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得到协调,从而充分发挥水稻超高产品种或超级稻的增产潜力和优势,从而使水稻产量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高产水平上的高效益。
1 播前准备
1.1 选用良种 良种是水稻高产的前提条件,要实现水稻的超高产就必须选择超高产的优良品种。目前,适合本地区的超高产品种有主要有3个,即II优084、II优明86及II优7954,这些品种具有成穗率高、穗粒结构协调、穗型大等优点。
1.2 合理安排播期 安排播期除了要考虑最佳的灌浆期之外,还要考虑到安全齐穗期,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生产条件及超级稻品种熟期,一般以4月至5月为最佳落谷期,以避免育秧因前期恶劣天气而受到不良影响。
1.3 种子处理 为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播种前要严格进行晒种、选种、浸种及消毒工作。播种前为增加种子活力、种子吸水性及种皮透性,要选择睛天将种子晒2-3d。选种要采用清水,捞去其中的秕谷和杂物。为促使种子吸足水分要采用日浸夜露的方法,然后用苗病灵兑水0. 2-0.5kg对种子进行消毒,堆闷1-2h后播种。
1.4 秧田的准备 薄膜保温育秧和旱育秧为本地的主要育秧方式。薄膜保温育种的优点有防低温、出苗整齐及防烂种死苗等,一般秧田的宜选择:①土壤肥沃、地下害虫少、杂草少及熟化程度较好;②靠近水源;③高亢爽水的地块。用秧田在播种前的10-15d用450-750kg/hm2尿素或专用肥2250-3000kg/hm2进行培肥,完成施肥后进行2-3次的耖耙或浅旋,使肥料在土层中充分均匀搅拌。之后在播种之前进行开沟做畦,外围沟深50cm,宽30cm,畦宽1.3m。
2 育秧
2.1 精播方法 在水稻的种植周末那个精量播种是整个培育壮秧的主要技术环节。本地常种的水稻的秧龄时间一般为35d左右,播种量一般控制在3000kg/hm2为宜。为了增加秧苗的成活率,笔者建议每亩的播种量可合理增加35~70 kg。首先,在育秧苗床上浇足底墒水(一般让0-5cm的土壤保持饱和湿度即可),再将提前处理好的水稻种子均匀的播撒在苗床中,完成之后用细土进行覆盖,再补浇一次表墒水,让底墒、表墒能够相互融合,在补水过程中给予喷施除草剂[1]。
2.2 苗期管理措施 培育壮秧阶段的苗期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需要适时揭膜,在常规情况下下种后一周左后时间,若青苗出现但页片未完全展开时,可根据天气情况揭开地膜。揭膜之后需浇一次透水,在浇水中给予补肥,喷洒适量的旱秧绿1号,以此来养肥幼苗;另一方面,当幼苗长到2叶至4叶一心时,也就是到了幼苗病害的高发阶段(如:黄苗、烂秧、死苗等),此时应该注意加强补水、补肥以及虫害预防
措施。
3 精苗移栽
3.1 确定合理基本苗 提高成穗率的前提是栽插合理的基本苗,一般基本苗以90-120万苗/hm2最佳,主要为单本,在单株蘖少的情况下可以插双本苗,栽插深度不能超过3-4cm,匀均
栽插。
3.2 扩行稀植 在高产栽培中扩行作用主要体现在:①能增加群体通风透光性,并对群体光能利用起到改善作用,有利于提高其成穗率。此外,对茎蘖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并能推迟封行时期;②可起到减苗作用。超级稻容易发生群体的通风不良,主要因为其生长量大,且植株较高,行距较小等原因。一般株距在10-13cm左右,行距为30-35cm,做到宽行窄株。
4 田间管理
4.1 精细施肥 (1)大田施肥一般采用无机肥与有机肥联合使用。长期实践研究证实,无机肥与有机肥混合使用可有效增加大田肥力,提升肥料的有效利用率,促进水稻高产,改善水稻的品质;在混合施肥中,有机肥一般占25%左右,这样可确保水稻产量达到37500~60000kg/hm2。(2)合理制定肥料施用量。经过多年的种植实践表明,大田水稻若要达到37500kg/hm2以上的目标产量,则需要根据测土配方及肥料的肥力等因素综合考虑肥料的使用量,在常规情况下:尿素825kg/hm2、氯化钾300-360kg/hm2、12%-14%过磷酸钙600-750kg/hm2[3]。
4.2 节水灌溉管理 在水稻的生长期,在施肥、喷药以及水分敏感期采取间歇性浅水灌溉为主,一般采取浅水层(1~2cm)或者湿润土等为主,这样不仅能够节约水,还能够使得土壤处于富氧状态,促进根系生长;在倒4叶期则比较适合采取干湿交替灌溉;在施分蘖肥阶段,则以浅表水为主,有利于实现以水带肥。
4.3 防治病虫 秧苗返青活棵后为防治杂草的最佳时期,可以施用稻草畏等化学除草剂。超过高产水稻在防止治病虫中要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防治水稻的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稻飞虱等病虫害要根据田间的实际情况,使施用的农药要符合国家安全、低毒、高效的标准。
5 适时收获
收获时全田籽粒95%呈金黄色即可。
参考文献
[1] 杨建昌,陈忠辉,杜永.水稻超高产群体特征及其栽培技术.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4):37~41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的超高产栽培技术是根据具体的生产条件和品种的特征来使水稻生产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得到协调,从而充分发挥水稻超高产品种或超级稻的增产潜力和优势,从而使水稻产量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高产水平上的高效益。
1 播前准备
1.1 选用良种 良种是水稻高产的前提条件,要实现水稻的超高产就必须选择超高产的优良品种。目前,适合本地区的超高产品种有主要有3个,即II优084、II优明86及II优7954,这些品种具有成穗率高、穗粒结构协调、穗型大等优点。
1.2 合理安排播期 安排播期除了要考虑最佳的灌浆期之外,还要考虑到安全齐穗期,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生产条件及超级稻品种熟期,一般以4月至5月为最佳落谷期,以避免育秧因前期恶劣天气而受到不良影响。
1.3 种子处理 为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播种前要严格进行晒种、选种、浸种及消毒工作。播种前为增加种子活力、种子吸水性及种皮透性,要选择睛天将种子晒2-3d。选种要采用清水,捞去其中的秕谷和杂物。为促使种子吸足水分要采用日浸夜露的方法,然后用苗病灵兑水0. 2-0.5kg对种子进行消毒,堆闷1-2h后播种。
1.4 秧田的准备 薄膜保温育秧和旱育秧为本地的主要育秧方式。薄膜保温育种的优点有防低温、出苗整齐及防烂种死苗等,一般秧田的宜选择:①土壤肥沃、地下害虫少、杂草少及熟化程度较好;②靠近水源;③高亢爽水的地块。用秧田在播种前的10-15d用450-750kg/hm2尿素或专用肥2250-3000kg/hm2进行培肥,完成施肥后进行2-3次的耖耙或浅旋,使肥料在土层中充分均匀搅拌。之后在播种之前进行开沟做畦,外围沟深50cm,宽30cm,畦宽1.3m。
2 育秧
2.1 精播方法 在水稻的种植周末那个精量播种是整个培育壮秧的主要技术环节。本地常种的水稻的秧龄时间一般为35d左右,播种量一般控制在3000kg/hm2为宜。为了增加秧苗的成活率,笔者建议每亩的播种量可合理增加35~70 kg。首先,在育秧苗床上浇足底墒水(一般让0-5cm的土壤保持饱和湿度即可),再将提前处理好的水稻种子均匀的播撒在苗床中,完成之后用细土进行覆盖,再补浇一次表墒水,让底墒、表墒能够相互融合,在补水过程中给予喷施除草剂[1]。
2.2 苗期管理措施 培育壮秧阶段的苗期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需要适时揭膜,在常规情况下下种后一周左后时间,若青苗出现但页片未完全展开时,可根据天气情况揭开地膜。揭膜之后需浇一次透水,在浇水中给予补肥,喷洒适量的旱秧绿1号,以此来养肥幼苗;另一方面,当幼苗长到2叶至4叶一心时,也就是到了幼苗病害的高发阶段(如:黄苗、烂秧、死苗等),此时应该注意加强补水、补肥以及虫害预防
措施。
3 精苗移栽
3.1 确定合理基本苗 提高成穗率的前提是栽插合理的基本苗,一般基本苗以90-120万苗/hm2最佳,主要为单本,在单株蘖少的情况下可以插双本苗,栽插深度不能超过3-4cm,匀均
栽插。
3.2 扩行稀植 在高产栽培中扩行作用主要体现在:①能增加群体通风透光性,并对群体光能利用起到改善作用,有利于提高其成穗率。此外,对茎蘖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并能推迟封行时期;②可起到减苗作用。超级稻容易发生群体的通风不良,主要因为其生长量大,且植株较高,行距较小等原因。一般株距在10-13cm左右,行距为30-35cm,做到宽行窄株。
4 田间管理
4.1 精细施肥 (1)大田施肥一般采用无机肥与有机肥联合使用。长期实践研究证实,无机肥与有机肥混合使用可有效增加大田肥力,提升肥料的有效利用率,促进水稻高产,改善水稻的品质;在混合施肥中,有机肥一般占25%左右,这样可确保水稻产量达到37500~60000kg/hm2。(2)合理制定肥料施用量。经过多年的种植实践表明,大田水稻若要达到37500kg/hm2以上的目标产量,则需要根据测土配方及肥料的肥力等因素综合考虑肥料的使用量,在常规情况下:尿素825kg/hm2、氯化钾300-360kg/hm2、12%-14%过磷酸钙600-750kg/hm2[3]。
4.2 节水灌溉管理 在水稻的生长期,在施肥、喷药以及水分敏感期采取间歇性浅水灌溉为主,一般采取浅水层(1~2cm)或者湿润土等为主,这样不仅能够节约水,还能够使得土壤处于富氧状态,促进根系生长;在倒4叶期则比较适合采取干湿交替灌溉;在施分蘖肥阶段,则以浅表水为主,有利于实现以水带肥。
4.3 防治病虫 秧苗返青活棵后为防治杂草的最佳时期,可以施用稻草畏等化学除草剂。超过高产水稻在防止治病虫中要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防治水稻的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稻飞虱等病虫害要根据田间的实际情况,使施用的农药要符合国家安全、低毒、高效的标准。
5 适时收获
收获时全田籽粒95%呈金黄色即可。
参考文献
[1] 杨建昌,陈忠辉,杜永.水稻超高产群体特征及其栽培技术.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4):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