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未经历百度IPO是惟一遗憾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l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天,李彦宏已经成为了百度的符号。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百度还有另外一个创始人—徐勇。在1999年,李彦宏和徐勇共同创建了百度。作为联合创始人,徐勇在百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百度上市前夕(2004年12月),他却离开了百度。徐勇曾对媒体表示,“没有经历百度IPO是惟一的遗憾”。
  
  相聚美国
  李彦宏和徐勇是北大校友,但两人的相识、相聚却是在美国。
  1987年,李彦宏考入北大图书馆系情报学专业。1991年,在完成本科学业后,李彦宏奔赴美国,到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学位。1994年,在硕士毕业后,李彦宏进入华尔街,在道·琼斯的一家子公司担任高级顾问,并领衔开发了《华尔街日报》网络版的实时金融信息系统。1997年,李彦宏又从华尔街来到硅谷,加盟了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
  徐勇比李彦宏年长。1982年,徐勇进入北京大学生物系,先后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1989年,徐勇赴美留学,在美国德州A&M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又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念了博士后。毕业后,徐勇并未从事科研工作,而是进入企业,曾先后就职于两家著名的跨国生物科技公司(Qiagen和Stratagene),从事销售工作,并获得过杰出销售奖。
  1995年,李彦宏参加了一次在纽约举行的中国留学生聚会,见到了正在美国新泽西州大学生物系攻读博士的马东敏。两人“一见钟情”,在6个月后,喜结连理。马东敏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在1990年来到美国。毕业后,马东敏在一家生物公司做销售,在一次聚会上认识了徐勇。两人是同行,又都是中国人,很自然地成为了好朋友。
  1997年,李彦宏通过马东敏认识了徐勇。两人虽然专业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都对互联网非常感兴趣,都很认可硅谷的创业文化和创业机制。
  1998年,李彦宏在中国内地出版了《硅谷商战》一书。在《硅谷商战》中,李彦宏记录了1994年以来,硅谷几家大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技术本身不是惟一的决定性因素,商战策略才是决胜千里的关键;要允许失败;让好主意有条件孵化;要容忍有创造性的混乱;要有福同享……”
  同样在1998年,作为制片人之一,徐勇参与拍摄了大型专题纪录片《走进硅谷》。和李彦宏一样,徐勇同样为硅谷散发出的创业气息而着迷。在硅谷,徐勇曾多次应邀为中国内地的代表团介绍硅谷的风险投资机制和创业文化。拍摄《走进硅谷》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客观地反映硅谷的发展历程,并探求硅谷成功的基因。
  因为知道李彦宏的《硅谷商战》,徐勇便经常找李彦宏探讨硅谷和互联网,两人逐渐加深了了解,并有了志同道合的感觉。有意思的是,在徐勇拍摄《走进硅谷》时,李彦宏还扮成记者,旁听了摄制组对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的采访。
  
  选择创业
  1999年11月,《走进硅谷》在斯坦福大学举行首映式。在现场,李彦宏找到徐勇:“明天来我家,谈事。”
  第二天,徐勇如约而至,刚一落座,李彦宏竟然拿出了一份保密协议。徐勇有些惊讶,但马上又变得坦然—在美国,这是一种常见的商业习惯。签完保密协议后,李彦宏道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想回国创业,并邀请徐勇加盟,要做的项目是“中文门户网站的搜索技术提供商”。据媒体透露,李彦宏当时给徐勇了两个选择:一是帮忙找钱,给徐勇1%的提成;二是一起创业,给徐勇1/4的股份。最终,徐勇选择了后者。
  在当时,李彦宏还在Infoseek公司,拥有价值不菲的股票期权。1997年,李彦宏加入Infoseek时,公司的股票是5美元,到1998年底,Infoseek的股票就涨到了100多美元,他已经实现了中产阶级的梦想。然而,在美国,李彦宏经历了互联网是如何改变美国社会的过程,他一直有一个梦想:要用自己的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甚至是世界。另外,从1991年来到美国,李彦宏每年都会回国,也感受到了中国巨大的变化和互联网时代的机遇。1999年底,Infoseek被迪士尼收购,再次调整战略。李彦宏再也按捺不住创业的冲动,便毅然放弃股票期权,决定回国创业。
  和李彦宏相比,徐勇已经走在前面了。在1999年,徐勇和他人合作创立了Cybercalling公司,这个电子商务公司在6个月内就实现了赢利。和李彦宏一样,徐勇同样看好回国创业的前景和搜索引擎的价值,两人一拍即合。
  确定创业后,两人写好了商业计划书,便开始寻找风险投资,他们确定的赢利模式是:做出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然后卖给门户网站。
  在寻找风投的过程中,徐勇的人脉起了重要作用。另外,中国概念、李彦宏拥有的搜索技术和两人的团队组合也对投资者有着不小的吸引力。经过一番努力,有三家风险投资机构表示愿意投资。最终,李彦宏和徐勇选择了诚实合伙投资公司和半岛基金。
  经过几轮艰苦的谈判,两家投资机构决定给李彦宏和徐勇投资120万美元,占有创业公司25%的股份。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花絮在日后被多次提起:最后一轮谈判,一位投资商问李彦宏,在搜索引擎技术上,世界排名前三的人是谁。李彦宏说出了三个人的名字,但并没有自己。这位投资商走出去,给威廉·张(搜索引擎专家,是李彦宏在Infoseek时的上司)打了电话,威廉·张很坚定地告诉他,李彦宏在搜索引擎领域,绝对可以排在前三位。于是,投资商回到谈判间,告诉李彦宏,他愿意投资120万美元,而不是最初要求的100万美元。
  敲定了投资,新公司就可以起航了。1999年12月24日,圣诞节的前一天,李彦宏坐上了飞往回国的飞机。
  
  百度“七剑客”
  2001年1月,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李彦宏喜欢中国文学,“百度”一词的灵感就来源于辛弃疾的代表作《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李彦宏和徐勇把办公地点选在了北大资源宾馆。之所以把公司放在这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可以节省办公费用,当时融到的120万美元原本是计划半年用完,但两人认为应当精打细算,争取能够支撑一年;二是北大资源宾馆离北大和其他高校都很近,便于老师和学生兼职。
  在2000年,在全球范围内懂搜索引擎的人都不多,何况是在中国。对于新生的百度,首先要做的就是搭建一个技术研发团队。李彦宏锁定的第一个目标是刘建国。
  刘建国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曾主持开发过国内第一个大规模中英文搜索引擎系统“天网”和第一个面向消息的中间件产品“银燕”,是中文搜索的先行者和领军人物。
  在最初,刘建国还是比较犹豫的。毕竟北大副教授的职位,不是谁都能轻易放弃的。留在北大,就意味着将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和稳定的生活,而参与创业,则意味着风险和不确定性,更何况,他要加入的是一个毫无背景、初创型的小公司。
  于是,刘建国便通过美国的朋友调查了李彦宏,而朋友们的回馈都很正面:在搜索引擎技术方面,李彦宏可以在全球排前几位,而且人品很好。在前期的交流中,刘建国也意识到,李彦宏是一个有战略眼光和远大理想的人,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者。另一方面,刘建国也认识到,只有创业才能推动搜索引擎技术的开发,并让技术实现价值。北大虽然是一流的高校,但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最终,刘建国做出了辞职的决定,成为了百度的第一名员工。
  招到刘建国后,还需要招其他人。在回国的第二天,李彦宏便在北大、清华等高校的BBS上发布招聘软件工程师的帖子,陆续招来了几个人,都是在读的硕士和博士。
  2000年1月3日,在北大资源宾馆,百度召开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全体员工大会。此时的百度,一共有7个人:李彦宏、徐勇、刘建国、郭眈、雷鸣、王啸和崔珊珊。在会上,李彦宏和徐勇并没有高谈阔论,在简单介绍了员工和分工后,便开始讨论搜索引擎的研发。
  据说,2000年1月3日那天有点冷。百度的所有员工,包括李彦宏和徐勇都没有想到,也不可能想到,从这一天起,百度就走上了漫长的征程,并在日后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图腾”。
  按照中国人的风俗,百度两个办公室的房间号都很不吉利,一个是1414,一个是1417。但日后被称为“百度七剑客”的第一批百度人,就是在这里出发,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和财富自由。
  
  有争议的转型
  经过4个多月的开发,“百度1.0”终于问世。在最初,百度对自己的定位是像美国Inktomi公司一样,做门户网站的后台搜索技术提供商。当网民在门户网站上使用搜索时,搜索的请求可以被转到百度的服务器,而每个搜索都是收费的。在当时的美国,Inktomi正是靠这种模式而赢利颇丰,是雅虎等门户网站的幕后英雄。百度想做中国的Inktomi,曾提出了“Behind your e-success”的口号,意为“在你成功的背后”。
  万事开头难。开发出产品后,李彦宏和徐勇便四处出击,做起了兼职的销售,但并没有什么进展。幸运的是,在投资商的帮助下,在2000年5月,百度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客户—硅谷动力,服务费是每年8万美元。
  在拥有第一个客户后,百度的道路变得平坦了很多。凭借先进的中文搜索引擎技术,百度陆续拿下了一系列的重量级客户:2000年8月,开始服务搜狐;2000年10月,开始服务新浪;2001年1月,开始服务263;2001年2月,开始服务TOM……
  因为研发和销售进行得都很顺利,在2000年9月,仅仅成立9个月时,百度又成功地进行了第二轮融资,获得美国知名风险投资机构DFJ(德丰杰)和IDG(国际数据集团)的1000万美元投资。
  2000年年底,美国纳斯达克股市突然崩盘,一直被某些人诟病为“泡沫”的网络经济也在一夜间破裂,并且对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产生了巨大冲击。虽然有大把的美金在手,百度在短期内并不担心生存问题。但李彦宏和徐勇却有一个很大的苦恼:在所在的细分市场,百度已经做到中国第一了,但却并没有实现盈利。原因是,重视内容的门户网站并不看重搜索,百度能收取的费用并不多。而受网络经济衰退的影响,很多客户都提出了降低费用的要求,某知名网站甚至还一再拖欠费用。
  很明显,百度需要转型。李彦宏和徐勇进行了两次尝试,借鉴了两家美国公司的业务模式,但都失败了。经过深思熟虑后,李彦宏决定借鉴1998年创办的Overture的商业模式,让自己的搜索引擎直接面对网民,靠竞价排名广告赢利。和现有的模式相比,竞价排名是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李彦宏需要说服董事会。
  百度前副总裁梁冬曾在《相信中国》一书里提到李彦宏说服董事会的过程:
  刘计平在办公室外看报纸、上网,听到在里面打电话的李彦宏声音陡然高起来。这个下午,给刘计平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那一天,李彦宏的声音一改往日的温文尔雅,而是显得有些激昂。音调偶尔高上八度并不难,难的是,整整一个下午,一直听他在屋里慷慨陈词,当然,用的是流畅的英文。当时,刘计平并不知道这个电话意味着什么,打完电话的李彦宏推门出来时,又恢复了往日的不瘟不火,像什么事儿也没发生过。刘计平也就没有在意,直到过了许多天,拿到话费单一看,天啊,怎么会有一个500多元的电话,这时他才再次想起那个越洋电话。事实上,那天,李彦宏并没有说服董事会。但董事会最终答应他尝试一下。无疑,这位在中国的执行者,他的敏锐与执著,让远在美国的投资人更愿意把赌注押在他身上。
  
  实际上,梁冬的叙述还是显得过于平静了。据了解,激动的李彦宏甚至还骂了“脏话”,并摔了手机。徐勇并不同意做竞价排名,董事会的其他成员也站在徐勇这边。李彦宏孤立无援,但他的坚持和态度让董事会感动震惊,并最终同意李彦宏可以试一试。
  2001年8月,Baidu.com正式上线。2001年9月20日,Baidu.com开始竞价排名业务:第一天的收入是1.9元,第二天是3元多,第三天超过了10元,第五天超过了200元,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度的收入始终保持着令人吃惊的增长曲线。李彦宏的“孤注一掷”取得了成功。
  
  徐勇的遗憾
  2004 年12月15日,徐勇正式离开了百度。
  在百度举行的欢送会上,徐勇表示:“百度是我职业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我非常荣幸能够与百度总裁李彦宏先生以及所有员工一起,将百度打造成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这是让我和所有百度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事业。百度目前各项业务均保持着稳健且高速的成长,技术也一直保持全球领先的地位。我对百度的未来充满信心。”
  百度正在筹备上市,徐勇为何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在给全体员工的信中,徐勇写道:我之所以会选择现在离开百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部分原因是因为顺从我始终无法停止下来的创业冲动,去继续创新、创立新的事业。对一个创业者来说,百度五年由小到大走过了一个完整的创业轮回,这也催促我快去选择下一次机会。
  这似乎是一个很正常的人事变动,但一些媒体和专业人士却不这么看。有人分析,徐勇之所以离开,是和李彦宏之间产生矛盾有关。在百度发展初期,李彦宏是董事长兼总裁,负责全局;徐勇是执行副总裁,负责市场;刘建国是副总裁,负责技术,“三驾马车”配合得非常默契。虽然也有争执,但大家还是能够协调一致。2001年,在是否要做竞价排名上,李彦宏和徐勇产生了重大分歧。在李彦宏的坚持下,百度还是选择了竞价排名,并取得了成功。在选择新的商业模式和战略后,百度的市场和运营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徐勇似乎不太适应这种变化。2002年6月,李彦宏请来了朱洪波,担任高级副总裁,负责市场推广及企业软件事业部。2004年1月,李彦宏提拔朱洪波出任百度COO(首席运营官),负责公司整体运营,而徐勇则被调整为CSO(首席策略官)——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比较虚的职位。
  2004年1月15日,徐勇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专访。徐勇称,离开百度是自己想尝试新的创业机会,而非公司业绩和个人能力等问题。徐勇认为,没有亲身经历百度IPO的过程是惟一的遗憾,虽然自己也参与了IPO的前期工作,但后面的过程只能到其他的公司去体验。这五年中,在个人事业、财富上的回报让自己很满意,而自己的另一个收获是,个人思想和家庭生活都已经变得更加成熟。
  2005年 8月5日,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日报收于122.54美元,远高于27美元的发行价。徐勇接受了李彦宏的邀请,和李彦宏一起,见证了百度的历史时刻。在百度IPO后,徐勇拥有百度7%的股份。随后,徐勇宣布,他将去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MBA学习,由一个创业型企业家暂时回归到一个专职的学生。
其他文献
栏目主编王圆圆: 尽管从泰罗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提倡“科学管理”,但是“经验管理”从来没有让位给这种新的管理主义。究其原因,还在于“经验管理”很顺手、很简单、很符合逻辑,它所关注的“成本”更直观、更现实,而“科学管理”关注的“绩效”更模糊、更遥远。以员工管理为例,我们一般将员工按照高层、中层和底层,男性和女性,核心和非核心,技术类和非技术类等常规标准进行分类管理。但是,这些大家都习以为常的分类方法科
期刊
信任能在一些团队过程中影响绩效,但其中部分团队过程的作用在先前的研究中被夸大    在企业,团队成为组织中一个基本单位,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团队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团队的工作结果为导向,团队中的成员相互依赖、合作,保证在最低的内部不确定性以及最高的团队成员满意度的前提下达到高绩效。在目前研究者的视角中,与高绩效团队塑造的相关因素有:工作团队的规模、成员的能力、分配角色以及增强多样性、对于共同目的
期刊
在联想公司成立20周年的内部庆祝大会上,柳传志面对全体员工,发表了一场演讲。彼时贾伟刚进入联想没多久,他坐在台下,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这位联想的灵魂人物颇富感染力的声音。突然之间,柳传志的一句话语猛地触动了贾伟的神经:“我们联想集团要挺起中国民营企业的脊梁!”  在联想的工业设计部工作五年之后,贾伟注册了自己的公司——洛可可工业设计公司。他又用了五年的时间让洛可可成绩斐然、迅速壮大。如今的洛可可已成为
期刊
坐落在古城西安西北工业大学(下文简称“西工大”)的管理学院没有一般商学院那么热闹,“中等规模,偏小的”,其在校生只有1300余名,其中本科生不足500人,硕士、博士及专业学位硕士有800余人;其学科覆盖,重点建设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下辖有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经济与贸易5个系,与国内许多学院既有管理又有经济甚至还有公共管理的“大而全学院”相比,“个
期刊
不同的组织文化影响着员工身在其中的知觉以及表现,而个体采取不同的印象管理战术也会影响到其在组织中获得的支持。知觉是个体对周围观察事物的感觉解释和整体认识的过程。知觉影响到我们所“看见”的事物,两个具有不同知觉(心智模式)的人观察相同的一件事,会有不同的描述,因为他们的关注重点不同,所以会做出“选择性的观察”。     何为印象管理    印象一般指人们对别人的看法。从本义上说,印象包含了我们对认知
期刊
文化与管理的关系是复杂的。在管理的情境因素中,文化最难把握,面对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文化,即便是训练有素的学者也难以理出其科学化的逻辑关系,难以进行类似于自然科学的实验。别的不说,仅仅要找出一个相对不变的对照系就已经十分困难,更何谈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所以,对文化假设进行严密的证伪活动几乎不可能。这样,就使文化研究被排斥在波普尔式的假设与验证体系之外,只能靠经验性证明。但是,文化研究又能够在相当一部分
期刊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卡夫营销学教授Mark Vandenbosch和他的同事Stephen Sapp最近在《斯隆管理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让供应商变诚实》(Keep Your Suppliers Honest)的文章。两位作者认为,随着供应链变得复杂和成熟,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了。全球化及其无情的效率至上将人们带入了漫长且复杂的供应链中,像谷物棒这样简单的商品都需要四大洲的八个国家
期刊
“现在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 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新日”)董事长张崇舜说。  我国在1990年代前电动车基本依靠进口,如高尔夫球车、游览观光车等。自1992年开始,我国开始自行研制电动车技术,1995年清华大学研制成功的第一台轻型电动车问世。自此之后,电动车产业在中国开始逐渐发展起来。2003年“非典”之后,更是呈井喷状发展。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电动车产业在我国
期刊
多年以来我们发现,最成功的CEO首先是能化解冲突的人。  说到冲突,企业中其实存在两类极端情况。第一,高层间表面上和谐一致,喜欢避免冲突和争取一致,以至于重要的事从不会真正得到解决。另一种情况则是,为了个人得失在小事上你争我夺、剑拔弩张,严重阻碍公司提升业绩。   冲突太少会让公司了无生气,而冲突太多又会损伤元气。而成功的管理者,往往将团队的冲突控制在两者之间,建设一个“高效紧张”的团队。团队成员
期刊
在管理学中,霍夫斯泰德几乎已成为跨文化研究的同义词。以霍夫斯泰德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基础,同为荷兰人的特姆彭纳斯(Fons Trompenaars)等人通过完善调查样本、重设调查问卷、扩展调查范围等方式,试图克服霍夫斯泰德研究中数据日益陈旧、调查对象单一、对相关国家文化的定位不准确等缺点。而另外一些管理学家,如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南希·阿德勒(Nancy J. Adler),则干脆以霍夫斯泰德等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