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产关系定义的几个问题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huaxue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本刊在1979年第6期发表了蔡俊生同志的《对斯大林关于生产关系定义的置疑》(以下简称《置疑》)一文以后,陆续收到一些来稿,对生产关系是什么?斯大林把所有制纳入生产关系是否正确?所有制形式是否权利意志形式?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否必定从物质生产关系开始?所有制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决定物质生产关系?等等,提出了不同看法。为了深入研究和讨论生产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现将来稿中的主要不同意见摘编如下。
其他文献
<正> 5月4日,《江汉论坛》编辑部和《湖北日报》文艺理论部在武昌联合召开座谈会,讨论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会议就有沒有广义的人道主义,有沒有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衡量历史进步的尺
目的为了识别图像来源于相机还是其他电子设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高阶统计量的图像来源取证方法。方法利用生成途径对图像性质的影响和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来源的数字图像的生成途径对它们各自性质的影响,从图像的多尺度分析角度,研究不同来源的图像在变换域所呈现的独有特性,提取数字图像小波域的高阶统计特征,以此判断图像的来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针对计算机软件、数码相机和扫描仪这3类图像的平均测试正确率达到了
<正> 应该按矛盾是否一方克服另一方,分为两类:一是共存性矛盾,一是非共存性矛盾。非共存性矛盾是指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总是一方战胜另一方、一方克服另一方、一方吃掉另一方而引起的事物质变。这类矛盾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真理和谬误、科学与迷信、建设和破坏等等。共存性矛盾则没有一方战胜另一方、一方克服另一方、一方吃掉另一方的问题。矛盾双方,在又统一又斗争的关系中,自始至终共存着。它们的对立面斗争,不是采取互相克服而是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因而呈现为另一种形式的
国家粮食局粮油信息中心主任尚强民日前表示,由消费需求拉动的大豆进1:2在未来还会继续增加。“我们已将大豆进口预测从此前的4600万吨上调至4750万吨。”尚强民透露,4750万吨的
2009年2月,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赋予宁夏农垦相当于地级市的部分经济管理权限,并给予农垦优惠的配套改革政策,使农垦迎来了历史上
<正>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和哲学各学科学会(研究会)联合主办,哲学研究所负责编辑的我国第一部中国哲学年鉴——《1982年中国哲学年鉴》,即将由中国大百科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本年鉴内容相当丰富,设有特载、专文、研究进展、新书选介、论文选介、哲学界概况、哲学界动态、1981年新书目录、1981年部分论文索引等栏目,大体反映了哲学界概貌。
<正> 广西哲学学会于1980年12月2日至5日在南宁召开年会,着重讨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在讨论中有下列不同意见: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或最终动力。三、生产力的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四、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更是这样。五、
200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属地风波”唤起了江苏农垦人对“生存”的警觉。2006年下半年,公司党委深刻剖析江苏农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二次创业,重振苏垦”战略决策。到2009年底,垦
目的以纸盒生产设备主轴装置为研究对象,研究纸盒生产过程中误差精度的控制方法。方法通过分析主轴装置在纸盒生产中的工艺要求和结构特点,提取主轴装置模型的主要参数作为设
<正> 60—70年代,系统科学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同控制论、信息论一起,崛起在现代科学的舞台上,并且日益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乃至人类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系统科学的出现不仅引起了人类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而且推动了人类的哲学理论思维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