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教育和启迪作用的表现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同时历史学的功能也是多方面的,比如指导人们社会实践的功能,陶冶人们的品格情操和启迪人们的智慧的功能等等,在中学历史课的诸多功能和作用中,它的教育和启迪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从我从事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来说,我认为历史课程的教育和启迪作用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增强民族自信力
  历史是民族自信力的根据。中国近代文学家、史学家章太炎曾说:“余数见印度人言其旧无国史,今欲搜集为书,求杂史短书以为之质,亦不可得,语辄扼腕。”又说:“史之有关于国本者至大,秦灭六国,取六国之史悉焚之;朝鲜亡后,日人秘其史籍,不使韩人寓目。以今日中国情形观之,人不悦学,史传束阁,设天降丧乱,重罹外族入寇之祸,则不待新国教育三十年,汉祖、唐宗必已无人能知,而百年之后,炎黄裔胄,决可尽化为异族矣!”这些论述说明,国民的民族历史意识的强弱,与国家民族的存亡兴衰有着直接的关系。
  以中国历史为例。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持续发展,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间虽曾多次遭到严峻的考验,但每一次都最终战胜了艰难险阻,取得新的发展。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几次短期的分裂,但统一是主流;虽有民族间的冲突、斗争,但多民族统一共处仍是历史的主线。如此悠久的历史,如此众多的民族、人口抟聚在一起,数千年间连续不断地繁衍和发展,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春秋、战国、秦汉文明可以与古希腊、罗马的文明媲美;唐宋盛世的文明水平,更是西欧“黑暗的”中世纪所不能企及。一部中国历史,是我们民族自信力的根据,学习历史,可以增强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力,增强我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前途的信心。
  激发爱国主义的热忱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情感和意志的表现,它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千百年来巩固、凝聚起来的一种对自己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和信念。这种思想感情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出一种崇高的品质和精神。崇敬祖国、热爱祖国,并为之奋斗终身,甚至献上自己的生命。
  历史学家吕振羽在《中国历史讲稿》的“引言”中这么说:“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讲: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的确,到国外一些地方去看一看,就更知道祖国的可爱。不把外国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比较一下,就不知道我们的祖先并不是对不起我们的,对我们很不错,给我们留下很多珍贵品。”远古的先民,筚路蓝缕,开启山林,开辟我们生于斯、养于斯的祖国山河,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中华民族子孙世世代代生活、繁衍在这片土地上,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培养了极其深厚的胞泽之谊。保护我们祖国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爱护这千百年积累的优秀文化,珍惜世代相传的民族感情,是每一位中国人的天职。为了维护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一代又一代的先烈志士,怀抱着爱国热忱,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构成了历史上的灿烂篇章;为了推进祖国的文化发展,一代代的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艺术家,创造了一笔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梁启超说,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源泉。了解我们祖国的历史,能激发起我们树立要无愧于先辈和后辈的历史责任感,加深了我们的责任感,也就是激发起我们的爱国主义热忱。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历史学的特有功能之一,就是它以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例为素材,提供了一部生动的道德伦理的教科书。人生在世,为人处事,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自己心目中树立几个学习的榜样或楷模,仿照他们的行为准则来为人行事,把他们的嘉言懿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鞭策自己努力上进。
  李大钊曾说:“吾人浏览史乘,读到英雄豪杰为国家为民族舍身效命以为牺牲的地方,亦能认识出来这一班所谓豪杰的人物,并非有与常人有何殊异,只是他们感觉到这社会的要求敏锐些,想要满足这社会的要求的情绪热烈些,所以挺身而出为社会献身,在历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剧、壮剧。我们后世读史者不觉对之感奋兴起,自然而然的发生一种敬仰心,引起有为者亦若是的情绪,愿为社会先驱的决心亦于是乎油然而起了。”这种“见贤思齐焉”的心理冲动,是不难体会的。当我们读到诸葛亮忠贞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句;读到文天祥宁死不屈,以诗明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因禁烟被黜,然报国之心益烈而写下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怎不令人热血沸腾,心神向往呢?近代以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家孙中山、黄兴、陆皓东、秋瑾、陈天华、林觉民,乃至李大钊、方志敏、刘胡兰等无产阶级革命先烈的崇高品德和光辉形象足以荡涤人们灵魂深处的污垢,萌生革命的豪情和崇高品质。这一系列有血有肉的历史记载,是人们进行道德修养的最好的教科书。历史使人明智,历史还使人品德高尚。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南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1958年,我在泰安黄前水库工作时拍下了这张照片,rn当时我正在用电唱机为民工同志播放歌曲.那年我18岁,虽已时隔60年,但那个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和那段特殊的工作经历让我至今
期刊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意见,不断强化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和培训力度,但仍存在政策覆盖面有限、培训供给不足等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授英语课,如果有一个好的引入,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使学生感兴趣呢,利用实物,引发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新旧联系,启发兴趣、利用图画,诱导兴趣、开张活动,增强兴趣……  关键词:引发 激发 启发 诱导 增强 兴趣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尽快将学生带进英语之门,并取得大面积的收获,历来是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门槛”。经历几十年教学实践,我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
首先,继续加快推进PPP项目的发展,全面打通和拓宽民间投资、民营企业进入“新基建”领域的渠道.rn其次,地方政府需取消和减少阻碍民间投资进入新基建的附加条件.要真正降低民
期刊
随着经济结构变化和劳动合同法的推进,我国逐渐失去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如何保障一线职工工资偏低、工资增长缓慢、遭遇欠薪等社会问题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而目前我国规
股有巴菲特,债有格罗斯。在债券投资领域,比尔·格罗斯的地位相当于股票投资领域的巴菲特。许多基金经理通常只有一两年出色的业绩,而格罗斯却有35年以上的出色表现。自1987
2008年9月我省正式全面进入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行列,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作为新课程执教者中的普通一员,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感觉新课程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教学理念方面都有很大变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根本上改变,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如何更快、更有效的达到这一要求呢?这始终是令人感到困惑的问题,现结合本人实际教育教学工作,
如今的电视节目除了娱乐大众的作用,还兼有提供求职面试的平台的功能.与传统的面试官和求职者双方面对面交谈的模式不同,电视求职节目中主持人、多位面试官、心理咨询师、职
当今时代,经济圈已经成为发展地区经济和国民经济的一种有效方式。肥东县作为合肥的东部关隘,其战略地位尤为关键。本课题将从肥东县的现状、发展中的问题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