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学课中学生两极分化问题的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y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如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科学探究和科学概念的关系、教学方式变化与教师知识储备不足的矛盾、学生间的两极分化等问题。现对科学课中学生两极分化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问题分析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对学习的适应程度和学习的优劣程度总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形成原因,既有先天禀赋的不同,更有来自后天的环境、所受教育的影响。本文所谈的问题的焦点是在“分化”上,即是指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受新课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改变的影响,学生学习情况向着两极分化这一教学问题。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分化”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适应新课程学习者分化成上一级
  新课程实施以前,因为有具体的教学大纲作指导,教师讲什么、如何讲,大纲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学生的学习范围都被限制在大纲规定的圈子中,加上主要是以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主,学生学习的内容、思维的方式都受到了不同形式的限制,所以学生在学习上的差距不是太大,而學有余力的学生受到的限制就较大。在新课程形势下,由于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课堂充满了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气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把课堂推向了一种全新的境界。科学课的信息呈现形式多样而具有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且具有开放性等变化,都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空间,激励着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那些禀赋较好、反应较快、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他们无论是合作讨论,还是实践操作,都能较好地达到教学要求。这正是新课程的优点所在,促使优者更优,从而“分化”成上一级。
  
  (二)新课程学习不适应者“分化”成下一级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学生,他们上课从不举手发言,讨论当听众,实验操作当看客,不作科学记录或者抄袭他人的记录,这类学生完全成了班级的“旁听生”。分析原因,在过去课程条件下。大家都在被动接受为主的情况下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和关注度都差不多,学生都在接受着同样的学习任务。这种被动学习对这些特殊的学生群体,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确实促使着这些学生进步。在新课程条件下,由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所以情况就很不一样了。其一,新课程多了民主性,少了强制性;多了自主性,少了被动性。由于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多了,机械模仿的时间少了。同时,自主探究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由于学生的知识层次不同,最近发展区落差较大,探究活动实际上是给优秀学生创造了思维发展的空间,学困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参与,而实际收效不大,成了合作学习、探究实验中的观望者。其二,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指导教学的思路已经发生了变化,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探究、创新,关注的是师生互动中的新问题。由于课堂的开放,教师随时都有可能面临学生提出问题的挑战,于是就无暇给学困生以更多的辅导和帮助。同时,为了学生发展以及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教师提出问题、布置作业都从学生的发展性、创造性、综合性的特点出发,从而减少了基础知识的练习,这些也不利于学困生的发展。这样,促使了学困生继续向下一级“分化”。
  
  二、改进策略
  
  在新课程教学中出现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问题,呈现出新的情况和特点。希望通过对已发现问题的介入、关注、研究,能提醒和引起更多人的思考,以利于问题的解决,实现“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的课改战略目标。在此,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两点改进意见。
  1.从教师层面看,要把关注的目光多聚焦在学困生、后进生身上,给他们尽可能多地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多用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树立成功的信心。必要时,可采取个别化教学方式,对学困生进行专门辅导,多布置特殊的弹性作业进行个别辅导。对于那些性格内项、兴趣偏泛、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多布置一些基础性的分层作业,使这部分学生的科学基础知识水平逐步提高,增强他们学科学的信心和成功感。在此基础上,逐渐过渡到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主动学习的轨道上来。
  2.从学生层面看,要积极倡导学生间的互相帮助,建立恰当的学习合作小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教师个别化教学的补充。学习合作小组的建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考虑分组成员的优化搭配等问题。实际教学中,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前提下的学生互助,被帮助的学生是乐于接受的,在多次合作探究的环境下,学困生自然也会逐步融入到主动参与学习的氛围中来。因此,教师如果能充分、合理、组织好这一教育资源,不断实践研究互助小组的实施过程、实效评价等,就能使学困生不被边缘化,这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和期望的。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阿霉素聚乳酸微球中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中阿霉素的含量。结果阿霉素溶液在7.5~15.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C
在压力容器工作的过程中,人们格外关注安全性问题,所以在实际的工作环节需要针对压力容器进行周期性的检测与维护,这样才可以确保整个锅炉处于稳定的、安全的运行状态之下。
原子吸收光谱法亦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蒸气相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广泛地应用于痕量和超痕量元素
传统的欣赏教学,实行的是“先完整听,后分段听,再完整听”的教学程序,这往往使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大多数人就对音乐欣赏感到厌倦,想尽快结束和退出这种活动,因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如何优化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呢?  普通心理的感知觉研究早就指出:人在感知一个特定对象时,开放的感知觉通道越多,对特定对象的把握(理解、记忆)就越全面、越精确、越丰富、越深刻。对于普通学校的绝大多数缺乏音乐经验的学生来说,音
某知名高校14名学子喜获2011年“费孝通奖学金”,其中女生13人,男生仅1人。男女生如此不成比例,引发社会热议。其实,如果单单是个例,倒也不必大惊小怪。事实上,放眼全国,该现象已属普遍。  至于其中原因,有人分析,概括以下两条:主观上,女生出于内在和外在的因素,较男生努力;客观上,目前高校的学生评价标准和体系存在缺陷,利于女生而不利于男生。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以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
近年来,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成为大数据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Spark并行处理框架是一个当今高速发展应用广泛的生态系统,是专为大规模数据处理而设计的快速通用的计算引擎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为培养学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丰富展现的舞台。深化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无论是选择实验方案,还是设计、确定实验方案,还是实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加强无菌操作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 本次选取手术室患者100例,为我院2015年1-6月收治,在手术室护理中加强无菌操作管理,设为观察组,就院内感染情
目的对解毒化瘀法用于糖尿病性冠心病的疗效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诊治的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90例行解毒化瘀法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中
大年初二,当人们正处在节日的喜庆之中时,在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值班的医生们”审理”了一桩新婚冤案。故事还要从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