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贾平凹的“乡村史诗”

来源 :民族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528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雄心勃勃地在二零零三年的春天动笔之前,我奠祭了棣花街上近十年二十年来的亡人,也为棣花街上未亡的人把一杯酒洒在地上,从此我书房当庭摆放的那个巨大的汉罐里,日日燃香,香烟袅袅,如一根线端端冲上屋顶。我的写作充满了矛盾和痛苦,我不知道该赞歌现实还是诅咒人生,是为父老乡亲庆幸还是为他们悲哀……”
  “长篇巨著初春问世,道尽平凹故乡深情”。4月12日,贾平凹长篇新作《秦腔》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贾平凹,一九五二年古历二月二十一日出生于陕西南部的丹凤县棣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化大革命中,家庭遭受毁灭性摧残,沦为“可教子女”。一九七二年以偶然的机遇,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出版的主要作品有《商州初录》《浮躁》《废都》《怕夜》《土门》《高老庄》《天狗》《黑氏》《美穴地》《五魁》《妊娠》《怀念狼》《病相报告》等。曾获得全国文学奖三次,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那文学奖和法兰西文学艺术荣誉奖。以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二十种版本。
  《秦腔》是贾平凹的第12部长篇小说。内容涉及其家乡陕西省丹凤县棣花村的故事。作品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采用“密实的流年式的书写方式”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和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现状的思考。书中大部分人和事都有原型。小说以夏风的婚宴开始,以夏天智的丧礼结束,在一红一白的宴请礼俗中折射出人生的宿命感。曾经熟悉的人一茬一茬地走了,稔熟的故乡因了新一辈人的陌生变得陌生起来。
  秦腔,即“秦人之腔”,或曰“陕西声音”,但在更大的层面上,作者思考的是,当前陕西农民的生存环境和他们真实的心灵世界。
  贾平凹称“我要以它为故乡竖一块碑,故乡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写作的根据地,但我的大量作品取材于一个商州概念的‘泛故乡’,真正描述故乡的作品,《秦腔》是第一部。可以说《秦腔》动用了我所有素材的最后一块宝藏,倾注了我生命和灵魂中的东西。如果慢去读,能理解我的迷惘和辛酸。”他自2003年初开始动笔写作《秦腔》,历时近两年,四易其稿。称《秦腔》是他费时最长、修改最多、最耗心血的一部作品。
  在未出版单行本之前,《秦腔》曾在《收获》杂志分两期刊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该书尚未出版,即已在社会上传得鼎沸。评论界有关专家认为,《秦腔》将是当代中国农民渴望富裕的代言巨著。此书敏感地捕捉到社会转型期间、农村巨变中的时代情绪,是对正在消逝的乡村的一曲挽歌,也是书写当代中国农村的具有史诗性意义的重要作品。
  摘自中安网
其他文献
世间有三样东西不能轻易相信:男人的承诺、男人的感情及男人的理由。但世间也有三样东西最珍贵:男人的承诺、男人的感情及男人的心。   男人在承诺的时候固然是真心,在背叛时也是实意,他不再爱你,明明是他变心了,但他却只会认为是你当初吸引他的优点不见了。  若是男人对不起你,请坚决与他分手。但要注意,千万不要发脾气,要温柔地分手。这样前者是性格不合,后者是世间遗憾。   多给男人一点遗憾。因为对于遗憾,一
期刊
父亲整日里做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活。天不亮扛着锄头出去,日落西山回来,所以在我的童年,很少能见到父亲。饱经风霜的父亲40岁时背驼了,胳臂也患了类风湿,但在那时,我却从未想过帮父亲做田里的活,反而总是埋怨父亲,吃的是大馍白菜穿的是粗布棉衣。骨子里也产生了一种对父亲的厌弃。厌弃父亲是个农民,厌弃父亲挣不到很多钱。我渴望过幸福的生活,渴望父亲像在外做官的叔叔那样,每次回家带给我很多好吃的东西。每当这时,
期刊
《水浒传》中托塔天王晁盖,领众人智夺生辰纲,携重金加盟梁山集团,当上了山寨之主,可算是一等英雄。  但这位梁山集团总裁将死时,人心已向宋江。犹如当年林冲火并寨主王伦,众人不肯为其用命一样,晁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众叛亲离,恨恨地对宋江说:“贤弟莫怪我说,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  宋江乃一刀笔小吏,没甚武功,晁天王认定他捉不到仇人史文恭,当着众人留下如此遗言,分明是不
期刊
看央视播放的歌唱中国职业女探险家李乐诗的文艺晚会,我被深深震动了。而其中尤其使我经久难忘的,是这么一句令我心灵震撼的歌词:“寂寞也潇洒”……  是的,“寂寞也潇洒”!探险家的路,是坎坷而漫长,荆棘丛生又充满风险的,同时又是寂寞、陌生而瑰奇无比的。世界上能到过“三极”(南北极、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峰屋脊)旅游探险的人,寥若晨星;而女人,则更鲜有匹配了!李乐诗本是香港一名著名摄影艺术家,她后来又成为了职
期刊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到云南最边远、最原始的少数民族独龙族采访当地的一所小学,有这样几个镜头:  老师问:后年是什么时呢,是已经过去了,还是没有过?  总共19个学生,5个举手表示已经过去了,5个举手表示还没有过去,另外的一些同学一脸茫然。  老师问一个学生:今年多大了?  学生:12岁  老师又问:那去年你几岁?  这个学生似乎扭捏了半天,也想了半天,脱口说:10岁。  镜头并不是告诉我们什么地
期刊
3年前,我决定去福利院抱养个孩子献点爱心。  在福利院,老师根据我的要求推荐了几个。  角落里,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刚被一个弱智的孩子抢去手里的面包。  就在那个瞬间,那双充满失望和无助的眼睛令我决定照顾这个先天患有血液病并被截肢的孩子。  第二周,我们就买了所有男孩子可能喜欢的玩具,去找那个一出生便被遗弃、老师取名“乐乐”的孩子。整个下午,我所有用来吸引他的招数都毫无用处,这
期刊
很容易理解人们为什么喜欢海鸥——俯视礁石嶙峋的海港,我看到一只海鸥在自由地飞翔。它的双翼强劲地向后拍打着,越升越高,越升越高,直到高过所有其它海鸟,然后滑翔出一个个华丽的弧圈。它不断地表演着,好像知道一架摄像机正对准它,记录着它的优雅。  但是在海鸥群里,它完全变了个样子,所有的优雅与庄严都堕落为肮脏的内斗与残忍。还是那只海鸥,它像炸弹般冲入鸥群中,偷走一点肉屑,激起散落的羽毛和愤怒的尖叫。海鸥之
期刊
这绝对是条爆炸性新闻:    蒙牛乳业董事长、总裁牛根生日前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将捐出个人全部股份,成立“老牛基金会”,主要用于褒奖对蒙牛集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或机构,在集团员工遭遇不幸或生活窘困时,也可向基金会申请帮助。按照牛根生的计划,在他百年之后,家人不能继承“老牛基金会”,妻子与儿女只可领取不低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平均工资的月生活费。  牛根生一直都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人。1978年,20岁
期刊
天气很好的那个中午,他跑来看她,给她带来一瓶柚子茶。那是他们在一家很小的韩国店里发现的,她很喜欢那种漂亮的颜色和清甜的香味。他打开包装,帮她把瓶子拧开。他说:盖子有一点点紧,怕她自己拧不开。她抬起头来,看到他眼睛的深处。冬日正午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她的心里有一只小小的蝴蝶,迎着阳光习习地飞。   他母亲去世的那年,她整天地陪着他,看着他悲伤的样子,说不出话来。他轻轻地握她的手,在那些纤细的手指中
期刊
某日,一位神色黯然的客户走进一家安装人类程序的软件公司,请求工程师帮他排除烦恼。因为最近一段时期,在他与别人交往的时候,他的系统经常死机。他讨厌身边的每个人,说亲朋好友们都在莫名其妙地远离他!软件工程师听完他的倾诉,启动了他的人体机器,进入他的心灵认真检查,几秒钟后,工程师安慰他说没出什么大毛病,只是他的心灵存储器中丢失了love.exe程序。于是,工程师耐心指导客户按步骤在心灵中安装爱的程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