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百年蒙牛”,他倾囊一捐

来源 :民族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an1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绝对是条爆炸性新闻:
  
  蒙牛乳业董事长、总裁牛根生日前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将捐出个人全部股份,成立“老牛基金会”,主要用于褒奖对蒙牛集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或机构,在集团员工遭遇不幸或生活窘困时,也可向基金会申请帮助。按照牛根生的计划,在他百年之后,家人不能继承“老牛基金会”,妻子与儿女只可领取不低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平均工资的月生活费。
  牛根生一直都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人。1978年,20岁的牛根生加入伊利股份。他从一名洗瓶工做起,14年后就做到了伊利集团分管生产经营的二把手。然而1998年底,事业蒸蒸日上的他突然被董事会免职了。迷惘的他曾想过开海鲜大排档,想开一个擦鞋公司。但最终,在一帮伊利旧将的鼓动下,他披挂上阵,创办蒙牛乳业公司。
  接下来蒙牛乳业的发展简直就是一个传奇。1999年8月蒙牛成立时,全国排名1116名。在牛根生的带领下,成立几年来,蒙牛以平均每天超越一个对手的速度前进。
  2002年其销售额突破21亿元,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一举跃升至第4位。
  2003年“蒙牛”借助“神五升空”的出色营销,销售额再次翻番,实现销售收入40.7亿元,净利润2.3亿元。
  2004年盈利飙升94.3%,比预测高出6.5%,增幅远远高于另外两大乳业巨头——伊利股份和光明乳业。2004年6月,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牛根生个人所拥有的股票市值已经过亿。在去年的新财富劳斯莱斯500富人榜上,他排在第222位。6年的时间蒙牛从全国排名1116名到今天行业的前3甲,蒙牛的高速成长,可谓石破天惊。
  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现在又扔给商场一枚威力十足的炸弹,他彻底“散财”的惊人之举在世人大跌眼镜的同时,议论、钦佩、怀疑乃至谣言也随之而来。
  4月9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的2005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上,牛根生首次针对有关媒体的“老牛弃股”之说作出回应:“我是个害怕跳楼的企业家,但一个害怕跳楼的企业家,至少比一个没有想到过跳楼的企业家更具使命感,更有可能把企业带入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牛根生说,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而关于企业家的使命,有着各种各样的论述,有“生存说”,活着压倒一切;有“文化说”,经营好了文化也就经营好了所有;还有整合资源的说法、决策的说法、创新的说法等等诸多类的不同说法。“这些观点我想也都不错,”牛根生说,“但由于企业家不是企业的全部,因此,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担负的生存使命、发展使命、文化使命、创新使命,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企业家的使命。”他打了个比方:如果全体成员的使命是“画龙”,那么,企业家的使命就是“点睛”。妙手一点,龙腾虎跃!所谓“点睛”,就是在最佳的时机、最佳的方位为企业寻找最佳的突破口:在企业白手起家时,他能找到从零到亿的突破口;当企业停滞不前时,他能找到“另起一行”的突破口;当企业遭遇恶性竞争时,他能找到冲出包围的突破口;当企业危在旦夕时,他能找到起死回生的突破口……这就是企业家,“画龙”是他的必修课,但“点睛”才是他本人真正的天职、天命。所以,牛根生认为,作为稀缺资源的企业家,与普通员工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企业家是重大事件的发起人,是点燃导火索的人,是给发动机“第一推动力”的人,是发现乃至发明突破口、又能给企业带来变革的人,而农业龙头企业家更是缩小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差距的带头人。
  经济全球化,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白热化。我国多数企业规模小、底功弱、抗风险能力差,甚至我们100家企业加起来也不如人家一个企业大。面对全面武装的国际“巨无霸”,我们究竟怎样做才能后来居上?对此,牛根生坦言,全面出击显然不行,全线创新也不太可能,只有找准突破口,才能以一胜百,出奇制胜。这个突破口,可能是制度创新、可能是技术革命,也可能是文化整合,还可能是自主知识产权……不管是什么,只有连续寻找、持续突破,才能永续发展,绝不能一劳永逸。
  牛根生感慨道,如果从责任角度看,真正的企业家的“命运”不同于社会上的其他“家”:他们这些“家”的前途不是落在“命”上而是落在“运”上,走运者会与天同乐,不走运起码也能“独善其身”;企业家则不同,他的前途更多地是落在“命”上而并非全在“运”上,做好了兼济回报天下,做不好就得高楼跳下!我们为了创造“市民健康一杯奶,农民致富一家人”的和谐环境,也为了市场、工厂、牧场、城市、农村间的更加和谐,我捐出自己的股份,我们的团队捐出了外资奖励的近3亿元,以加快实现百年蒙牛强乳兴农的和谐环境。
  
  老牛语录:
  
  “虽然蒙牛只有6年,但我现在已经在考虑他百年发展的事。我活不了100岁。如果孩子继承了,是人才还好,不是人才就害了企业也害了他。我就是要建立一种制度和运行机制,让蒙牛能获得百年发展。都说民营企业短命,谁说蒙牛不能是可口可乐、奔驰、雀巢?
  “当这么多人的切身利益,家庭生活的好坏,与你关联:数亿消费者的奶食品安全问题与身体健康问题,数千万股民的风险收益问题,数百万奶农的脱贫致富问题,数十万产销大军的收入和吃饭问题……当把这些事情想明白的时候,个人利益就太微不足道了。
  “企业能否生存,决定我的收入。如果企业没有了,我的不到10%的股份还有什么用?
  “‘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而金钱可以把人带入坟墓。’常言道,富不过三代,那我就不让他富。钱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企业垮了,或被不肖子孙祸害了,失去钱财就很难受。我现在是自己让它从有趋于无,这才是支配金钱的最高境界。
  “智者,身在大富大贵之中,仍能清醒地视富贵为身外之物。
  “登上至高无上的御座,仍只能坐在屁股上。
  “真正的快乐对于物质的依赖十分有限,无非是食、住、衣的基本条件。超出了一定限度,财富的增加便不再能带来快乐的增加了。奢侈对于快乐并无实质的贡献,往往还导致痛苦。
  “人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反之受伤害最重。”
  牛根生捐股份就是在有准备的失去,就像他自己说的,自己看着钱财从有到无。
  但散财不仅仅是为此,老牛基金会其实寄托着牛根生更大的梦想。他说自己的捐赠是一种“共产主义”,“共产是我的理想,跟大家分享成绩、成果和收益的时候是最快乐的。这样可以让企业活得更长,一百年后大家还能想起我老牛——蒙牛的创始人。我希望蒙牛能活得长一些,以后我儿子的孙子,人家会说这是蒙牛创始人的第几代,要是赶上有一个混蛋儿子,他把钱花完了,轮不到孙子就没有了,这就没什么价值了。”
  作为一个商人,为了心中一份“百年蒙牛”的梦想,牛根生在努力地摸索、探求,谁也无法预知他的努力是否有效,他的梦想能否实现。但不管怎样,牛根生的哲学和在哲学影响下的牛根生,让人们看到了当代中国富豪对金钱的另一种处理,以及当代中国企业家对企业经营正在进行着的最大胆的全新尝试。
其他文献
有些人,有些事,永远珍藏在我们的记忆之中。一次邂逅,便定格成一张旧照片。隐约可见熟悉的笑容,只是物是人非,早已没有了声音和气味,连颜色也开始泛黄了。  当开始后悔的时候,才知道已经失去了,彻底失去了。可以毫无顾及地幻想一千种不同的结局,然后黯自神伤的责怪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珍惜。  那真的是梦想中纯真的年代,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以为可以单纯地生活一辈子,一辈子捉迷藏,一辈子放风筝,一辈子在暖洋洋的下
期刊
我很喜欢一则关于苦瓜的故事: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并朝拜它。   弟子朝圣走过许多圣河圣殿,并依照师父的教言去做。回来以后,他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师父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当作晚餐。   晚餐的时候,师父吃了一口,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奇怪呀!泡过这么多圣水,进过这么多圣殿,
期刊
罗伯特是一所大学3年级的退学学生。他矮壮结实,满脸胡须,一年四季都穿着开领衫,蓝色工作裤及蛇皮靴子,戴着牛仔帽。  在他年仅23岁时,就开始在佐治亚州克利夫兰的家乡一带,销售自己创作的各种款式的“软雕”玩具娃娃,同时还在附近的多尼利伊国家公园礼品店上班。不久前连房租都交不起,穷困潦倒的罗伯特,如今成了全世界最有钱的年轻人之一。  然而,这一切不是归功于他的玩具娃娃讨人喜欢的造型(事实上,它们实在不
期刊
世间有三样东西不能轻易相信:男人的承诺、男人的感情及男人的理由。但世间也有三样东西最珍贵:男人的承诺、男人的感情及男人的心。   男人在承诺的时候固然是真心,在背叛时也是实意,他不再爱你,明明是他变心了,但他却只会认为是你当初吸引他的优点不见了。  若是男人对不起你,请坚决与他分手。但要注意,千万不要发脾气,要温柔地分手。这样前者是性格不合,后者是世间遗憾。   多给男人一点遗憾。因为对于遗憾,一
期刊
父亲整日里做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活。天不亮扛着锄头出去,日落西山回来,所以在我的童年,很少能见到父亲。饱经风霜的父亲40岁时背驼了,胳臂也患了类风湿,但在那时,我却从未想过帮父亲做田里的活,反而总是埋怨父亲,吃的是大馍白菜穿的是粗布棉衣。骨子里也产生了一种对父亲的厌弃。厌弃父亲是个农民,厌弃父亲挣不到很多钱。我渴望过幸福的生活,渴望父亲像在外做官的叔叔那样,每次回家带给我很多好吃的东西。每当这时,
期刊
《水浒传》中托塔天王晁盖,领众人智夺生辰纲,携重金加盟梁山集团,当上了山寨之主,可算是一等英雄。  但这位梁山集团总裁将死时,人心已向宋江。犹如当年林冲火并寨主王伦,众人不肯为其用命一样,晁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众叛亲离,恨恨地对宋江说:“贤弟莫怪我说,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  宋江乃一刀笔小吏,没甚武功,晁天王认定他捉不到仇人史文恭,当着众人留下如此遗言,分明是不
期刊
看央视播放的歌唱中国职业女探险家李乐诗的文艺晚会,我被深深震动了。而其中尤其使我经久难忘的,是这么一句令我心灵震撼的歌词:“寂寞也潇洒”……  是的,“寂寞也潇洒”!探险家的路,是坎坷而漫长,荆棘丛生又充满风险的,同时又是寂寞、陌生而瑰奇无比的。世界上能到过“三极”(南北极、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峰屋脊)旅游探险的人,寥若晨星;而女人,则更鲜有匹配了!李乐诗本是香港一名著名摄影艺术家,她后来又成为了职
期刊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到云南最边远、最原始的少数民族独龙族采访当地的一所小学,有这样几个镜头:  老师问:后年是什么时呢,是已经过去了,还是没有过?  总共19个学生,5个举手表示已经过去了,5个举手表示还没有过去,另外的一些同学一脸茫然。  老师问一个学生:今年多大了?  学生:12岁  老师又问:那去年你几岁?  这个学生似乎扭捏了半天,也想了半天,脱口说:10岁。  镜头并不是告诉我们什么地
期刊
3年前,我决定去福利院抱养个孩子献点爱心。  在福利院,老师根据我的要求推荐了几个。  角落里,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刚被一个弱智的孩子抢去手里的面包。  就在那个瞬间,那双充满失望和无助的眼睛令我决定照顾这个先天患有血液病并被截肢的孩子。  第二周,我们就买了所有男孩子可能喜欢的玩具,去找那个一出生便被遗弃、老师取名“乐乐”的孩子。整个下午,我所有用来吸引他的招数都毫无用处,这
期刊
很容易理解人们为什么喜欢海鸥——俯视礁石嶙峋的海港,我看到一只海鸥在自由地飞翔。它的双翼强劲地向后拍打着,越升越高,越升越高,直到高过所有其它海鸟,然后滑翔出一个个华丽的弧圈。它不断地表演着,好像知道一架摄像机正对准它,记录着它的优雅。  但是在海鸥群里,它完全变了个样子,所有的优雅与庄严都堕落为肮脏的内斗与残忍。还是那只海鸥,它像炸弹般冲入鸥群中,偷走一点肉屑,激起散落的羽毛和愤怒的尖叫。海鸥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