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语文味”融入语文课堂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les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育者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要成功地构建一个开放、高效的语文“好课堂”,首先要保证语文课都要有语文味。要让学生在圈点批注中体现语文味;在品词析句中诠释语文味;在想象表演中感受语文昧;在诵读揣摩中体悟语文味,从而将浓浓的语文味融入課堂的每一个环节,让浓浓的语文味充溢课堂、浸润每个孩子的心田。
  一、抓字词,感受语文味
  现在许多语文教师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和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出现了重分析轻感悟的误区。充满语文味的阅读教学,应该是让学生一次次走进文本,用心感悟文本,体会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积累语言与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所以,语文课上,我着力引导学生悉心品味每一个标点,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从而与文本产生共鸣。
  如在教学《花瓣飘香》一文中,通过小女孩给妈妈送花的温情故事,感受小女孩对母亲的那份浓浓的孝心,聆听她散发着花香的心愿。在教学中,我悉心引导学生抓朱小女孩摘花的几个动词:俯,摘,捧,穿,跑,从而感受小女孩爱花,爱妈妈的美好心灵。接着让学生找出令他们感动的细节并在感受深的地方写上自己的体会,从而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永流传,并且抓住人物提示语中的关键词,如“轻轻”“低着头”等去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从而深刻地把握人物形象。在文章最后环节,我要求学生写一写:我把花送给小女孩和母亲时,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这样写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内在储备,学生的心弦再次被拨动,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二、重诵读,品尝语文味
  缺乏诵读的课堂,永远不能真正让孩子品味语言美,不能体会到张继“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孤独和寂寞,不能品位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潇洒,不能铭记“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的严于律己……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留给孩子充足的读书时间,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读出文章的意,体会文章的情,品出文章的味,让心灵与文本迸发出情感的火花。
  1.引读激发情感。
  教师适机地激情引读,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能够渲染和烘托课堂氛围。为学生的读奠定情感基础,为文本的理解搭建桥梁。恰到好处的引读极其具有鼓动性和煽动性,能使学生保持高昂的激情。如在教学《在大海中永生》时,我是这样引读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国家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我们国家日趋呈现富强繁荣的景象,我们肯定相信邓小平爷爷——(生齐读:在大海中永生。)香港、澳门成功地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都渴望团圆,就让我们一起期盼邓爷爷——(生齐读:在大海中永生。)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我们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生齐读:在大海中永生。)再这样多达几次的朗读中,学生通过教师富有感染性的语言,深切感受到了邓爷爷“永生”于大海中,“永生”于我们心中!这样多次点题,使学生的情感稳步提升。
  2.默读促进思考。
  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使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默读同样不可或缺,在课文学习中,朗读与默读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语文课程标准中也突出强调了默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能够静静地徜徉在语言文字中,尽情地草遨游在文本意境里,在独具个性的阅读思考中酝酿自己独特的思想。
  三、悟情感,激活语文味
  我们语文课,除了知识点的认识,更需要激情,需要感染,需要情感的共鸣,这也是“语文味”的一种表现。一些名篇佳作,或描写典型场景,或营造优美意境,或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往往凝聚着作者的心血,保蘸着他们的思想感情,课堂教学中很容易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抓住文章的点睛之笔,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庐山的云雾》一文中。我引导学生跟随文字认识运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体会到了庐山云雾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从而感受到作者深深地抒发了热爱祖国大河河山的思想感情。
  总之,语文教学姓“语”,语文教学应该散发出浓浓语文味的醇香。在花样百出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文本,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还要善于运用教学语言去点燃激情,构建充满情感的课堂氛围,更要善于通过种种手段引领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体验情感,激活思维,丰富见解,即积淀文化底蕴,营造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堂。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然而,在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了达到高分的目的,急功近利,反复做题训练,却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这不仅造成了教师与学生在思想上的隔阂,甚至认识上的对立,还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了抵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实现创设高效的语文课堂,不仅需要坚持“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还要把陶行知教育思想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利用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教学做合一”思想、解放思想等教育思想进行教学,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生活化的课堂上深入探索,获得深刻的学习感悟,促进他们探索能力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优化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让他们高效的掌握语文知识,推动语文优质课堂的发
期刊
三十年前的夏日中午,我接替回家吃午饭的父亲坐在自家的瓜棚里看瓜,大约二亩的瓜田向前延展着,视野开阔。中午炙热的阳光下,瓜蔓蔫蔫地耷拉着,紧贴着地面,快熟的西瓜突兀地显现出来,周围不知名的虫子不应景地聒噪,看向瓜田视野,隔着一层黏稠。这二亩西瓜是父亲为高三考大学的我特意种的。春天,打沙窝下种子时,父亲就对土堰上走来走去的村人说,今年二丫头考大学,他在种学费呢。不久,瓜苗长大冒蔓抽丝时,父亲对公路上走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作为我们教学工作的基础近几年越来越被重视,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做好教学研究对于我们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结合;组织;氛围;实践  一、课堂教学可以结合小游戏进行  在进行教学备课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其中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小学生的天性特点,他们贪玩、好动、思维跳跃,想要让他们沉下心来去进行学习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此我们的教学要考虑如何把他们代入到课本里
期刊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要实现阅读的有效性,教师要通过趣味性的阅读环节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主动阅读中探索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使他们能够用有效的方法进行阅读,抓住重点内容进行阅读和思考,促进思维的深入进行。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离不开课外阅读,教师要注重课堂引导和课外拓展,在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对相关的内容产生兴
期刊
曾见这样的情景“学生违反纪律,班中无人劝阻;教室卫生一团糟,学生视若无睹;班级各项活动无人主动参加……”班主任在办公室和教室之间不停地忙碌穿梭,像“全职保姆”一样忙,像“法官”一样有处理不完的案子。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因为学生只有具备了自我管理能力,才能从他律走向自律,才能真正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班主任如何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呢?  一、确立目标,激发自我管理的动
期刊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这样教育子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这样指出。我认为我们新时代的老师要做到修身养德,使自己有牢固的信念,“不忘初心,牢记自己的使命”。我们除了应该具备一般教师必有的基本素质外,还应该具有其独特的职业修养,这包括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应该具有的师德修养、文化知识修养、教学能力修养,也包括作为一个优秀的
期刊
在很大程度上,语文教学就是阅读教学,而阅读教学的首选方式就是朗读。所以,才有课标对朗读教学的重视和明确要求,如“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因此,在诗歌朗读教学实践中,为着提高学生的朗读意愿和优化朗读效果的目的,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丰富学生的感官感受并强化朗读与理解能力,让诗歌朗读教学入情入境。  一、以“景”造“境”,激趣生情  
期刊
携一缕清风,踩着古韵悠悠的诗词路,笙歌墨咏,袖手千年,伫立在楼兰的烟雨中,拂看五千年的历史长廊……   若不是在被流放、被驱逐的路上,又何来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若不是在纵歌竹林的路上,“凌扶摇兮憩灜,要列子兮为好仇”的放达何处可寻?若那李周不曾奔波在“十二年银甲未卸”的路上,《升天行》的皇皇之音何时得显?   人的一生有无数种路可以走,或喜或悲,或哭或笑,看似平常,却对自己来说无上珍
期刊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跳出“学课文”的局限,达到“学语文”的目的。实践的方式有很多,笔者尝试用“改写”这一简单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语言的对比、迁移、表达等体验中,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一、对比改写,发现语言之美  《难忘的泼水节》课文结尾这样写道:“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笔者请学生对比改写的句子,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