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自救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yajun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朝康熙时期,有一位大臣名叫明珠,他是掌权最大的官员之一,不但清廉正义,而且嫉恶如仇,因而不少以权谋私的官员都对他恨之入骨,无不欲除之而后快。
  有一年,明珠正在暗中与几位贪官较劲,结果被那几位贪官联合起来反咬一口,陷害明珠贪污受贿,而且证据“确凿”。他们纷纷跑到康熙皇帝面前告状,要求将其弹劾下狱。
  康熙对明珠一直颇为信任,虽然他从心里不相信明珠是这样的人,但看着那一项项明明白白的“证据”,康熙也只能依法办事,将明珠收入了监牢。
  明珠眼看自己就要面临身首异处、家破人亡的下场,这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通过政敌来救自己。
  明珠因为平日里人缘极好,所以哪怕是深陷囹圄,看守的牢头们依旧对他恭恭敬敬,都希望能帮上他一点小忙。于是明珠就让其中一位较为可靠的牢头传话给自己的政敌,说自己身上还有一件大事——谋反。
  牢头听后吓了一跳,别人进狱,都忙着为自己辩解还来不及呢,哪有反过来踹自己一脚的?但他寻思着明珠既然要这样做,就一定有他的道理,于是悄悄找到了明珠的政敌,告诉他们明珠一直在准备谋反。
  明珠的政敌乐坏了,纷纷附和上书攻击明珠。然而,康熙皇帝听到这件事后,会心一笑,明白了一切。他并没有大规模地调查,而是装模作样,草草了解几下,然后以查无实证的名义断案。并且,通过这一点,康熙还把那些明珠“贪污受贿”的事情一把全揽到了自己身上,他对百官们说:“那些所谓的贪污证据,其实是我派人暗中设下的,我的目的不是陷害明珠,而是要看看朝廷里到底有没有相互监督的好作风。”
  康熙接着就下令把明珠无罪释放,明珠得救了。而到这时,明珠的政敌还没有搞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虽然没法证明,但康熙依然深信明珠是被人陷害的,也正因此,他才迟迟没有处决明珠。而正在这时,那些陷害他的贪官们又告他“谋反”,要知道,谋反可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必然会牵扯到明珠的政友们身上。明珠在朝廷里人缘好,威望高,一旦查起来,人多势众的明派政友为了保住自己,必然要下死力保住明珠,这样一来,皇帝就要与整个明派政友对抗。
  康熙当然不怕手下的这些官员,但是朝廷里一直是“两势相当、相互牵制”的局面,如果一头对着明派政友,那就必然造成另一股势力独大的局面,甚至可能会动摇皇帝的根基也未可知。这是康熙无法接受的结果。所以他刚好趁此机会保住明珠,以平衡朝廷力量。当然,康熙把“陷害”一事以“测试”的名义揽上身,也绝对没有后顾之忧,因为没有一个人敢跳出来说康熙袒护明珠,谁说出来,谁就等于是在揭自己的短。从此,明珠又回到了康熙皇帝的身边担任大臣,而且一干就是二十年,直到去世。
  (编辑 李婉莉 njlwl@163.com)
其他文献
1902年,安徽绩溪,当地茶商汪家和乡里富户曹家的两位女主人先后怀孕。因两家关系甚好,又流行做亲的风俗,于是,双方家长就相约指腹为婚:若分别生下一男一女,就结为亲家。心诚可鉴,果然,汪家生下了儿子汪静之,曹家生下了女儿曹初菊。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个孩子因为家族的频繁走动经常玩耍在一起。遗憾的是,曹初菊自幼体弱多病,虽然看过不少医生,但在12岁那年,还是早早离开了人世。  当时,在曹家,经常和汪静
期刊
她遇见他时,正是那场浩劫闹得最厉害的时候。  他在县城的一所职业技术学院任教,教授中国文学。文学是他的梦想,可此时曾经的美好都随风消逝,现在的他每天清晨拿着扫帚准时出现在街道的一头,伴着灰尘唱着歌扫到街道的另一头。  她是县长的女儿,住在他扫街的社区,每天踏着被他扫得整洁的街道去上班,擦肩而过的时候,她总是羞涩地在他跟前停留三秒钟,三秒钟里她做了许多事——听清他口中哼唱的歌是《乌苏里船歌》,几乎每
期刊
Q:为满足我的好奇心,老公坦白了情史,但他对前女友的评价让我很不爽。他说A不嫌他穷,可实际上是A没工作靠他养了一年,最后又绝情地甩掉了他。他说B为了考研不得不放弃爱情,难舍难分的哭相令他感动。可B要是真爱他,考研怎么可能成为分手的理由?她们都那么好,现在还不是我陪他同甘共苦?  A:因为爱过所以慈悲,他对前女友的肯定,只是出于感恩之心。他要是把旧爱全都批得体无完肤,说她们没一个好东西,他瞎了眼才会
期刊
难得看一场毕加索的原作展,主办方带来了一批珍贵照片同时展出,以此向参观者介绍画家的生平,孰料却撩动了我等八卦女子的狗仔精神。  文艺圈向来与特立独行、潦倒颓废等字眼分不开,特别在毕加索的时代,更是充满了性与暴力。这位一生有过两任妻子四名同居情妇无数情人的大师,直至七老八十仍在孜孜不倦地诱拐少女,真正实现了所有男人活到老爱到老的宿愿。  每一个迷恋上毕加索的女人似乎都是那么全身心地投入,以至于恋情结
期刊
“拥有”与“享有”是不同的,大家常搞混。  我有个朋友奋斗了十几年,终于买了豪宅,加上装潢花了几百万元,应是人人称羡了,他却不快乐。因为他觉得他的理想在远方,还没有达成,他还要去追寻。很显然他只是“拥有”房子,并未“享有”。  我也认识一些有钱人,房子里是最高档的家具、一流的厨具,屋主却天天外食;收藏了各种名画、古董,却没有一件看得懂。经常整栋豪宅空无一人,主人哪里去了?他们正忙着赚钱,以支付高额
期刊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为这首汉乐府民歌里的《上邪》是对爱情最美好的诠释,相恋的人誓守终身,永不分离。  这也许是因为我从小生长在一个类似单亲的家庭里。母亲早年下岗,父亲在一家国企任项目经理,长期驻外,一年之中,最多我也只能见父亲十二次。有时候他忙起来,两三个月见一次也正常。父亲虽然让我和母亲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期刊
大多数西方人并不把中国看作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和布道者,他们一想到这块神奇的似乎荒蛮未开的土地上诞生过孔子、庄子就觉得不可思议。他们觉得,世界应该交给上帝。而在古老的东方,我们更相信各自心底里那些有关道德的信条。那些简单的一词一句虽然不可能拯救世界,却足够丰满自我。  我始终相信,文明需要一种纯粹心灵感应式的互通和传承方式。像藤架下缝补旧衣的母亲,一针下去,绿的是叶,是亲情一片;再一针下去,红的是花
期刊
《莫愁·智慧女性》语汇新解——新女性“村落”,以梦的名义闪亮  有人说,梦想是一颗会飞的心,是人类隐形的翅膀,因为梦想可以激发生命的潜能,是人生前行的源动力,也是引领我们成长的力量。  2013年,是“中国梦”之年。习近平主席在五四讲话中要求广大青年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把中国梦作为始终追寻的共同理想,迎来人生价值的最大实现。  为解决“三农”问题,1995年,江苏省作为试点,率先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
期刊
在北京采访的每一天,我都被当年从江苏溧阳水西村走出去的将士们感动着。虽然他们大都已步入耄耊之年,虽然他们大多体羸形弱,但每当谈起在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的战斗生涯,谈起他们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无不精神倍增,激动不已。在他们充满激情的回忆之中,我也沉浸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眼前浮现出在枪林弹雨中“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的英勇壮举,耳边听到在硝烟弥散的战场上“向前、向前、向前,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期刊
死容易生却艰  2013年7月23日上午十点,一脸明媚的孙艳站在餐柜前,前来买面点的顾客络绎不绝。开业三个月来,淮嫂包子铺生意很好。这让孙艳很受鼓舞,“这个包子铺打开了我生命的一扇窗。”  十年前丈夫患白血病去世,用孙艳的话说,“天一下子塌了”。之前的孙艳,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主妇,相夫教子,日子平静喜乐。可命运一下子把她推至生活的风头浪尖,看着年幼的儿子、唉声叹气的父母,孙艳跑到卫生间大哭一场,再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