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厄尔尼诺期间闽东2016年天气气候异常度分析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ionw47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地面气候月报中的气温、降水等实时资料和地面气象信息化的历史资料,求取2016年闽东降水量、气温的月、季、年的距平百分率和异常度,得出该年度的气候评价。结果表明,闽东地区的冬季、秋季降水异常偏多;夏季降水显著偏多;春季降水偏多;雨季、秋季气温显著偏高,其余属正常。而厄尔尼诺年的冬季东太平洋海温偏暖通过Walker环流激发出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增强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上空的向北输送分量,这不仅给包括闽东在内的我国东南部带来了丰沛的水汽来源,同时也削弱了冬季风的偏北风分量[1],使得降水量异常偏多。这与强厄尔尼诺促进了2015年12月中国东南部地区降水的增多是吻合的[2]。
  关键词:厄尔尼诺;降水;气温;异常偏多;显著偏高
  中图分类号 P425.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5-0159-03
  Abstract:Based on the real-time data of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in the monthly climate report and historical data of surface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the average of the year from 1981 to 2010, the distance percentage and the anomalies of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in month, season, year can be calculated, Then,we can make the annual climate assess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cipitation in winter and autumn is abnormally high;the precipitation in summer is significantly high, and the precipitation in the spring is slightly high. The temperatures in rainy season and autum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e rest are normal. In the winter of the El Ni?o, the warmer temperatures in the eastern Pacific triggered an anomaly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through the Walker circulation which enhances the northward transmission of the northwest Pacific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It not only took abundant water vapor sources to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including Mindong, but also weakened the northeast wind component of the winter monsoon[1],Therefore,it makes the precipitation is abnormally high.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ncrease in precipitation in the southeastern region of China in December 2015 during the year of El Ni?o.[2]
  Key words:El Ni?o;Precipitation;Temperature;Abnormally high;Significant high;Abnormal anti-cyclone
  厄爾尼诺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每隔若干年发生1次大规模、长时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高的现象。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天气气候极端事件频发,对降水、气温等异常度的研究也日益广泛。有研究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气候变化趋势的影响明显,其对江淮流域、浙江和福建附近的影响为降水增多(0~20%)[1],翟盘茂[1]等研究发现,强厄尔尼诺促进了2015—2016年冬季我国东南部地区降水的增多。一方面是由于强厄尔尼诺发生时会抑制副热带高压的加强北抬,使得夏季风势力减弱放缓,常维持在南方地区,导致该地降水增多。另一方面是由于沃克环流激发出异常反气旋,使得南海地区的低层西南气流增强,促进了我国东南部的水汽辐合。也有研究表明,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我国降水的季节差异也不同。例如,厄尔尼诺现象若发生在夏秋季,其对夏季降水的影响则为长江沿岸及其以南地区次年降水量增多[2]。随着对厄尔尼诺现象与天气气候的研究的不断开展与探索,降水、气温的异常度也逐渐引起重视。本文通过对照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2015—2016强厄尔尼诺现象对闽东地区2016年天气气候评价异常度可能的影响,验证2016年闽东年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异常偏多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利用地面气候月报中的气温、降水等实时资料和地面气象信息化的历史资料,采用1981—2010年30年平均值为评价基准值,求取2015—2016强厄尔尼诺年背景下的闽东地区2016年月、季、年的平均气温异常度(C),并将月、季、年的降水量异常的等级标准用降水距平百分率(ΔR%)划分。计算方法如下:
  [C=Y-YPδY]
  其中,[YP=1ni=1nYi],[δy=1n-1i=1nYi-Yp2]。   气温异常度C(单位为℃)的等级标准为:C≥2.0异常偏高(多),1.5≤C<2.0显著偏高(多),1.0  降水月、季(年)异常偏多:ΔR%≥80%(30%),显著偏多:(20%)50%≤ΔR%<80%(30%),偏多:(10%)25%<ΔR%<<50%(20%),正常:(-10%)-25%≤ΔR%≤25%(10%),偏少:(-20%)-50%<ΔR%<-25%(-10%),显著偏少:(-30%)-80%<ΔR%≤-50%(-20%),异常偏少:ΔR%≤-80%(-30%)。
  另外,为根据每个季节具体的特点做详细的分析,将闽东2016全年分为5季:冬季(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春季(2016年3—4月)、雨季(2016年5—6月)、夏季(2016年7—9月)、秋季(2016年10—11月)。
  2 降水异常度分析
  2.1 年降水量异常度 2016年闽东年平均降水量为2541.9mm,比上年多472.9mm,比常年偏多730.8mm,距平百分率为40.4%,属异常偏多(圖1)。其中,寿宁、福安、古田和屏南年降水量超历史极值。年内局地出现日极端强降水事件,寿宁、屏南2个县日降水量破1961年以来的历史纪录(表1)。
  2.2 季节与月降水量异常度 由表2可知:除了雨季其余各季均较常年偏多,其中冬季异常偏多,冬季降水量列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1位。
  3 气温异常度分析
  3.1 年平均气温异常度 2016年闽东各县市区平均气温为18.5℃,属偏高,比常年平均值高出1.0℃,比2015年高0.5℃。2016年闽东各县年平均气温介于16.1~21.1℃。各县气温异常度介于0.5~1.6℃,与常年相比,除霞浦、屏南、古田属正常外,其余各县属偏高或以上,其中福安为显著偏高。全市年极端最低气温-10.7℃,1月25日出现在屏南,跌破本站1961年以来的历史极值,沿海县市以福鼎的-4.2℃为最低。
  3.2 季节与月平均气温异常度 各季节平均气温及特点:各季均高于常年,其中雨季和秋季为显著偏高,均并列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表3)。
  4 2015/2016强厄尔尼诺年闽东地区天气气候评价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2016年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闽东气候异常,年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异常偏多。与1961年以来历年相比,年降水量寿宁、屏南、古田和柘荣等县历史最多;年平均气温周宁和福安历史第1高,寿宁、柘荣、福鼎、蕉城和屏南历史第2高。其中,冬季气温正常、日照异常偏少、降水异常偏多;春季气温日照正常、降水偏多;雨季气温显著偏高、日照异常偏少、降水正常;夏季气温正常、日照异常偏少、降水显著偏多;秋季气温显著偏高、日照异常偏少、降水量异常偏多。另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重。
  5 厄尔尼诺对闽东气象要素异常变化的原因
  厄尔尼诺年东亚副热带地区反气旋环流异常,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这有利于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暖湿气流输送,闽东地区在2016年呈现出较强的水汽通量辐合,袁媛[3]等也指出2015—2016年冬季我国南方地区降水持续异常偏多的特征正是对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典型响应。对闽东各季节的降水量进行统计也发现,2015—2016年冬季降水确属异常偏多。而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的第2年,在春夏季节,副热带高压北进,比常年位置偏北,受其西北侧水汽输送影响,能量条件也增强,仍然导致降水量增多,因而呈现出全年降水量增多的态势。另外,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下沉气流强盛,也是导致该年度闽东地区气温偏高的原因之一。
  6 结论
  (1)2016年闽东地区冬季、秋季降水异常偏多;夏季降水显著偏多;春季降水偏多。这与厄尔尼诺现象所激发的异常反气旋环流密切相关,一方面增强了南海地区的水汽输送,另一方面削弱了冬季风的偏北风量,二者叠加,使得降水较常年异常偏多。
  (2)由于异常反气旋环流的影响,尤其是2016年秋季开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下沉气流强盛,对闽东地区2016年秋冬季的气温偏高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翟盘茂,余荣,郭艳君,等.2015/2016年强厄尔尼诺过程及其对全球和中国气候的主要影响[J].气象学报,2016,74(3):309-321.
  [2]石广玉.大气微量气体的辐射强迫与温室气候效应[J].中国期刊B辑,1991,22:776-784.
  [3]袁媛,高辉,贾小龙,等.2014—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气候影响[J].气象,2016,42(5):532-539.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利用MICAPS资料、葵花卫星资料、天气雷达资料、虹桥机场观测METAR实况观测报文资料、华东空管局AMEFS预报系统、美国NCEP数值预报和江苏省气象局WRF模式等数值预报产品综合分析了上海1次切变线暴雨过程。结果表明:切变线南侧衍生出的中小尺度系统是导致上海地区2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原因,大暴雨水汽主要来源于南海,南海热带低压系统为此次天气过程的水汽输送提供了动力支持。AMEFS 预报模
运用多元Logit回归模型对农户处理农田残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越大、兼职的以及农膜使用面积大的农户,偏向于焚烧、翻入耕层和堆在地头来处理农田残膜;
该文以吕梁学院为例,对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探索,以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 要:目的:筛选适合陕南平坝麦区种植的小麦新品种(系)。方法:选择13个新品种(系),与主对照汉麦5号(副对照川麦42)进行对比试验,以生育期特性、抗病性、室内考种及产量性状为依据,筛选适宜陕南平坝麦区特殊气候种植的高产优质和综合抗性强的小麦新品种。结果:综合各因素,表现较好的品种(系)有品1、川辐8号、兰天14、品6,产量较对照分别增产16.8%、16.2%、12.89%,3.52,增产显著;
摘 要:根据前期百子莲(Agapanthus praecox ssp.orientalis)转录组测序分析的结果,获得了1个与胚性能力相关的关键基因Somatic Embryogenesis Receptor Kinase1(SERK1)同源性较高的核心片段。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方法得到了百子莲SERK基因cDNA全
摘 要:《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课程内容纷多繁杂。该文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的“农学背景”、特色与优势,探讨了农业院校《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固体废物;教学改革;专业课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1-0139-03  Abs
新兴的“大数据”技术可以让我们用更高的频率和更精细的地理尺度去衡量城市的特征。但是,大数据本身并不能解决城市的社会问题。我们需要根据数据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城
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下砀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融资难问题仍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瓶颈。通过实地调研和考察,从内部和外部深入分析总结了砀山县农民
摘 要:胶体与物理化学实验是农资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该文提出了其实验教学改革的对策,内容包括:加强实验教材体系的建设、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合理选择实验内容、增加创新性实验、科学安排实验时间、改革成绩评定方法等。在实验教学中引入创新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关键词:胶体与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农业资源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电力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的电力需求量也不断增大。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进程中,装表接电的正确性至关重要。正确开展装表接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