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户处理农田残膜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hter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多元Logit回归模型对农户处理农田残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越大、兼职的以及农膜使用面积大的农户,偏向于焚烧、翻入耕层和堆在地头来处理农田残膜;而提高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和认知水平、政府的培训、补贴和修建回收站有利于农户对农田残膜进行回收处理。因此,为了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绿色发展,一是要提高农户的认知水平,进行政府补贴和组织农户回收农田残膜;二是把年龄偏大兼职的以及农膜使用面积大的农户作为防治农业残膜污染的重点对象。
其他文献
采用靖远县近30年的历史资料,通过距平和趋势分析,对2017年度基本气象要素及异常气候事件,进行科学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7年度靖远县气温偏高1.1℃,降水偏多18%,日照时数偏
摘 要:电力作为一种不可经济储存、产供销同步完成、特殊网络物流传输的商品,具有最广泛渗透性和不可替代性,火电、水电、气电、核电和其他电力产品是以不同生产方式生产的同一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是相同效用。理论上,火电、水电、气电、核电和其他电力产品由于是同一种商品,价格应该相同。但由于用户消费的“电力”源自煤炭、水、天然气、核材料等不同的能源,所以不同产生机制的电价是不同的。该文针对西藏地区的电价形成
摘 要:为评价农产品加工对企业周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10个不同类别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周边地下水样的8个水样指标,测定其pH 值、铵态氮(NH4+-N)、 CODMn、总硬度、硫酸盐、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溶解性总固体。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应用聚类分析对该3个主成分的得分进行聚类,聚类分析后水样划分为4类,相同类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位于一类,根据加工企业的类型可分析和判别
摘 要:为了选出良好的除Cr(Ⅵ)吸附剂,选用了棕榈叶、桑叶、箬叶等3种吸附原材料进行改性,采取静态吸附的方法吸附水溶液中的Cr(Ⅵ)。经过异丙醇与丙酮去除色素、NaOH皂化处理、氯化铁改性处理后所得的吸附剂吸附水体中Cr(Ⅵ),研究这3种材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箬叶吸附效果最优,棕榈次之,桑叶效果较差。吸附时间、温度、初始Cr(Ⅵ)浓度等因素都对吸附反应有一定的影响,随着Cr(Ⅵ)浓度
摘 要:该文介绍了东至县红茶生产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红茶;现状;对策建议;东至县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1-0008-02  1 东至县红茶生产基本情况  东至县现有茶园面积0.67万hm2,可采面积0.62万hm2,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8家,示范合作社15家,“天鹅云尖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2月9日酒泉市出现的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条件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西西伯利亚高压脊和
摘 要:对2014—2017年影响京津冀13个地区空气质量的6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并以保定市为例分析了各指标变化的原因及规律。结果显示:[PM2.5]、[PM10]、[SO2]、[CO]浓度年均值总体呈下降水平,[NO2、O3]浓度的年均值波动幅度较大,2016年相对于2015年[NO2]的浓度总量上升,2017年相对于2016年[O3]的浓度总量上升,其他年份均下降。2014—2017年6项指标
摘 要:通过对2018年宿州市埇桥区小麦不完善粒的调查取样,分析了不完善粒较多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小麦;不完善粒;调查;埇桥区;2018年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4-0133-02  按照安徽省农委的安排,市区两级组织3个调查组于2018年6月5—8日深入夹沟镇、时村镇、栏杆镇、符离镇、大泽乡、灰古镇、桃园镇、大营镇
摘 要:通过华成麦1688在不同密度和追肥量下产量表现的试验,探索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基施51%(27-1-7)小麦专用复合肥750kg/hm2的基础上,华成麦1688的适宜追肥量为75~150kg/hm2,适宜播种密度为112.5~262.5kg/hm2。  关键词:小麦;华成麦1688;追肥量;密度;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
摘 要:利用MICAPS资料、葵花卫星资料、天气雷达资料、虹桥机场观测METAR实况观测报文资料、华东空管局AMEFS预报系统、美国NCEP数值预报和江苏省气象局WRF模式等数值预报产品综合分析了上海1次切变线暴雨过程。结果表明:切变线南侧衍生出的中小尺度系统是导致上海地区2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原因,大暴雨水汽主要来源于南海,南海热带低压系统为此次天气过程的水汽输送提供了动力支持。AMEFS 预报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