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2009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们在进行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欣赏一些美术作品心智得到启迪,自身的修养和个人素质都会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但是当下美术教育中存在着对美术教学的不够重视,美术教学方法过于僵化,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等症状,以下笔者结合苏教版初中美术教学,从欣赏评述教学这一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与广大教育者共勉。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欣赏与评述;教学方法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就明确指出了,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美术学习活动所应该设计的四个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艺术家豪泽尔先生曾经别具见解地提出“人生来可以成为艺术家,但成为鉴赏家却必须依靠教育。”由此可见,对美的存在进行欣赏性教育,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才能得到一定的提高,促进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最终自身得到美的感染。美术欣赏是指欣赏主体以各种视觉艺术作品和视觉艺术形式作为客体而进行的视觉心理活动,欣赏主体常常通过对这个客体的感知、判断而获得身心的愉悦感。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述是紧密联系的两个过程,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自身得到审美愉悦,并进行判断与评论,不但从语言方面去理解和解析作品,还要从美术史、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等方面综合地来观照整部作品,从而自身的美术修养得到一次真正的洗礼。以下,笔者论述课堂教学中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一、感知作品的艺术形式,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
  每当学生接触一部新的美术作品,教师都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进行观察和体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整部作品的色彩、材质、线条、甚至主题和形式等方面进行第一次的直观感受。这个过程是学生的第一感觉,是学生的一种潜在意识的激发,同时也是对自身审美个性的一种发现,这是学生审美素养形成的十分重要的一步。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进行欣赏时,之前虽然学生对这幅画都有一定的了解甚至进行过欣赏,但是教师还是引导学生静心、认真地欣赏这幅画的线条、色彩。学生通过观察显然发现了这是一幅妇女的半身肖像画,但是肖像后面重叠的山峦有什么深层的含义,这幅画的人物形象与背景都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并且明暗交汇处自然而又柔和,特别是这幅画的主人公的表情到底是忧伤还是高兴呢,这些都引发了学生对这幅画的观察后的思考。
  二、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蕴,培养理性分析的能力
  仅仅从作品的表面形式进行欣赏,并不能发现作品的深层次的美,学生无法从作品中发掘出更深的意蕴,就无法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解析。因此,通过第一步的感性观察后,引导学生对作品的主题与内蕴的分析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的基础,也是学生对美进行理性分析能力的一种培养。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的题材、主题进行分析,以及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该作品的背景,而接着就需要学生根据这些推测出作品所蕴含的意义和韵味。而每一部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意蕴,正是这部作品的精髓之所在。在进行《蒙娜丽莎》观赏的时候,教师就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段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人文景观,通过这些图片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对话,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与精神内涵,甚至达芬奇的个人特色以及《蒙娜丽莎》的创作背景等方面,师生之间进行了交流。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对这幅画有了新的理解,对作品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和解读。而对于梵高的《自画像》,因为梵高的作品本身具有后印象派的典型特征,许多学生在进行第一次感知作品的过程中,由于其抽象化的线条与象征意蕴,很多学生无法对这个作品进行整体的理解,这个时候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就变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将梵高的生平向学生进行简单介绍,特别是梵高的创作风格,以及创作《自画像》的背景。梵高曾对自己的这幅自画像有过评价“我希望你能看出我面孔比过去平静得多了,尽管在我自己看来我的神色比以前茫然呆滞了些。”对学生解读作品有一定的作用。还有这幅画所采用的灰蓝色的连续曲线所产生的如同漩涡般的背景,与画中木然的神态形成强烈的对比,都值得学生去认真思索。
  三、综合判断并进行个性化评述
  学生对作品进行感性与理性的判断之后,形成的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观赏,还没有经过自身的主观判断,以自己的喜好与价值观形成对这个作品真正意义上的欣赏与评述。而这个过程正是学生鉴赏能力提高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喜好,进行作品评述,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色,对学生的独到的见解给予保护和赞扬。特别是对于一些学生表现出对所欣赏的作品表示出不喜欢,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他是作者会怎样画,这样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就得到了相辅相成的促进。
  对于美术知识的学习与感染,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不断观照,对美的不断发现与创造。但是对于美术教育而言,存在很多令人堪忧的现状:许多家长和老师,对于美术科目没有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美术只是一门副科,相对于影响升学率的那些科目而言,没有什么实用价值,造成一些学校的美术课被占用的现象严重,学生根本无法得到艺术的熏陶与感染。其实不然,美术课程不但是有用的而且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于身心都在发生急剧变化的初中学生而言,美术课程对于其形成良好的气质、人格与个性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美术课程是学生对优秀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的良好契机;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的基石。因此,初中美术的学习是不可忽视的。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的“欣赏评述”的教学,要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情趣,从多个角度去启发学生认识自然美和作品之美。所有老师要不断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通过语言和文字等形式,将自己的内心体验表达出来,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很好地融合为一体。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2]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刘志敏.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马鞍镇城西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指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受其影响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学原理,强调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所存在的密切联系。目前的新一轮课改纲要提倡生活化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生活化;高中生物;教学法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指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受其影响所创
本文主要是细致剖析中考英语复习中的几个重要环节,总结经验。目的是着眼学生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法,努力做到师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联合助产士分娩陪护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住院分娩的产妇165例,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助产士组(
每天,全世界的人类要消耗一百多万个塑料瓶。塑料瓶在受到消费者青睐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影响。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法国发明了塑料瓶的公司,西得乐非常清楚
港澳中心的快活谷中餐厅提供传统粤菜,其中以粤式点心和鲜活海味最为出名,餐厅设计出自名家之手,布局简洁时尚又不失传统中式风格,尽显中式流行元素,同时,气氛雅致温馨,轻松愉快,让您
一杯真正的鸡尾酒色、香、味俱全的艺术品,所以不同类型的鸡尾酒,当选择合适环境,合适的方法,特有的情调去细细品尝,而不同味觉会带给你不同的心灵体验,或沉静、或兴奋、或刺激、或
还没有走近,已隐隐闻到了阵阵的香甜。寻香而去,精美的玻璃橱窗,陈列着诱人的蛋糕、慕斯、甜饼、奶酥醇香夺目无法抗拒.顷刻间占据了我的味觉和视觉,甜品的魅力就是如此惊人,不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