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横向援助的现实依据与理论基础

来源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th5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服务横向援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在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发挥独特和重要作用。城乡间、东中西部间公共服务差距,以及城市与东部财政实力雄厚,而农村与中西部财政能力较弱,是公共服务横向援助的现实依据。公共服务横向援助的理论基础既有政治角度的国家统一理论和公平正义理论,社会角度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理论,还有经济角度的比较优势理论与横向财政均衡理论。充分认识公共服务横向援助的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横向援助制度。
其他文献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统一物权登记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对于具体由什么部门来具体负责此项工作依旧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应该建立专门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事业编制的物权登记机构来负
从“建构的正义”到“实现的正义”,正义理论发生了重要转向。与过往正义理论相比,“实现的正义”观特别强调正义不只是物质的分配,其更是“可行能力”的赋予;强调正义不是先验的
农民负担重,一直是多年来困扰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难题.尽管中央对减轻农民负担一直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也做了大量工作,但农民负担重的问题并没
"佛郎机现象"是明清时期中国中心观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源于中国地理知识的陈旧,兴于中国文化观念的保守,主要表现为排斥或漠视新航路开辟后来华的欧洲国家.在欧洲势力不断向世
从汉至唐,长安饮食呈全方位发展的态势,且品种繁多,技法高超,风味多样,影响极大,集全国饮馔之大成,是当时最重要的最大的菜肴风味流派。近几十年来,陕菜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以不同的约束机制和运行方式规范着人们的各种行为,共同构成了农村治理的制度环境。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正式制度已经成为形塑农村社会的主要因素,但
并非所有产业都适合小企业生存与发展,因此投资于小企业时必须进行产业定位.本文分别分析了适宜小企业生存的产业特征与不适宜小企业生存的产业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小企业应
社会动员是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之一。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社会动员模式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社会动员的基本要素如动员前提、动员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