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法:从组织胚胎学实验室的改进、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完善考核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增强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及科研工作能力。结论: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习兴趣。
【关键词】 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01
组织胚胎学研究的是正常人体微细机构及其功能关系和个体发生发育及其机制的学科,是基础课程中的一门重要的形态学基础课。医学检验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在该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应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作为专业培养的核心目标,为病理学实验学习做好准备,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并为后期进入临床实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高职院校检验专业课程课时少,内容多,学习起来困难较大,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同行们一直探索的主题。近年来,我们在讲授組织胚胎学实验课时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精心备课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
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社区的实用型检验人才,根据这一培养目标,在组织胚胎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对授课内容重新调整,精心安排实验内容,完善实验全过程的设计;并坚持每周定期组织全体教研室人员集中备课,分析实验课中存在的问题,研讨下一次实验课的内容,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2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式讲授实验课内容
组织胚胎学实验课的主要内容是观察切片,由于高职院校检验专业的实验课时数限制,每次试验课2学时要观察4学时理论课所讲内容的切片,以往的的实验课教学是教师先详讲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占用的课时时间过长,学生没有时间仔细观察切片。针对这一问题,学院配备了多媒体数码互动形态学实验室,运用多媒体技术与数码显微摄像等多种技术结合,教师在主控机上即可同时观察每位学生镜下画面,也可将教师或学生镜下典型的组织结构播放在所有同学电脑屏幕上;即可组织学生同步讨论,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观察切片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不但节约了时间,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1]。这种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较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3 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001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操作技术性强是医学检验专业的突出的特点,实验教学可验证理论,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独立操作能力,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锤炼科学思维、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
3.1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组织胚胎学实验课以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为主,通过镜下观察人体正常组织结构,联系其功能来加深书本知识的理解记忆。显微镜也是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常用的工具之一[2]。因此,我们把第一次实验课的任务定为掌握显微镜的一般构造、主要部件的功能,要求每一位学生能够规范、熟练的操作显微镜。
3.2加强镜下绘图能力的培养
绘图是我们组织胚胎学实验课的关键环节,实验课上我们要求学生从低倍到高倍认真观察镜下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组织结构,用红蓝铅笔表示组织H-E染色的颜色把镜下观察到的重点结构描绘下来,作为课堂作业上交。这样可督促学生认真观察组织切片,巩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于学生的作业我们教师一定要认真批改批注,并在下一次实验课上对上一次的绘图作业做详细的针对性讲评。
4 定期开放实验室进行辅导和答疑
实验室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检验专业的学生需要较强的基本操作技能,因此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定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在实践中找答案,并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切片标本,自行观察切片,并利用互动式多媒体互相讲解,最后辅导老师答疑。实践证明,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组织胚胎学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又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基础,开放性试验教学应逐步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3]。
5 加强实验课的考核和评分
为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实验能力,我们加强实验科课的考核与评分,主要包括显微镜基本操作技术的考核,组织结构、形态特征和显微镜下某种组织细胞的辨认,绘图及实验报告的评分,实验成绩占总学科成绩的20%。实践证明,实验课的考试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真正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水平。
总之,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形式之一,实验教学的灵活性较大,要建设高质量的医学检验专业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体系,只有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力度改善实验条件、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作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培养出适用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国境,田向春,王伟等.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组织胚胎学教学探索.检验医学教育.2007,14(2):17-18.
[2]张继瑜,王前,郑磊.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实用型检验人才.检验医学教育.2008,15(2):1-3.
[3]庄宝祥,王丽娜,王金平等.对建设高质量组织胚胎学实验课教学的探讨.中国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杂志.2009,18(3):345-347.
【关键词】 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01
组织胚胎学研究的是正常人体微细机构及其功能关系和个体发生发育及其机制的学科,是基础课程中的一门重要的形态学基础课。医学检验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在该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应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作为专业培养的核心目标,为病理学实验学习做好准备,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并为后期进入临床实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高职院校检验专业课程课时少,内容多,学习起来困难较大,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同行们一直探索的主题。近年来,我们在讲授組织胚胎学实验课时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精心备课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
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社区的实用型检验人才,根据这一培养目标,在组织胚胎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对授课内容重新调整,精心安排实验内容,完善实验全过程的设计;并坚持每周定期组织全体教研室人员集中备课,分析实验课中存在的问题,研讨下一次实验课的内容,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2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式讲授实验课内容
组织胚胎学实验课的主要内容是观察切片,由于高职院校检验专业的实验课时数限制,每次试验课2学时要观察4学时理论课所讲内容的切片,以往的的实验课教学是教师先详讲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占用的课时时间过长,学生没有时间仔细观察切片。针对这一问题,学院配备了多媒体数码互动形态学实验室,运用多媒体技术与数码显微摄像等多种技术结合,教师在主控机上即可同时观察每位学生镜下画面,也可将教师或学生镜下典型的组织结构播放在所有同学电脑屏幕上;即可组织学生同步讨论,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观察切片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不但节约了时间,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1]。这种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较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3 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001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操作技术性强是医学检验专业的突出的特点,实验教学可验证理论,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独立操作能力,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锤炼科学思维、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
3.1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组织胚胎学实验课以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为主,通过镜下观察人体正常组织结构,联系其功能来加深书本知识的理解记忆。显微镜也是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常用的工具之一[2]。因此,我们把第一次实验课的任务定为掌握显微镜的一般构造、主要部件的功能,要求每一位学生能够规范、熟练的操作显微镜。
3.2加强镜下绘图能力的培养
绘图是我们组织胚胎学实验课的关键环节,实验课上我们要求学生从低倍到高倍认真观察镜下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组织结构,用红蓝铅笔表示组织H-E染色的颜色把镜下观察到的重点结构描绘下来,作为课堂作业上交。这样可督促学生认真观察组织切片,巩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于学生的作业我们教师一定要认真批改批注,并在下一次实验课上对上一次的绘图作业做详细的针对性讲评。
4 定期开放实验室进行辅导和答疑
实验室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检验专业的学生需要较强的基本操作技能,因此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定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在实践中找答案,并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切片标本,自行观察切片,并利用互动式多媒体互相讲解,最后辅导老师答疑。实践证明,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组织胚胎学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又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基础,开放性试验教学应逐步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3]。
5 加强实验课的考核和评分
为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实验能力,我们加强实验科课的考核与评分,主要包括显微镜基本操作技术的考核,组织结构、形态特征和显微镜下某种组织细胞的辨认,绘图及实验报告的评分,实验成绩占总学科成绩的20%。实践证明,实验课的考试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真正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水平。
总之,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形式之一,实验教学的灵活性较大,要建设高质量的医学检验专业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体系,只有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力度改善实验条件、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作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培养出适用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国境,田向春,王伟等.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组织胚胎学教学探索.检验医学教育.2007,14(2):17-18.
[2]张继瑜,王前,郑磊.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实用型检验人才.检验医学教育.2008,15(2):1-3.
[3]庄宝祥,王丽娜,王金平等.对建设高质量组织胚胎学实验课教学的探讨.中国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杂志.2009,18(3):34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