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于区域资源 广泛挖掘写作素材

来源 :中国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o78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临沭县白旄镇柳庄小学从建国初期建校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6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的基本原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获得了许多荣誉,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社会建设的合格人才。10年来,学校围绕创办特色学校这一主题,从本地实际出发,又在学生写作方面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农村小学生(特别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写作之路。
  1沃土孕育出文采
  学校坐落在沭河岸畔,川流不息的沭河水滋润了这片肥沃的土地,祖祖辈辈的家乡人用锨镢锄镰在这上面书写着自己的故事。这里从未有过车水马龙的喧闹,而响彻旷野的声音是风声、雨声,是林间的鸟鸣、蝉吟,是夏日傍晚不绝于耳的蛙叫、蛐弹……正是这些天籁之音给学生们带来了创作的灵感和欲望。大自然中的每一片绿叶、每一株野草,都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每一条河道,都是一段沧桑的历史;每一棵古树、每一座庙堂,都有着美丽的传说。教师们充分发挥这一自然优势,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访民间,广泛挖掘写作素材,学生写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环境中写出来的作品,都是纯天然的,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例如:学校驻地有“条柳之乡”和“全国优质板栗基地”的双重美称,柳条编织的历史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柳条编织业得到了兴旺发达。许多工艺品出口到日本、美国、西欧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就像一位小学生在作文中写到的:“说不定,我们小学生编织的工艺品正挂在华盛顿的大商店里呢。”这里的板栗不但在当地、本省、全国闻名,而且也还出口到国外。
  这些年来,学生围绕家乡这些特产先后就有《家乡的柳条》、《家乡的板栗》、《家乡的板栗树》、《我爱家乡的板栗花》、《家乡有棵古栗树》等5篇作品发表,同时围绕着“树”还有《家乡的古槐树》、《校园的松树》、《我家的香梨树》、《野葡萄树》等4篇学生作文发表在有关刊物上。有树便有鸟,围绕鸟儿又有《鸟的天堂》、《想念小鸟儿》、《放飞》《、我给鸟儿垒个窝》、《飞吧 猫头鹰》等5篇学生作品发表。除此之外,林中的灌木、野草也都成了学生写作的好素材。
  2采风体验出灵感
  平时,老师们只要是觉得没有可写的东西了,就会领着学生走出去,可以说,每次都能有所收获,有时还能有意外收获。那是2005年春天,我们带着学生走进了沭河古道。游览中,有位同学发现在芦苇荡里有一个水汪,水的面积只有一口小锅那么大,有几千只小蝌蚪在里面挣扎,奄奄一息。于是,同学们齐心协力用双手一趟一趟地把小蝌蚪捧着送到了河流里,望着最后一群小蝌蚪顺流而下,大家如释重负。此时,同学们一定会想到:这些小蝌蚪长成青蛙之后,那该是一支多么庞大的“灭虫大军”呀。通过本次活动,大家都觉得收获太多,每人写出的感受和体会都非常深刻:《家乡的野芦苇》发表在《创新作文》上,《营救小蝌蚪》在《红蕾》刊物上发表。这次让学生感受沭河的粗犷,领略两岸芦苇的风姿是老师意料之中的事,而营救小蝌蚪则是意外的收获,如果不是引领学生走出去,同学们绝对做不成这么一件有意义的事,也更谈不上作品的诞生与发表了。
  有一次,本人发现一位学生课桌上摆放了两块别致的石头,听说那是他从河床里捡来的,于是,他便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捡奇石活动。就像班里王克同学发表在《创新作文》上的那篇《找奇石》一文中写到的:
  我们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能雕刻出如此奇特的宝贝。 也许这些宝贝在这里已经沉睡了几百年,几千年,甚至上万年,可为什么直到现在才被我们发现呢?原因是从来没有人去仔细观察过它。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潜心观察奇妙美丽的大自然,深入地去发现,去挖掘,就能找到大量鲜活的写作素材。
  3教学相长出佳绩
  自2003年来,学校还创办了与校园写作这一特色相配套的文学社,并主办校刊——《蓓蕾苑》, 2005年,这一探索就曾获得“山东省自主作文研究课题二等奖”。
  10年来,学校文学社共出版校刊70多期,发表本校学生习作800余篇,其中有95篇分别在《当代小学生》、《少年天地》、《小学生学习报》等全国十几家报刊上发表,另外还有30多名学生分别在县级以上有关部门和有关报刊组织的征文活动中获奖,其中两次获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青岛《红蕾》杂志在2006年第1、2期合刊的封3上曾以“素质教育的特色学校”为题,发表了展示我们学校风采的6幅图片;2010年和2013年该镇教委先后为本人两次出版个人专集——《沭河岸边追梦人》和《一位乡村教师的耕耘与收获》,书中收集了本人发表的作品、优秀博文以及本人所指导的百余篇学生发表和获奖作品。《沂蒙晚报》《山东教育报》《中国教育报》都曾予以报道。
  这一经验在2012年5月4日召开的临沂市“村小论坛会”和2013年10月16——17日“山东省教科研暨中小学作文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和老师们的肯定与好评。
其他文献
铜川市王益区第一幼儿园,是铜川市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王益区于2011年投资兴建的第一所公办幼儿园。幼儿园占地面积10553平方米,幼儿活动场地2400平方米,绿化面积2600平方米,设有音体活动室、兴趣活动室、图书资料室、卫生保健室等。现有教职工58人,幼儿班12个,在园幼儿422人。开园以来,我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为指导,以《陕西省素质教育督导评估316工
期刊
自2001年9月开始在全国国家级以及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试用新课程、新教材以来,课程改革的实验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效,教育观念开始转变,教师的改革热情高涨,学校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出现了新的变化。可纵观我们学校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在应试教育阶段徘徊,虽然课改轮回已有十载,可课改之风吹偏了方向,似乎未曾来到这个偏僻遥远的地方。我身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深感愧疚。每当我去听了老师们上的课后,我都会掩
期刊
【摘要】针对中职教育和中职生自身的特点,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应加强朗读训练,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加强应用文的写作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加强口语交际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学生语文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初、中级应用型人才,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步入社会从事各项社会工作,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及后
期刊
【摘要】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作者认为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需要从有效备课,有效的课堂练习,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的教学手段四个方面进行实践。  【关键词】高效课堂;有效备课;有效练习;良好师生关系;教学手段  1有效的备课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基础  1.1“吃透”教材、  教材是老师用来上课的依
期刊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强调语言教育过程中要重视语言交际的功能,重视儿童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儿童在交往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一种体现个性特征的综合心理能力,也是儿童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幼儿只有在交往活动中才能提高理解和运用
期刊
【摘要】《礼记?学记》曾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教育理念,教育者应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因材施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因材施教;雕琢;学生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肩负着培养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特别是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数量、
期刊
【摘要】数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但并非任意的数学学习都能促进数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它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个性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重视一般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知识精练与应用相结合,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形成和发展数学能力的基本途径.本文就此加以阐述.  【关键词】学习;数学能力;形成;发展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与其有关的心理机能就不断受到锻炼,促使它积极发
期刊
一个幼儿能否与他人进行积极、有效的交往,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一定程度上说,早期良好的交往,是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现实基础。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  1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正常交往  1.1营造良好的交往环境。刚入幼儿园的孩子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往往会产生恐惧、不安、焦虑的心理,表现为孤僻、胆小、不合群。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为幼儿提供积极交往的环境和
期刊
摘 要以Flash8为电子幻灯片的制作工具,介绍Flash8制作电子幻灯片的优点,以及电子幻灯片内容框架设计方法、脚本的制作和开发过程等内容,并提出当前教师在制作Flash幻灯片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电子幻灯片;分层技术;Action脚本语言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8)03-0095-04  Producing Lantern Sl
期刊
《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代表作,它语言朴实却情深意切,些许伤感中又蕴藏力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对它的解读可谓各有千秋,却又似乎言之不透,令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首先,这篇文章是伤感、消极的,还是积极、乐观的?我觉得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了教师在授课时的情感基调与价值观导向。从内容角度分析,本文重点写了鸟儿寻找好朋友树,最后却只能为灯火唱歌的故事,让人读了心酸难过。但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