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公共健康损害救济的法律困境及对策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tou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大环境污染事件背后,除了生态环境修复的问题外,还存在着环境公共健康损害问题。由环境污染导致的不特定群体的人体健康所遭受的可观测或可测量的损害,可以称之为环境公共健康损害,应属于环境公共利益的范畴。但是当前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并不包含对该类损害的救济;受害群体只能以个人名义提起侵权之诉主张损害赔偿,但囿于被告难以确定、因果关系难以证明等现实情况,很难胜诉,以致于对环境公共健康损害的救济陷入了法律困境。为此,有必要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在立法、司法等领域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建立我国的环境公共健康损害救济机制
其他文献
【正】读《光明日报》1982年4月16日转载《文艺报》同年十一期发表的郭沫若《读诗札记四则》,获益不浅.编者按语说:“郭老一生对我国古典文学研究十分关怀,并颇多建树”,确是
【正】法国语言学家安德烈·G·奥德里古尔(Andre G·Haudricourt)在《历史和地理怎样可以解释某些语音上的发展》①一文中说:“有些音位在地理上是有局限性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儒法并用时曾指出":法是他律,德是自律。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想要真正系统化的对党政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必须通过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突出自律,才能将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
河北省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视察时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树立气象防灾减灾新理念,构建新型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大力实施工程项目带动战略,强化绩效考核和
无锡市人民医院在落实监察体制派驻改革中把“三为主”的要求落到实处,减轻了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的后顾之忧,更有利于担当作为和执纪执法。医院纪委监察办在新冠肺炎疫情防
【正】 约翰·杜威(John Dewcy,1859一1952)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他的重要教育理论著作《学校与社会》和《民主主义与教育》等都被译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稳定和谐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如何有效预防和解决高校突发事件、保证高校安全,已经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但不可否认的
本文基于二手数据研究中国和日本的公司对东亚和东南亚的投资行为如何受其母国技术能力、东道国的基础设施和制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东道国基础设施和制度的调节作用。本文
【正】《邓小平文选》的出版,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文选》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艺、统战、军队和
目前我们基层的“三农”工作存在一些矛盾冲突与疑难问题:一是农业经济的比较效益越来越低,使得农村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大逃亡”,农业的凋蔽与农村的衰败有进一步恶化的危险。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符合中国农民“宜分不宜合”的传统习性,亦能够有效缓解大量剩余农民的就业与生存压力,但它确实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小农经济形态。虽然土地产出率很高,劳动生产率却很低。这种不计代价的“劳动替代资本”投入机制的顽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