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建立训练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动物模型. 方法 10只体质量30kg左右小型雌性猪作为实验动物,氯氨酮(10 mg/kg)诱导麻醉,3.5%戊巴比妥钠(0.25 g/kg)术中维持.取仰卧位经脐点穿刺导人CO2制备气腹,放置3个工作套管.游离子宫角以替代扩张的输尿管.按膀胱外黏膜下隧道法(Lich-Gregoir)标准步骤进行手术.4名具有腹腔镜体外模拟训练经验的学员参加培训,根据手术时
【机 构】
:
100700北京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训练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动物模型. 方法 10只体质量30kg左右小型雌性猪作为实验动物,氯氨酮(10 mg/kg)诱导麻醉,3.5%戊巴比妥钠(0.25 g/kg)术中维持.取仰卧位经脐点穿刺导人CO2制备气腹,放置3个工作套管.游离子宫角以替代扩张的输尿管.按膀胱外黏膜下隧道法(Lich-Gregoir)标准步骤进行手术.4名具有腹腔镜体外模拟训练经验的学员参加培训,根据手术时间评估学员的学习曲线. 结果 能够在该动物模型上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各项操作技术,每侧可进行2次手术.学员接受10次输尿管再植术训练后,平均手术时间从最初的(170±10)min降至(90±4)min(P<0.01),学员均能熟练完成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结论 该模型利用子宫角替代扩张输尿管提供多次训练机会,能使学员掌握膀胱外黏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腔内操作技巧和手术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IPP)在判断良性前列腺梗阻(BPO)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09例,经尿动力学检查诊断无前列腺梗阻25例、可疑梗阻15例、梗阻69例。采用经腹超声测量IPP,比较3组患者的IPP变化,统计学比较分析IPP与尿动力学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无梗阻组、可疑梗阻组及梗阻组患者的IPP分别为(2.7±1.2)、(2.9±1.4)和(15.4±6.5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肉瘤样癌和癌肉瘤的组织学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方法 泌尿系统肉瘤样癌和癌肉瘤8例.其中膀胱肉瘤样癌4例,男3例,女1例,年龄58、63、78、79岁,均因无痛性肉眼血尿就诊,肿瘤直径平均4.5(1.5~6.7)cm,为不规则、广基的浸润性肿物.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TURBt 1例,膀胱癌根治术1例.肾肉瘤样癌1例,男,64岁,因肉眼血尿就诊,伴同侧肾上腺和胰腺转移,行肾癌
患者,男,78岁.因反复血尿2年于2007年9月12日入院.查体:贫血貌,心肺(-).右肾区叩痛(+),右输尿管走行区压痛(±)。
2008年9月至12月,我们采用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小儿三聚氰胺源性上尿路结石23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本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3.3(2~5)岁.结石最大径1.0~3.2 cm.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1例;肾结石22例,其中单发16例,多发6例.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哭闹、呕吐、反复发热、腰痛.发病前均有添加三聚氰胺奶粉喂养史.术前尿常规检查WBC(++)2例,(+)1例.
患者,男,76岁.因右肾区痛、肉眼血尿1 d于2008年12月入院.查体:右肾区叩痛阳性,余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红细胞满视野;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血氧分压78 mm Hg(1 mm Hg=0.133 kPa),二氧化碳分压39 mm Hg.B超检查:右肾5 cm×6 cm低回声肿块,内有血流信号.CT检查示右肾肿瘤,大小约6 cm×7 cm,肾静脉瘤栓长度约2.5 cm,近端达右肾静脉在
脐尿管结石少见,有关其影像学表现的报道极少[15].我们收集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间烟台市肿瘤医院和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证实7例脐尿管结石患者资料.分析其CT表现特征。
患者,男,61岁.查体发现右肾囊肿4 d于2009年2月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胃肠道疾病史.双侧肾区B超提示右肾集合系统分离,内径约1.5 cm,右肾中下段见囊性暗区,约5.3 cm×3.3cm.囊壁光滑.CT检查示右肾肾盂、肾盏扩张,于右肾盂输尿管移行处可见最宽处约4.1 cm囊性低密度灶(图1).拟诊为右肾盂旁囊肿.全麻下行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右肾区探查术。
射频消融治疗(RFA)是肾脏小肿瘤保留肾脏的一种选择性治疗方法。有多项随访2~5年的研究报道显示,RFA有很好的肿瘤治疗结果。但由于肿瘤在RFA治疗后体积缩小不明显,最大顾虑是治疗不完全,可能残存有活力的癌细胞。本研究通过RFA治疗后活检结果评价影像学检查的可靠性。
作者研究了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在膀胱功能障碍早期的尿动力学特点和膀胱感觉功能。86例有排尿症状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人组并接受了尿动力学检查,通过膀胱内电流刺激感觉阈值(250Hz和5Hz)测量膀胱A8和C神经纤维的反应。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提示,存在逼尿肌活动下降30例(34.9%),逼尿肌过度活动12例(14.0%),膀胱出口梗阻11例(12.8%),逼尿肌功能正常33例(38.4%)。
患者,女,68岁.糖尿病肾病13年,卧床5年,因排尿困难留置导尿管11个月尿液突然变为紫色,2007年12月6日入院.查体未见阳性发现.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6 g/L,白细胞5.9×109/L,红细胞5.1×1012/L,血小板184×10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