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敏感指标的建立与应用效果

来源 :当代护士(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7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敏感指标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8月-2019年5月收治的60例需进行院内转运的急诊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院内转运,观察组采用危重患者分级转运标准实施转运,并实施院内转运敏感指标监测.比较两组转运72 h内死亡例数、转运过程中意外发生例数及接收科室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72 h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收科室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建立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敏感指标可有效降低转运病死率、意外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对胃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行序贯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将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行胃大部切除术的65例胃癌患者按住院顺序分成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干预组患者行早期肠内联合序贯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营养支持.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指标.于术后第1天和第6天检测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包括体重及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结果 干预组护理后患者的体重、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早期离床活动对剖宫产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30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术后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指导产妇早期离床运动.比较两组患者24 h阴道出血量、离床活动、胃肠功能康复时间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24 h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离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剖宫产术后患者采取早期离床护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患儿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4月在本院急诊科就诊的32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160人.对照组采取急诊科静脉留置针输液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
目的 评价集束化保温护理在老年腹部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本院手术室接受腹部全麻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手术室接受腹部全麻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保温护理.比较两组的应激反应、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毕,干预组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麻醉拔管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早(P<0.05)
目的 探讨结构化创伤护理团队在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急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设为对照组,将本院2017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急诊科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结构化创伤护理团队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抢救.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时效和抢救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到达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第一次CT检查时间、术前抢救时间均较对照组相短(P<0.01);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