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远程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使得信息交流更快捷、更有效,加快了知识的传播效率,在一些方面有着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独特的魅力。然而,事实证明,特别是如何有效地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利用网络进行继续教育学习效率,对保证教学质量,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思考。
关键词:网络远程教育;学习效率;方法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8-0057-02
一、网络远程教育提高学习效率的障碍
影响网络远程学习效率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表现在三个方面:学习者自身素养,尤其是信息素养;学习资源的传播形式较为单一;课件、资料等学习资源质量不高。
1.学习者信息素养良莠不齐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Turkowski)指出,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或者是人们在解答问题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是进行网络远程学习的基础。然而,综观有关对远程学习者信息素养调查分析表明:在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道德等方面学习者信息素养良莠不齐,整体素养偏低。大多数学习者不具备决定所需要的信息种类和程度的能力,网络学习主动性差,对各种类型的信息及潜在的资源价值认识不够,如多媒体、数据库、网站、数据系统、声像、低价文本等;部分学生不能选用最适当的探究方法或检索系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建构和完善有效的检索策略;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达到某一特定的学习目的,创新能力欠缺;分析、评价信息及其来源的能力不够。这些都给学习者学习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学习资源传播中网络优势尚未完全发挥
远程教育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学习资源传播形式的不断发展。从最初基于邮件的函授教育到基于广播电视的教育,直至今天的网络传播,都说明了这一点。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出现了CAI课件、录音录像教材、VOD点播、IP课件、VBI信息等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者的选择余地大大增加。但实际上大部分学校很少通过网络融入新鲜的血液,他们仍然愿意采用自己的教学与管理方法。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受网络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学习者根本无法游刃有余地选择学习资源,这样以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就很难发挥出来。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网上和卫星教学的基本形式还停留在以“教”为主的层面,采取的是“教案加题库”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大多数教学点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教学双向交互信息严重不对称,很难实行互动教学,更谈不上在线答疑和指导,因而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效率和质量。
3.网络学习课件还不能满足学习需求
网络课件是网络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获取信息的源泉。虽然如今网络学习课件种类较多,表达形式各异,但从质量、数量上来看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的需求,影响着学习的效率、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课件设计上,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讲解,忽视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设计,交互性不强,学生者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受到一定限制。
在表达形式上,大多网络课件的运用还停留在课堂搬家、文字加图像或图片的基础上,只重视对主要学习内容的传递,缺少学习素材、学习参考资料等内容的呈现,虚拟实验、仿真课件很少见。
在学习导航方面做的不够,不能很好地帮助并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课件,获取教学信息,对学生学习结果不能做出客观、有效的评价。这些都为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提高网络远程教育学习效率的方法与途径
1. 提高远程学习者的信息素养,为网络远程学习坚定基础
网络远程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设个体化学习环境,体现在学习形式上主要是独立自主。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使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所处的环境和具有的条件相适应,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要保证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学习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素养必须提高。培养学习者信息素养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和提高的关键。教师信息素养直接影响到对学生开展信息素养的成效,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首先完善自己,教学不能停留在按教学计划要求完成规定课时的讲授和实践任务的层面上,要为学生做出表率,用自身的信息素养带动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当然,其他课程教师信息素质也直接影响信息素养教育成效。
第二,以课程的实施为主线,使信息素养的培养贯穿在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从时间上应纵贯于入学教育到毕业设计整个大学教育过程,应渗透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整个学习环节。要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信息素养培养体系。
第三,探求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专门的信息素养课程与学科教学渗透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2.利用多种方式丰富教学资源传播渠道,激发学习者兴趣
目前,网络远程教育呈现信息的主要方式还是以单向传播为主,师生双向交流不够,多数采用“课堂搬家”或单一的文字、视频等模式,目前很多教育网站上多是仅仅提供诸如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视频点播、教学辅导、平时作业等大量“教”的内容,对学习过程的掌控却难以实现。
然而,随着博客、播客技术的逐步成熟,为网络远程教育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巨大的帮助。通过Blog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得到提高,克服了学习过程的机械被动,同时对丰富教育资源和即时更新具有促进作用。而播客(Podcast)是在博客(Blog)文字和图片之上加入声音、视频,从而使得用声音、视频记录日记成为可能。如今利用Blog、Podcast进行教学的例子很多,如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Bradford)微生物学高级讲师比尔·阿什拉大博士(Dr Bill Ashraf)用播客进行教学,学生只要自己用mp3播放器、手机或电脑听、看Podcast就可以了。这对用师生间交流、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无疑是大有帮助的。将传统的传播方式与新型的传媒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对提高网络学习者兴趣,促进网络学习效率是必不可少的。
3. 利用Web3D技术,为学习者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
Web3D技术是“3D VR 3W”三项技术的综合。Web3D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其中一种实现形式,它是指基于Internet、依靠软件技术来实现的桌面级虚拟现实技术。它在立体空间的展示,立体物体的展示,展品的介绍,虚拟空间的营造与构建,虚拟场景的构造等方面有着作独特的优势。
在网络远程教育中,因为实验设备、实验场地、教学经费等方面的原因,而使一些应该开设的教学实验无法进行。利用虚拟显示系统,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学习者足不出户便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实验,获得与真实实验一样的体会,从而丰富感性认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另外对于危险的或对人体健康有危险的实验,一般采用电视录像的方式来取代实验,学习者无法直接参与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拟实验,则可以免除这种顾虑,并能获得全新的感受。对现代远程教育而言,利用Web3D技术必将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网络远程教育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与传统学校教育相比有其无法替代的优势。如何保证网络教育的质量,使之沿着健康、稳步的方向发展,是网络教育的根本和生命。探讨网络远程教育环境下学习者素质要求、信息呈现方式及学习环境的营造,无疑对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程智.网络教育基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杨宏宇.开放教育网上教学资源建设的反思[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5).
[3]赵小林.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4,(5).
[4]张伟. 播客在网络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 教育传播与技术,2006,(3).
[5]邓文新.Web3D技术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4,(4).
[6]汤跃明.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网络远程教育;学习效率;方法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8-0057-02
一、网络远程教育提高学习效率的障碍
影响网络远程学习效率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表现在三个方面:学习者自身素养,尤其是信息素养;学习资源的传播形式较为单一;课件、资料等学习资源质量不高。
1.学习者信息素养良莠不齐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Turkowski)指出,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或者是人们在解答问题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是进行网络远程学习的基础。然而,综观有关对远程学习者信息素养调查分析表明:在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道德等方面学习者信息素养良莠不齐,整体素养偏低。大多数学习者不具备决定所需要的信息种类和程度的能力,网络学习主动性差,对各种类型的信息及潜在的资源价值认识不够,如多媒体、数据库、网站、数据系统、声像、低价文本等;部分学生不能选用最适当的探究方法或检索系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建构和完善有效的检索策略;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达到某一特定的学习目的,创新能力欠缺;分析、评价信息及其来源的能力不够。这些都给学习者学习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学习资源传播中网络优势尚未完全发挥
远程教育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学习资源传播形式的不断发展。从最初基于邮件的函授教育到基于广播电视的教育,直至今天的网络传播,都说明了这一点。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出现了CAI课件、录音录像教材、VOD点播、IP课件、VBI信息等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者的选择余地大大增加。但实际上大部分学校很少通过网络融入新鲜的血液,他们仍然愿意采用自己的教学与管理方法。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受网络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学习者根本无法游刃有余地选择学习资源,这样以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就很难发挥出来。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网上和卫星教学的基本形式还停留在以“教”为主的层面,采取的是“教案加题库”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大多数教学点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教学双向交互信息严重不对称,很难实行互动教学,更谈不上在线答疑和指导,因而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效率和质量。
3.网络学习课件还不能满足学习需求
网络课件是网络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获取信息的源泉。虽然如今网络学习课件种类较多,表达形式各异,但从质量、数量上来看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的需求,影响着学习的效率、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课件设计上,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讲解,忽视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设计,交互性不强,学生者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受到一定限制。
在表达形式上,大多网络课件的运用还停留在课堂搬家、文字加图像或图片的基础上,只重视对主要学习内容的传递,缺少学习素材、学习参考资料等内容的呈现,虚拟实验、仿真课件很少见。
在学习导航方面做的不够,不能很好地帮助并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课件,获取教学信息,对学生学习结果不能做出客观、有效的评价。这些都为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提高网络远程教育学习效率的方法与途径
1. 提高远程学习者的信息素养,为网络远程学习坚定基础
网络远程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设个体化学习环境,体现在学习形式上主要是独立自主。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使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所处的环境和具有的条件相适应,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要保证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学习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素养必须提高。培养学习者信息素养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和提高的关键。教师信息素养直接影响到对学生开展信息素养的成效,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首先完善自己,教学不能停留在按教学计划要求完成规定课时的讲授和实践任务的层面上,要为学生做出表率,用自身的信息素养带动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当然,其他课程教师信息素质也直接影响信息素养教育成效。
第二,以课程的实施为主线,使信息素养的培养贯穿在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从时间上应纵贯于入学教育到毕业设计整个大学教育过程,应渗透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整个学习环节。要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信息素养培养体系。
第三,探求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专门的信息素养课程与学科教学渗透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2.利用多种方式丰富教学资源传播渠道,激发学习者兴趣
目前,网络远程教育呈现信息的主要方式还是以单向传播为主,师生双向交流不够,多数采用“课堂搬家”或单一的文字、视频等模式,目前很多教育网站上多是仅仅提供诸如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视频点播、教学辅导、平时作业等大量“教”的内容,对学习过程的掌控却难以实现。
然而,随着博客、播客技术的逐步成熟,为网络远程教育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巨大的帮助。通过Blog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得到提高,克服了学习过程的机械被动,同时对丰富教育资源和即时更新具有促进作用。而播客(Podcast)是在博客(Blog)文字和图片之上加入声音、视频,从而使得用声音、视频记录日记成为可能。如今利用Blog、Podcast进行教学的例子很多,如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Bradford)微生物学高级讲师比尔·阿什拉大博士(Dr Bill Ashraf)用播客进行教学,学生只要自己用mp3播放器、手机或电脑听、看Podcast就可以了。这对用师生间交流、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无疑是大有帮助的。将传统的传播方式与新型的传媒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对提高网络学习者兴趣,促进网络学习效率是必不可少的。
3. 利用Web3D技术,为学习者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
Web3D技术是“3D VR 3W”三项技术的综合。Web3D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其中一种实现形式,它是指基于Internet、依靠软件技术来实现的桌面级虚拟现实技术。它在立体空间的展示,立体物体的展示,展品的介绍,虚拟空间的营造与构建,虚拟场景的构造等方面有着作独特的优势。
在网络远程教育中,因为实验设备、实验场地、教学经费等方面的原因,而使一些应该开设的教学实验无法进行。利用虚拟显示系统,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学习者足不出户便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实验,获得与真实实验一样的体会,从而丰富感性认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另外对于危险的或对人体健康有危险的实验,一般采用电视录像的方式来取代实验,学习者无法直接参与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拟实验,则可以免除这种顾虑,并能获得全新的感受。对现代远程教育而言,利用Web3D技术必将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网络远程教育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与传统学校教育相比有其无法替代的优势。如何保证网络教育的质量,使之沿着健康、稳步的方向发展,是网络教育的根本和生命。探讨网络远程教育环境下学习者素质要求、信息呈现方式及学习环境的营造,无疑对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程智.网络教育基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杨宏宇.开放教育网上教学资源建设的反思[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5).
[3]赵小林.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4,(5).
[4]张伟. 播客在网络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 教育传播与技术,2006,(3).
[5]邓文新.Web3D技术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4,(4).
[6]汤跃明.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