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gy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原因如下: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怎样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
  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
  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三)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
  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这样又学到演绎的推理方法至于解应用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这里不再赘述。
  三、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
其他文献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已经成为CHD
他汀类药物可减少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弥漫性心肌坏死、心肌梗死和无复流现象发生,可能与其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栓形成等多效性作用有关。此外,强化他汀治疗可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即螺旋B表面肽(helix B surface peptide,HBSP)对缺血/再灌注(I/R)诱导小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6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假
[摘 要]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对于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小学语文相对初中语文来说比较简单,因此,若小学语文很差,那么初中语文一般来说就会跟不上节奏。如何学好小学语文呢?如《新课标》所言:学习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所要学习的除了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方法 学习策略  在学校里,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
[摘 要]在现在的作文教学中,师生有一个共鸣:作文难,作文教学也难。许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都会唉声叹气,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没有生活的真实体验,无真情可抒发。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那么,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呢?  [关键词]语文教学 作文 思考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一个作家没有生活的体验,就写不出好的作品;一个演员没有生活的
期刊
[摘 要]教学中不应以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来左右课堂,也不应以教师的提问和解答来操控课堂,而应该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置疑解疑,鉴赏交流,学生自主探求、感知学习与认知的过程成为课堂的主线,这样就可以成功地打破传统课堂极强的预设性和规定性。  [关键词]语文 课堂 改革  语文课堂教学是传授语文知识,提高学生阅读、写作等能力的主要阵地。新课改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能力。回顾近
(2010年11月10日)各位记者朋友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热烈庆祝第十一个中国记者节,隆重表彰中国新闻奖和山东新闻奖的获得者。在这里,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图样选择峰均比(peak-to-average-power-ratio PAPR)抑制算法需要传递边带信息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无边带信息传输的图样选择峰均比抑制算法.该算
目的分析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因素,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376例连续服用阿司匹林(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