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智慧水利应用及其发展研究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hung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智慧城市理念为水管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考虑到当前智慧水利建设存在感知度欠缺、应用服务不足等问题,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效整合现有资源,进行智慧水利系统的顶层设计和网络构建,探讨智慧水利建设发展的创新路径,实现水利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融入智慧城市的大集合系统,促进水利建设的跨越式变革和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智慧水利;应用;发展
  1 智慧水利分析
  1.1智慧水利概念
  智慧水利是智慧地球的思想与技术应用于水利行业的结果。它基于数字信息化水利成果,并利用物联网技术,泛在、自动、实时地感知水资源、水环境、水过程及各种水利工程的各关键要素、关键点、关键位置和关键环节数据;通过信息通信网络传送到在线的数据库、数据仓库和云存储中;在虚拟水空间,利用云计算、知识挖掘、自然计算等智能计算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建模和推演。并针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做出科学优化的判断和决策,并反馈给人或设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行动有效地解决水利科技和水利行业的各种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水利工程的效果和效益以及工作效率,有效保护水资源与水环境,防灾减灾,实现人水和谐。具体体现为:“物联感知”“互联互通”“科学决策”“智慧管理”。
  1.2智慧水利的特征
  第一,信息实时感知。如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新老水问题相互交织的现状,也对水利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透彻感知作为智慧社会的“感官”,借助全面、对所有对象、对所有指标的监测,为社会管理工作与公共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且精细化的数据支撑,从而促进智慧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数据的全面整合。智慧水利系统通过全方面地整合水利信息,借助计算机网络来有机融合水利系统数据,对已有信息系统的功能设施及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同时,通过运用各种传统通信技术及卫星通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全面互联。第三,协同操作。智慧水利实现了水利系统每一项功能操作的共同协作处理,并对全方位的信息处理平台进行了搭建,从而促使每个部门及每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合作,及水利部门多个专业之间的信息共享,这样就能够大大提升水利系统中每一项功能操作的恰当性与科学性。
  2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智慧水利应用必要性
  首先,河流监测数据缺乏统一管理。对水资源的规划和开发往往是分部门进行,各单位和行业存在重复监测状况,缺乏信息和资源共享,从而影响监测的效率和质量。因而进行统一完善的数据管理工作,实现数据共享,是水利工作现代化、科技化的必然要求。其次,水文监测效率低。目前我国主要的水文环境监测方法是利用水文站网系统,该系统存在监测效率低的弱点,无法满足河流生态环境监测需求。最后,监测力度不够。一些流域开展的基础研究工作明显不足,导致缺乏全面、准确的技术资料,难以为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许多重要的断面没有得到监测,远远不能满足水环境保护的需要。
  3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智慧水利应用现状
  信息化、智慧化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2018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提出,智慧水利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全面加快智慧水利建设,大力推进水利科技创新。这标志着智慧水利建设正式摆上我国水利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目前,国内智慧水利还处于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与智慧社会、智慧城市的需求依旧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感知能力不够透彻
  目前,各类水利设施的监测远未做到全面感知。例如,水库安全监测方面,仅有73%的大型水库建立了工程安全监测设施和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多数中型水库和几乎所有小型水库都没有安全监测设施,大部分小型水库甚至没有水情监测报汛设备。同时,感知技术手段也存在较大差距,自动化水平不高。
  3.2“全面互联”不够全面
  据统计,还有13%的区县级水利部门未连接到水利业务网,仅有6个省区水利业务网通达到乡镇级水利单位,导致水利信息系统无法实现“三级部署、五级应用”。
  3.3智能应用不足
  由于智慧水利的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对新一代高新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水利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尚未充分体现。
  4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智慧水利发展措施
  4.1全面提升感知能力
  建设河流监测感知网络,可以全面提升防汛抗旱预警预报水平;建立水资源管理全面感知网络,在水资源监控与地下水监测过程中,对重要水源地、规模以上取用水户、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进行水量、水质监测;建设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监测感知网,对水库、闸坝、泵站、灌区、引调水等水利工程进行全面感知。
  4.2全面加强互联互通
  扩大互联范围,实现所有河流湖泊、水资源、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等感知对象的联通,实现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互联互通;扩大互联网络通道,把视频在内的海量数据实时传输到各级主管部门和管理运行单位的目标要求进行网络通道建设。
  4.3搭建水利基础设施平台体系
  (1)搭建集约化、整合化的水利基础设施平台。要合理确定水利数据中心部署和应用架构,实现集约统一的计算存储、共享服务、指挥调度、综合会商和容灾备份。(2)实现水利智能化应用。在搭建水利基础设施平台的条件下,要进行智慧水利的融合高效、智能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智慧防汛抗旱。搭建基于云平台技术架构的综合防汛指挥决策平台,实时监测气象、水文、农情等多源干旱信息,筛选干旱分区监测指标和阈值,做好旱情核实、预警发布、指挥调度。②智慧水资源管理与利用。要利用涉水信息智能感知体系,进行水资源的评估、诊断、预报、分配和调控,实现水资源的业务关联、上下贯通和协同管理。③智慧水工程。利用导航定位、传感信息化技术,全面监测和诊断水工程运行状态,预警超标洪水、强震、山洪泥石流等险情。④智慧水土保持。利用遥感定位观测、模型计算等技术,全面动态监测流域水文、气象信息,实现水土流失的智慧化、动态化监测和管理。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智慧水利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智慧水利的建设不僅是水利工程的发展方向,更是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支撑,建立完善的智慧水利管理与服务系统,为水利部门、公众提供良好的智慧服务。
  参考文献
  [1]邹明忠,缪岳军,胥杜杰,顾超,夏勇.基于“互联网+”的江阴智慧水利研究与应用[J].中国水利,2018,15:66-68.
  [2]马旺,江力,李姝倩.浅论“互联网+”智慧水利的研究与应用[J].通讯世界,2018,10:274-275.
  [3]赵艺璇.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水利应用及其技术探讨[J].人民黄河,1-9.
其他文献
经典是指经过漫长的时间考验,仍然具有永恒价值和魅力的作品,任何优秀作品的经典化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观止》是有清以来最具有生命力的古文选本,自康熙三十四年刊刻发行以来,至今已流传三百余年,期间读者不可胜数,口碑极好。鲁迅先生称它可与《昭明文选》媲美,其经典古文选本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古文观止》的经典化进程经历了初步形成、持续推进和最终确立三个阶段。清代科举世风浓厚,写好八股文是学子们迈向仕途的第一步。《古文观止》最初的编写动机,是给童蒙的教科书。在当时,这样一部涵盖古今
摘 要:宣钢以“创新优化采购管理思路、创造采购效益”为宗旨,在采用前期采购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运用相关采购理论结合实际工作特点,改变工作管理思路,创新性地实现了以网上阳光采购电子平台为手段,结合计划管控的定额管理动态管理为基础、多种降低采购成本策略。本文主要分析了坚持精细化管理原则;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体系的形成;逐步实现仓储管理的自动化与信息化。  关键词:管理创新;减低成本;优化;精细化管理 
期刊
摘 要:当前随着科学技术中的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在消防行业中也得到了一定完善和创新应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物联网技术在消防领域内的运用,因此本文针对消防装备质量检查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运用物联网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以保障我国消防装备质量检验的准确性、公开公正性,以此为我国的消防行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消防装备;质量检验  前言  我国社会环境在不断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大量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调度生产中地位重要。分析表明,采用先进和成熟的技术,建立电力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电力调度的自动化。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电力调度;供应结构体系  1 电力调度系统  电力调度管理自动化系统在整个电力调度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它是关乎整个电力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的一个重要保障,电力调度系统从设备的整体运行情况看对其运行的需求程度,运行
期刊
新时代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要求,在国际国内形式发生重大深刻变化的条件下,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要对党的干部队伍和各级领导班子的素质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新时代基层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任务更加艰巨,基层干部原有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己经不能很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需要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及培训需求等方面作出相应的改进,以更好提高基层干部的政
期刊
摘 要:在科技发展带动的自动化技术不断升级下,机电作为重要的生产设备在各行业有了廣泛的应用。而机电设备运行中如何对其进行良好的维修管理成为企业的重要关注内容。虽然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由于设备自身性能的不断升级以及高负荷运转,也会导致一些设备故障问题的出现而不利于生产高效性控制。本文结合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基本现状分析,就如何进行维修管理水平的提升给出了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运用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慕课发展迅速,在国家军队领域得到广泛推广,为军事职业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优化军事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慕课建设;军事职业教育;运用对策  高素质军事人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军事职教作为军队战斗力成长的基础工程,是实现党在新时代强军目标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强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引起人们重视。为了更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師通过整本书阅读能还原真实的阅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积累更多丰富的阅读经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
期刊
摘 要:森林资源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多方面的,不仅能提高植被覆盖率和经济效益,控制沙漠化与石漠化问题,起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而且能够带动国家就业,稳定社会局面,推动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加强中国林业建设,则必须全面做好提升森林培育技术,制定合理的林业规范方案,精选苗圃,做好整地施肥作业,加强树种质检工作,控制森林病虫害问题,强化防火管理力度。本文将系统论述森林培育技术现状分析及管理措施,希望能
期刊
摘 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用户借助分布式发电、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等新兴技术已经具备了参与电力交易的能力,但传统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方式却难以适应新时代开放电力市场的需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所提出的泛在电力物联网(ubiquitouspowerinternetofthings,UPIoT)战略可以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互连、状态全面感知和优化控制,是建设开放电力市场的有效技术支撑。首先,分析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