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分析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zi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数学课程都是进行单一的数字运算,无法有效提升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而自从计算机信息技术推广使用之后,该类课程教学水平开始有所改进,不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点整合讲解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不理想之处。因此,笔者决定针对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和信息技术整合问题,以及日后科学化控制策略,加以分析阐述,希望能够尽快改变小学生传统学习模式,令他们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并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问题;创新应用
  前言
  数学作为一类抽象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中灵活运用逻辑思维,发现、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而传统应试教学模式便将直觉思维忽略,使得整个教学工作转变成纯粹的逻辑思维指导活动。之所以当前信息技术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全面普及,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进行克制。
  一、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和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遗留的弊端问题
  我国小学数学课堂上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时间并不是十分久远,有关教师缺乏应有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必然会发生诸多问题。表现为:
  (一)数学课程主导地位被严重忽视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工作期间,主导因素始终是课程,绝不是信息技术。部分教师为了在公开和试验课中凸显全新课标教学理念,将一些和课程关联不大的信息技术案例直接引入课堂之上,模棱两可之间模糊小学生思维和视野,并严重影响了课程讲解进度。
  (二)学生主体适应性的全面削弱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实践项目规划的参与者,也是学习动力开发者,以及兴趣培养者,理应动态化调查分析不同学生资质状况和学习需求,同时制定富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方案,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之余,保证小学生长期拥有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可现实中,许多教师盲目地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声像资源,尽管说将一类知识产生过程细致地演示出来,不过却和部分学生思维模式相互冲突,无奈状况下只得被动地听和看。整个过程中,学生无法切实体验知识的衍生和发展细节,更加无法透过实践中探究问题并发现规律。
  二、日后确保小学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科学合理性的处理方式
  (一)强化教师培训指导力度,提升其对课程、信息技术整合的认知水平
  想要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数学课程学习和探究技能,实际教学期间,便需要教师尽快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同时灵活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同步学习和教育。
  第一,教师务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信息技术和课程内容自然整合过后,教师就要快速过渡转化为课程设计、学习指导、实践项目组织和参与者等角色,同时督促小学生自主地进行独立思考和小组探究,并且站在他们立场上去理解有关意见,力求激活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教师要不断学习掌握最高端的软硬件操作技能和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信息技术,必须要求教师事先熟练掌握不同硬软件资源操作规则,同时持续开发沿用创新型学习资源和指导工具。
  第三,教师要保留较强的信息获取技能和交流技能。基于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学习环境中,教师要极力强调知识的获取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余人群进行深度交流,完成既有知识的加工任务并解决以往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具体就是要求教师针对相关教学信息技术进行类型划分、验证评估,保证日后网络工具应用的灵活性和教学质量的实效性。
  如广西高教改革工程“十一五”重点立项《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新培训模式与培训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之子课题《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过近2年的研究,现已获得广西师范学院新世纪高教改革工程“十一五”第2批立项,并获得限额申报广西高教改革工程“十一五”第2批立项资格。
  (二)将过于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具体内容转化,保证重难点的突破
  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优点,就在于日常教学中一切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其能够利用许多直观样式的运动图像,辅助小学生群体进行独立、深刻地思考。
  如在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讲解过程中,教师可先为学生讲述长方形的具体特征,同时利用计算机闪动功能表现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和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特征;之后进行相关动画演示,令长方形的长逐渐缩短到和宽相等,令学生观察后结合已知的长方形特征进行正方形特征推理,之后配合教师提供的器具进行观察验证。
  另一方面,不断收集整合最新网络信息,扩充数学课堂信息含量。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学校资源库和网络上进行所需信息资源收集整合,并结合相关数学知识点进行深入性探讨。如在进行年月日等时间因素讲解期间,教师便可以督促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查阅相关信息,部分学生明白地球自转一圈即一天,围绕太阳转一圈即一年的道理,并且明白平年和闰年的差别。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世纪即知识信息时代,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现学生优良品质。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全面迎合时代革新发展需求,使得书本知识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得以充分融合,令学生在自我探索和教师辅助基础上获得更多的知识。需要加以强调的是,教师在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过程中,要把握适时、适度和适当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并且能够站在学生角度发现并分析问题,保证设计情境和教学手法的科学人性化,最终令整个小学数学课堂生机盎然。
  【参考文献】
  [1]赵伟华.漫谈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J].新课程(小学),2010.11(07):75-81
  [2]张美玉.论信息技术敲开了小学数学教育之门[J].数理化学习,2012.12(09):120-135
  [3]许玲清.浅谈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J].新课程(小学),2013.33(06):130-147
其他文献
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20多年风雨创业路,张贵林带领着大桥石化一路过关斩将,历经成长、发展、扩张、重组,千锤百炼,终成大器。能在民营石化品牌一个个相继倒闭消失的惨烈竞争环境中坚守走来,并逐步将大桥石化打造成如今河南最具影响力的民营石化企业,张贵林堪称石化弄潮儿  人物简介:张贵林,男,汉族,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1965年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市。现任河南大桥石化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大桥石化集团
【摘 要】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探究是其主要学习方式,但多种教学方式互补,是十分必要的。阅读就扮演着重要角色。课前阅读,为科学课提供了必要的资料来源。课后阅读,将科学探究延伸到了课外。多途径阅读,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阅读;课程标准;科学探究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式学习机会。但科学又是一门综合
新野近年来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以及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其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框架布局合理,重点明确,特别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模式和取得的成效,值得省内其他县区借鉴与思考。  “五个着力”:促使新野县域经济亮点纷呈  一个县经济发展的快与慢、好与坏,主要取决于其发展的路径是否科学、方法是否符合实际。在这方面,新野县就找到一条
详细介绍了无横梁桥面系技术在梁拱组合桥梁结构中的应用,结合实际工程实例,证明这种新型桥梁结构形式在桥面标高受限等特定位置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
【摘 要】课文的精读是小学语文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小学语文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门启蒙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增长见识与智慧。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精读教学;提升;主动参与程度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其教育的体系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个人素质教育有着很大的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的精读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
【摘 要】“教”与“学”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能够恰当处理好两者关系,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主动性,就能在学习过程中增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出现必然导致认识的新领域和新视角,最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是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构成的,两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学”都有直接的关系,要
糙率在洪水推算中是非常重要的参数。依据柴庄水文站实测资料,分析了糙率随水深的变化规律,以便推求常规测验方法无法实测的大洪水。
【摘 要】排球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运动健身方式,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主动地进行锻炼就会就会有明显的收获,实现高效课堂。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师通过示范讲解,分层次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合作学习和比赛的练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练习,掌握排球要领,实现课堂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高中体育;排球;示范讲解;分层次;合作;比赛  排球高效课堂表现为学生运动的积极性高,踊跃地进行训练和活动,提高自己的技能,掌
采用国内外通用的工作家庭冲突问卷,对四川省9所高校的女性图书馆员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图书馆员所感受到的工作家庭冲突总体水平不高,其中工作—家庭冲突比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