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脑电图(EEG)的动态变化,探讨EEG对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的预测作用.方法 根据是否发生DEACMP,将66例急性CO中毒患者分为DEACMP组(32例)和非DEACMP组(34例),分别按入选后不同时间点对2组EEG进行动态检测,并将结果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结果 DEACMP组首次EEG检查,异常率为84.3% (27/32),而非D
【机 构】
:
453002新乡,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电生理室,453002新乡,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453002新乡,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电生理室,河南省人民医院电生理室,453002新乡,新乡医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脑电图(EEG)的动态变化,探讨EEG对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的预测作用.方法 根据是否发生DEACMP,将66例急性CO中毒患者分为DEACMP组(32例)和非DEACMP组(34例),分别按入选后不同时间点对2组EEG进行动态检测,并将结果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结果 DEACMP组首次EEG检查,异常率为84.3% (27/32),而非DEACMP组异常率为58.8% (20/34),2组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DEACMP组比较,DEACMP组EEG测定中度和重度异常率较高,α波频率及α波指数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DEACMP组同期的动态EEG测定异常率比较,DEACMP组均高于非DEACMP组,其中第1次、第4次及第5次结果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首次及发病前1次EEG测定比较,DEACMP组发病后第1次EEG测定异常率高达96.6%,α波频率及α波指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EG测定对急性CO中毒患者发生DEACMP的敏感度为84.3%,发生DEACMP的特异度为41.2%.结论 早期EEG测定对预测DEACMP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108例脑出血患者康复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影响脑出血患者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在我院康复病区治疗的108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收集每位患者病史,详细记录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改良Barthel指数(MBI)、Brunnstrom分期等12项临床资料.治疗前、后疗效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对可能影响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临床常见、多发病,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和电脑应用日趋普及,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1],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平衡障碍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对患者日常工作、学习及生活均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针对CSA患者多给予扩管药物、颈椎牵引、电针等
目的 观察围针联合偏振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皮肤科收治诊断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围针组、照射组和综合组,每组40例.围针组采用围针治疗,照射组采用偏振光照射治疗,综合组采用围针联合偏振光照射治疗.3组均分别于治疗后1,2和3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在治疗2周后综合组分别与围针组、照射组比较,疼痛发作频率及疼
平衡功能是人体重要生理机能之一,与步行速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均密切关联.相关研究指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逐渐出现站立及行走晃动失稳、关节运动幅度减小以及韧带弹性和绝对肌力下降等衰退表现,特别是老年人平衡功能下降将直接影响其独立生活能力,严重时会导致跌倒甚至危及生命[1].目前关于如何提高老年人群下肢功能及平衡能力的研究较多,如姚宝龙等[2]报道,长期运动能显著提高老年人群平衡功能,降低其跌倒的危
目的 探讨不同受伤原因与脊髓损伤平面及损伤程度间的相关性.方法 共选取在我院康复医学科及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221例,分析其受伤原因,同时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 ASIA)标准评定患者脊髓损伤平面及损伤程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21例脊髓损伤患者受伤原因主要包括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跌倒伤、重物砸伤等.不同受伤原因造成的脊髓损伤平面不同,交通事故是造成颈段损伤的主要原因(占71.4%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无症状锁骨下动脉盗血( SS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临床确诊的无症状SSS患者BAEP和TCD超声检查资料,并与38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对患者组和对照组BAEP检查时给予强度85 dB、频率11 Hz的短声滤波刺激,分别测量记录Ⅰ、Ⅲ、Ⅴ波的峰潜伏期、Ⅰ-Ⅲ、Ⅲ-Ⅴ、Ⅰ-Ⅴ波的峰间潜伏期、左右耳的峰潜伏期和
目的 观察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臂板蛋白3A(Sema3A)及其受体神经纤毛蛋白-1(NP-1)的表达以及缺血侧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强化运动训练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2 h再灌注动物模型.60只造模成功的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1组、训练2组、训练3组、对照组(各15只鼠).训练1组大鼠每
吞咽障碍是脑梗死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并发吞咽障碍的机率约为71%[1],尤其是脑干梗死患者.吞咽障碍可导致窒息、脱水、营养不良以及吸入性肺炎等,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